Time of Update: 2018-07-26
首先熟悉一下echo命令 名稱 echo - 顯示一行文本 概要 echo [選項]... [字串]... 描述 向標準輸出輸出字串。 -n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安裝 gedit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gedit-gmate sudo apt-get install gedit-plugins sudo apt-get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首先不是源的問題,。。我各種源各種更新,絕對不是源的問題。 其中我執行 apt-get install linux-headers-$(uname -r) 這個命令後提示: E: 無法定位軟體包 linux-headers-4.3.0-kali1-686-pae E: 無法按照 glob ‘linux-headers-4.3.0-kali1-686-pae’ 找到任何軟體包 E: 無法按照Regex linux-headers-4.3.0-kali1-686-pae 找到任何軟體包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以下代碼利用mmap給記憶體檔案分配空間,利用fork產生父子進程,通過semaphore中的訊號量進行同步和死結操作。完成了父子進程的同步運行。 #include <unistd.h>#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emaphore.h>#include <sys/mman.h>int* count = 0;sem_t *mutex1 = NULL;sem_t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linux核心提供3個函數分別進行納秒,微妙和毫秒延時: void ndelay(unsigned long nsecs); void udelay(unsigned long usecs); void mdelay(unsigned long msecs); 這3個函數的延時原理是忙等待,也就是說在延時的過程中並沒有放棄cpu,根據cpu的頻率進行一定次數的迴圈。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Jenkins配置slave具體步驟 1進入Jenkins找到“系統管理” 2 進入Jenkins系統管理頁面找到“管理節點” 3在節點管理菜單中找到“建立節點” 4建立節點頁面中輸入節點名稱,選擇Dumb Slave,點擊OK 1 配置Slave頁面 *executors的數量,1或多個;是可以同時build的進程數 *輸入Slave&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庫文檔在串連(靜態庫和共用庫)和運行(僅限於使用共用庫的程式)時被使用,其搜尋路徑是在系統中進行配置的。一般 Linux 系統把 /lib 和 /usr/lib 兩個目錄作為預設的庫搜尋路徑,所以使用這兩個目錄中的庫時無需進行配置搜尋路徑即可直接使用。對於處於預設庫搜尋路徑之外的庫,需要將庫的位置添加到庫的搜尋路徑之中。配置庫文檔的搜尋路徑有下列兩種方式,可任選其一使用: 在環境變數 LD_LIBRARY_PATH 中指明庫的搜尋路徑。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linux寫系統服務的方法2.1 首先編寫demo程式:hello.c #include main() { FILE *fp; char a[] = "Hello world!"; fp=fopen("hhh.txt","a+"); fputs(a,fp); return 0; } 2.2 編譯hello.c gcc -g hello.c -o hello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1、建立檔案:/ect/init.d/tomcat 2、編輯檔案內容: #!/bin/sh#chkconfig: 2345 10 90# description: Starts and Stops the Tomcat daemon.#by kanaka10###############################################startup script for Tomcat on Linux#filename /etc/init.d/tomcatJAVA_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說明:master機器為Windows,現將一台Linux機器作為slave進行配置。這台Linux機器為CentOS。 1、在Linux slave上的配置 ①建立名為jenkins使用者 #sudo /usr/sbin/useradd -m jenkins -d /home/jenkins ②設定使用者jenkins的密碼 #sudo /usr/bin/passwd jenkins根據提示輸入新密碼和確認密碼。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一、配置Jenkins的Windows節點 1、點擊左側面板中: 系統管理->管理節點 2、點擊左側面板:建立節點 3、輸入節點名稱,選擇Dumb Slave,點擊OK 4、輸入相關配置,點擊save # of executors:同時可啟動並執行job數量,預設為1 遠程工作目錄:目標Windows的工作目錄 標籤:用來指定job以什麼方式來進行構建 用法:選擇“只允許運行綁定到這台機器的job”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背景:起初是這樣的:在一個tomact裡放了好多個web項目,啟動過,過一段時間,發現不能正常訪問,現象就是感覺tomcat已經關閉了。