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redis的安裝與配置

標籤:linux redis 安裝與配置 部署redis    Redis是一個開源的使用ANSI C語言編寫、支援網路、可基於記憶體亦可持久化的日誌型、Key-Value資料庫,並提供多種語言的API。從2010年3月15日起,Redis的開發工作由VMware主持。 1.環境# lsb_releaseLSB Version:    :core-4.0-ia32:core-4

redis在windows下安裝和PHP中使用

標籤:style   blog   class   code   java   tar   windows下安裝redis 1、redis簡介redis是一個key-value儲存系統。和Memcached類似,它支援儲存的value類型相對更多,包括string(字串)、list(鏈表)、set(集合)、z

[Redis]windows下redis安裝

標籤:安裝   windows   redis   官方的是: http://redis.io/download在win64一欄中可以看到redis原本是沒有windows版本的,windows版本是Microsoft Open Tech團隊開的給出了一個github的連結地址:

redis源碼解析之記憶體管理

標籤:style   class   blog   code   http   tar    zmalloc.h的內容如下:1 void *zmalloc(size_t size);2 void *zcalloc(size_t size);3 void *zrealloc(void *ptr, size_

Redis入門學習

Redis安裝$ wget http://redis.googlecode.com/files/redis-2.6.13.tar.gz$ tar xzf redis-2.6.13.tar.gz$ cd redis-2.6.13$ makeRedis啟動$ src/redis-serverRedis 簡單測試:$ src/redis-cliredis> set foo barOKredis> get foo"bar"複雜測試:./runtest (註:要先安裝tcl 8.5 tk 8.

在多台伺服器上簡單實現Redis的資料主從複製

      Redis的主從複製功能非常強大,一個master可以擁有多個slave,而一個slave又可以擁有多個slave,如此下去,形成了強大的多級伺服器叢集架構。下面我示範下怎樣在多台伺服器上進行Redis資料主從複製。這裡我假設有兩台伺服器,一台是Windows作業系統(區域網路IP:192.168.3.82),一台是Linux作業系統(區域網路IP:192.168.3.90),在兩個作業系統都安裝redis,Windows作業系統使用cygwin工具進行安裝,命令為:$ tar

小檔案、nginx、Redis、Moosefs

現在有3KW的資料,單條資料都很小的,如果按key-value來看的話,key就是32位的MD5字串,value按平均算大概是100位元組左右。現在需要將這些資料做緩衝以在高並非的時候依然可以快速響應。因為這些資料基本沒有冷熱資料之分,所以需要將全部資料都放到緩衝中。1、直接產生靜態檔案,利用nginx對靜態檔案的高效做靜態緩衝。當時伺服器硬體資源有限,所以就採用這種方式,一直源用至今。伺服器間通過NFS來共用太多小檔案,不方便管理NFS不方便營運與擴充檔案內容很小(100位元組左右),3KW大

關於使用key/value資料庫redis和TTSERVER的心得體會

先說redisredis是一個類似memcached的key/value儲存系統,它支援儲存的value類型相對較多,包括string(字串)、 list(鏈表)、set(集合)和zset(有序集合)。在此基礎上,redis支援各種不同方式的排序。與memcached一樣,為了保證效率,資料都是緩衝在記憶體中。區別的是redis會周期性的把更新的資料寫入磁碟或者把修改操作寫入追加的記錄檔案(這點兒個人覺得redis比memcache 在資料儲存上要安全一些),並且在此基礎上實現了master-

php中使用redis隊列操作執行個體代碼

例1,入隊操作: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php$redis = new Redis();$redis->connect('127.0.0.1',6379);while(True){ try{ $value = 'value_'.date('Y-m-d H:i:s'); $redis->LPUSH('key1',$value); sleep(rand()%3); echo $value."\n"; }catch(Exception $e){

redis 隊列操作的例子(php)

入隊操作 複製代碼 代碼如下:<?php $redis = new Redis(); $redis->connect('127.0.0.1',6379); while(True){ try{ $value = 'value_'.date('Y-m-d H:i:s'); $redis->LPUSH('key1',$value); sleep(rand()%3); echo $value."\n"; }catch(Exception $e){ echo

深入Redis,讀redis-from-the-ground-up有感

網上有一篇介紹Redis的文章,由淺入深地講解了Redis:http://blog.mjrusso.com/2010/10/17/redis-from-the-ground-up.html。強烈建議對Redis有興趣或需要使用的朋友閱讀這篇文章。提到Redis,第一反應就是記憶體k/v緩衝,並且很多人會拿它與Memcached相比較,畢竟他們都是以記憶體作為儲存介質的。 如果簡單地比較Redis與Memcached的區別,大多數都會得到以下觀點:1  Redis不僅僅支援簡單的k/v類型的資料,

