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我們有時候會在投票系統中實現多項選擇,但是我們多數的做法是用一個迴圈來插入我們的資料,好像以下的情況: 1 if (isset($_POST['ids'])) {2 3 foreach($_POST ['ids'] as $id) {4 5 $rs = mysql_query('INSERT INTO table_name(id) VALUES('.(int)$id. ') ';6 7 }8 9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Blog系統作為大家最常接觸的互連網東東,在站長群體中幾乎人手一博,從知名門戶的部落格頻道,到網路營銷專家部落格,網民對部落格的關注度在不斷提高並深化。目前網上免費的blog系統太雜,在此整理PHP版的Blog介紹如下: 1、wordpress:http://www.wordpress.org 功能也很全面,應該是支援blog的首選。它有最強的模版功能,已經開始有限範圍內測試多使用者的新版(目前首選)。 例子:http://www.wangjianblog.com/ (1)、大量的資源: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MySQL 5.1.40已經發布,在這裡有一些新的特性出現,包括MySQL基群基於磁碟的資料支援等等。 MySQL 5.1.40已經發布,這一版本的MySQL有很多新的功能特性,希望這些新特效能讓大家今後的工作更有效率。MySQL是現在最流行一個多線程的,結構化查詢語言 (SQL)(SQL)資料庫伺服器.絕大多數PHP網站的資料庫後台都是採用這一資料庫. MySQL 的執行效能非常高,運行速度非常快,並非常容易使用.是一個非常捧的資料庫. 新特性: ◆ 表和索引的分區 ◆ 行級複製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在網上找了很多IIS+PHP的配置的方法,試過之後很多都不能達到效果。於是總結了大部分的文章後就得出了這樣的方法:(本次作業系統以Win2000為例,如果你要改為其它系統就把系統根目錄變一下就Ok了)一、下載必須的程式:(1) 先到PHP的官方網站下載一個PHP(本文就以PHP 4.4.2為例)。網址如下:http://cn.php.net/downloads.php;(2) 然後就到Zend的官方網站下載一個Zend optimizer(本文以Zend 2.6.2為例)。網址如下: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繼Twitter之後,社交新聞網站Digg決定跟MySQL說再見,並替換掉它的大部分基礎設施組成,Digg將從LAMP(Linux、 Apache、MySQL和Perl/PHP/Python)架構遷移到基於Cassandra的NoSQL架構。 Apache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一、資料定義 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資料定語言是指對資料的格式和形態下定義的語言,他是每個資料庫要建立時候時首先要面對的,舉凡資料分哪些表格關係、表格內的有什麽欄位主鍵、表格和表格之間互相參考的關係等等,都是在開始的時候所必須規劃好的。1、建表格:CREATE TABLE table_name(column1 DATATYPE [NOT NULL] [NOT NULL PRIMARY KEY],column2 DATATYPE [NOT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為了保證資料的一直完整性,出現了各種鎖定機制。而鎖定機制決定了一個資料庫的並發處理能力和效能。資料庫的鎖定機制簡單來說就是資料庫為了保證資料的一致性而使各種共用資源在被並發訪問時變得有序所設計的一種規則。三種類型的鎖定機制:行級鎖定、頁級鎖定和表級鎖定。行級鎖定:最小粒度鎖定,更大的並發處理能力,但是也最容易死結,且對資源消耗比較大。表級鎖定:最大粒度鎖定,並發最艱難,消耗資源最少。頁級鎖定:並發能力和效能開銷,位於行級鎖定和表級鎖定之間。在MySQL資料庫中,使用表級鎖定的是MyISAM、Me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Nutch介紹Nutch是一個開源的WEB搜尋引擎,能提供高品質的搜尋服務。對於一些內部系統或中小型網站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全文檢索搜尋解決方案。 Nutch的部署最新版本的Nutch可從Nutch的官網擷取。下載後直接解壓就可以進行使用。 由於我使用的是windows系統,這裡以windows下部署進行介紹。 Nutch爬蟲設定Nutch本身包含一個對目標網站進行索引的爬蟲和一個提供搜尋用的web介面。在查詢介面可以使用前需要先設定Nutch爬蟲對目標網站進行抓取。部分設定檔的解釋: nutch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問題描述:結構:test 有兩個欄位,分別是col1和col2,都是字元欄位,裡面的內容都是用,號分隔的三個數字,並且是一一對應的,比如col1內容是:26,59,6 col2內容是:1502.5,1690,2276.77一一對應就是26的值是1502.5,59是1690,6對應2276.77搜尋條件:選擇一個id,比如選擇59,再輸入一個數字,比如:2000然後就是搜尋col1中存在id=59的記錄,然後搜尋col2小於20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插入資料時出現亂碼,大致修改點為:1.my.ini中[client]下面添加:default-character-set=utf82.my.ini中[mysqld]下面添加:default-character-set=utf83.JDBC的URL使用:jdbc:mysql://localhost:3310/mldn?useUnicode=true&charaterEncoding=utf-8包含字元集串連串注意mysql伺服器最好為手動安裝版,如果使用整合好的mysql(phpnow、a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mysql必會命令整理共39條命令,條條精闢1、顯示當前資料庫伺服器中的資料庫列表:mysql> SHOW DATABASES;注意:mysql庫裡面有MYSQL的系統資訊,我們改密碼和新增使用者,實際上就是用這個庫進行操作。