查看日誌發現:tomcat報錯了<java.lang.OutOfMemoryError:PermGen space>,這才知道記憶體溢出了。FK。。。原來的放的項目太多了,這樣就需要配置多個tomcat。 每個tomcat都有自己的連接埠和監聽的連接埠,那麼要多個運行,就必須使用不同的連接埠,具體怎麼操作呢,看下面: 1)需要JDK作為支撐,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安裝linux之後,一般都會設定Nat連網模式,此時沒有為centos分配IP地址 為系統分配ip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 dhclient :為機器分配ip dhclient -r :釋放ip 第二種 現在通過設定檔為其分配靜態ip,需要通過以下指令配置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內容如下 TYPE=EthernetHWADDR=00:0c:29:3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gdb是linux下一款功能強大的調試工具,windows下對應的有windbg,下面舉例說明常見程式錯誤解決方案 1.gdb啟動 要想使用gdb調試,編譯時間指定-g選項加入調試資訊,gdb可以啟動執行檔案,attach正在運行程式,偵錯工具崩潰產生core檔案 啟動gdb後輸入run運行,continue繼續,quiet退出,下面是調試一段崩潰和死結的源碼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lib.h>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0x0 簡介 pwn,在安全領域中指的是通過二進位/系統調用等方式獲得目標主機的shell。 雖然web系統在互連網中佔有比較大的分量,但是隨著移動端,ioT的逐漸流行,傳統的緩衝區溢位又一次有了用武之處 0x0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Linux下的pwn常用到的工具有: gdb:Linux調試中必要用到的 gdb-peda:gdb方便調試的工具,類似的工具有gef,gdbinit,這些工具的安裝可以參考:http://blog.csdn.net/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Linux動態串連原理 注意: 以下所用的連接器是指,ld, 而載入器是指ld-linux.so; 1 GOT表; GOT(Global Offset Table)表中每一項都是本運行模組要引用的一個全域變數或函數的地址。可以用GOT表來間接引用全域變數、函數,也可以把GOT表的首地址作為一個基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linux核心段屬性機制 以subsys_initcall和module_init為例 subsys_initcall是一個宏,定義在linux/init.h中。經過對這個宏進行展開,發現這個宏的功能是:將其聲明的函數放到一個特定的段:.initcall4.init subsys_initcall __define_initcall("4",fn,4) 以下檔案在/include/linux/init.h: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轉自:http://velep.com/archives/587.html 本文主要介紹linux下兩個命令:split和cat。其中,相信大家都熟悉cat命令,一般用來查看一個檔案的內容,但是它還其它的功能,比如這裡要介紹的檔案合并功能,它可把多個檔案內容合并到一個檔案中。從split詞義不拿理解,其為分割之意,常用於分割大檔案。下面詳細介紹。 split命令 — 分割檔案 文法:split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dmsg -c 顯示資訊後,清除ring buffer中的內容 功能說明:顯示開機資訊。語 法:dmesg [-cn][-s ]補充說明:kernel會將開機資訊儲存在ring buffer中。您若是開機時來不及查看資訊,可利用dmesg來查看。開機資訊亦儲存在/var/log目錄中,名稱為dmesg的檔案裡。參 數: -c 顯示資訊後,清除ring buffer中的內容。 -s 預設定為81Array6,剛好等於ring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在編寫程式的時候,我們經常會使用到函數庫。函數庫即為一個事先已經寫好的函數的集合,其效能都是比較優秀並得到公眾認可的。而我們在需要實現一些功能的時候,如果函數庫裡已經有該功能的實現函數,則我們可以直接使用函數庫中來實現,而無需再重新編寫程式碼。 在Linux作業系統中,函數庫根據是否被編譯到程式內部而分為靜態函數庫和動態函數庫。 靜態函數庫 副檔名(.a) 編譯行為 靜態函數庫在編譯的時候會被直接整合到執行程式之中,因此執行程式會大一些。 可以獨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