ServiceStack.Redis的PooledRedisClientManager蛋痛的設計

PooledRedisClientManager是ServiceStack.Redis的串連池管理類,通過串連池可以實現更高效的Redis操作.但PooledRedisClientManager相關GetClient的設計似乎存在一些問題,如果你只Pool只指向一台Redis這倒不會有什麼問題,但如果指向多台Redis那就可能產生悲劇的事情.下面解釋一下指向多台Redis存在的一些問題.具體代碼 1 /// <summary> 2 /// Called within

一個小工具完成對memcached/kt/mongodb/redis的效能監測

雖然有很多開源工具通過外掛程式或其它方式可以監測這些開源組件提供的內在效能(所謂內在效能就是這些開源組件提供的類STAT命令擷取到的資料),但是不管是部署還是擴充都很麻煩,其實花1-2天時間完全可以實現一個這樣的工具,並且擴充起來也很方便。比如mongodb的:又比如redis的:這個工具實現的功能如下:1)只需要簡單配置(在DEMO代碼裡我寫入程式碼了,您完全可以改為通過配置)就可以實現監控redis、mongodb、kt和memcached,之所以只有這些因為我們用到的只有這些,其實擴充一下

Redis千萬級的資料量的效能測試

從上篇的圖中可以猜測到還會有Redis 2.2.1 的測試,相同的測試環境,1K的資料量,使用ServiceStack.Redis用戶端進行如下測試:1) Set操作2) Get操作3) Del操作每一套測試分別使用三個配置進行測試:1) 綠色線條的是開啟Dump方式的持久化,5分鐘持久化一次2) 藍色線條是開啟AOF方式的持久化,每秒寫入磁碟一次3) 紅色線條是關閉任何的持久化方式對於每一個配置都使用相同的其他配置:1) 開啟VM 最大記憶體10GB(128位元組一頁)之後開始換出,VM空間1

Redis快速入門

原文地址:http://laoding.me/2010/08/redis-quick-start.htmlRedis是一種進階key-value資料庫。它跟memcached類似,不過資料可以持久化,而且支援的資料類型很豐富。有字串,鏈表,集合和有序集合。支援在伺服器端計算集合的並,交和補集(difference)等,還支援多種排序功能。所以Redis也可以被看成是一個資料結構伺服器。Redis的所有資料都是儲存在記憶體中,然後不週期性通過非同步方式儲存到磁碟上(這稱為“半持久化模式”);也可以

那點所謂的分布式——redis

      日常開發中,總會接觸到一些好玩的東西,比如這篇的redis,一說到redis,可能就有人跟memcache做比較了,是呀,memcache只能說是簡單的kv記憶體資料結構,而redis支援的資料類型就豐富多了,當然最能讓人看上眼的就是SortedSet。有了它,我們就可以玩一些“貪心”的問題,比如適合“貪心”的優先隊列,說到優先隊列,我們以前實現了僅僅是記憶體形式的,哎,記憶體畢竟是記憶體,當有海量資料的時候,最好能有一個序列化到硬碟的操作。。。恰恰這個情境redis就可以辦到。。。

service redis does not support chkconfig的解決辦法

問題解決辦法如下:必須把下面兩行注釋放在/etc/init.d/redis檔案靠前的注釋中:# chkconfig:   2345 90 10# description:  Redis is a persistent key-value database       上面的注釋的意思是,redis服務必須在運行級2,3,4,5下被啟動或關閉,啟動的優先順序是90,關閉的優先順序是10。 附錄:linux 運行層級運行層級就是作業系統當前正在啟動並執行功能層級。這個層級從0到6 ,具有不同的功能。

懶人用php+nginx+mysql+redis

以前一直用apache,直接下個wamp一鍵安裝ok能用了,今天用nginx伺服器了,苦B的裝php裝mysql裝nginx再裝redis,還有麻煩的配置和版本的對應,裝完我十分不爽就琢磨著能不能把wamp的Apache換成nginx接著用所以實現吧,我的wamp是安裝在D盤的目錄如下D:\wamp;把nginx解壓包放在這裡D:\wamp\bin\因為wamp的php的設定檔時放在 D:\wamp\bin\apache\apache2.2.22\bin之下面的

【redis營運】redis自動安裝指令碼(只安裝redis)

Redis自動安裝部署本文總共分為4個部分: redis自動安裝指令碼目錄結構說明; redis自動安裝指令碼內容; redis的作業系統服務指令碼說明; 本文引用的資料連結地址。說明:本文未涉及redis記憶體 Clerk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Redis自動安裝指令碼目錄結構說明:# ls 查看目前的目錄包含以下3個檔案-- install_redis.sh # redis自動安裝指令碼--

TCMalloc最佳化MySQL、Nginx、Redis記憶體管理

TCMalloc(Thread-Caching Malloc)與標準glibc庫的malloc實現一樣的功能,但是TCMalloc在效率和速度效率都比標準malloc高很多。TCMalloc是google-perftools工具中的一個gperftools四個工具分別是:TCMalloc、heap-checker、heap-profiler和cpu-profiler),這個工具是開源的,以源碼形式發布。如果覺得自己維護一個記憶體

總頁數: 283 1 .... 53 54 55 56 57 .... 283 Go to: 前往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