2、顯示資料庫中的資料表:mysql> USE 庫名;mysql> SHOW TABLES;3、顯示資料表的結構:mysql> DESCRIBE 表名;4、建立資料庫:mysql> CREATE DATABASE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寫在前面:索引對查詢的速度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理解索引也是進行資料庫效能調優的起點。考慮如下情況,假設資料庫中一個表有10^6條記錄,DBMS的頁面大小為4K,並儲存100條記錄。如果沒有索引,查詢將對整個表進行掃描,最壞的情況下,如果所有資料頁都不在記憶體,需要讀取10^4個頁面,如果這10^4個頁面在磁碟上隨機分布,需要進行10^4次I/O,假設磁碟每次I/O時間為10ms(忽略資料轉送時間),則總共需要100s(但實際上要好很多很多)。如果對之建立B-Tree索引,則只需要進行log100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一、什麼是索引? 索引用來快速地尋找那些具有特定值的記錄,所有MySQL索引都以B-樹的形式儲存。如果沒有索引,執行查詢時MySQL必須從第一個記錄開始掃描整個表的所有記錄,直至找到符合要求的記錄。表裡面的記錄數量越多,這個操作的代價就越高。如果作為搜尋條件的列上已經建立了索引,MySQL無需掃描任何記錄即可迅速得到目標記錄所在的位置。如果表有1000個記錄,通過索引尋找記錄至少要比順序掃描記錄快100倍。 假設我們建立了一個名為people的表: CREATE TABLE people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今天遇到一個問題You can't specify target table 'basic_data' for update in FROM clause原句UPDATE basic_data SET manage_user=4 WHERE id IN (SELECT b.id from basic_data b JOIN department d on d.id =b.department JOIN users u on u.department_id=d.id where d.id=1)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Hibernate中使用Mysql預存程序 1、我使用了mysql-connector-java-5.0.0-beta-bin.jar(其實用老的mysql-connector-java-3.1.8-bin.jar也可以調用預存程序的)這個最新的mysql驅動。 2、資料庫我使用了mysql-5.0.18-win32,安裝後建立了一個簡單的資料表。 sql如下: create database testprocedure; use testprocedure; create table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作者:heiyeluren部落格:http://blog.csdn.net/heiyeshuwu時間:2006-10-14普通MySQL運行,資料量和訪問量不大的話,是足夠快的,但是當資料量和訪問量劇增的時候,那麼就會明顯發現MySQL很慢,甚至down掉,那麼就要考慮最佳化我們的MySQL了。最佳化無非是從三個角度入手:第一個是從硬體,增加硬體,增加伺服器第二個就是對我們的MySQL伺服器進行最佳化,增加緩衝大小,開多連接埠,讀寫分開第三個就是我們的應用最佳化,建立索引,最佳化SQL查詢語句,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在網上找了一些資料,自己又實驗了一下,成功了!大概過程就是,把圖片檔案用inputstream讀取出來, 變成位元組碼檔案,把位元組碼儲存進資料庫,在資料庫裡用CLOB資料類型儲存圖片。下面是代碼: package image;import java.awt.image.BufferedImage;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import 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如果你操作資料庫時想通過時間加以限制,那麼請以這樣的形式儲存時間:year-month-day hour:minute:second,給一個linux下的儲存方法:void *gettime(char name[]) {struct tm *p;//char name[512];char c[5]; time_t t; t=time(NULL); p=localtime(&t);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http://www.iteye.com/topic/494179在sprint + hibernate的應用中,你監控mysql日誌,你會發現大量的log如下:Java代碼158268 Query SET autocommit=1 158268 Query SET autocommit=1 158268 Query SET autocommit=1 158268 Query SET autocommit=0 158268 Query
Time of Update: 2018-12-04
應用程式和資料庫建立串連,如果超過8小時應用程式不去訪問資料庫,資料庫就斷掉串連 。這時再次訪問就會拋出異常,如下所示:Communications link failure due tounderlying exception: ** BEGIN NESTED EXCEPTION ** java.io.EOFExceptionSTACKTRACE:java.io.EOFException at com.mysql.jdbc.MysqlIO.readFully(MysqlIO.jav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