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資料類型簡介: redis常用五種資料類型:string,hash,list,set,zset(sorted set). 1、String類型 String是最簡單的類型,一個key對應一個valueString類型的資料最大1G。String類型的值可以被視作integer,從而可以讓“INCR”命令族操作(incrby、decr、decrby),這種情況下,該integer的值限制在64位有符號數。在list、set和zset中包含的獨立的元素類型都是Redis
Redis Zrevrank 命令 Redis 有序集合(sorted set) Redis Zrevrank 命令返回有序集中成員的排名。其中有序整合員按分數值遞減(從大到小)排序。 排名以 0 為底,也就是說, 分數值最大的成員排名為 0 。 使用 ZRANK 命令可以獲得成員按分數值遞增(從小到大)排列的排名。 文法 redis Zrevrank 命令基本文法如下: redis 127.0.0.1:6379> ZREVRANK
關閉防火牆: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停止firewall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禁止firewall開機啟動 firewall-cmd --state #查看預設防火牆狀態(關閉後顯示notrunning,開啟後顯示running)配置編譯環境: sudo yum install gcc-c++下載源碼: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3.
FLUSHALL FLUSHDB 命令會清空資料,而且從不失敗,對於線上叢集非常危險。 KEYS * 命令,當資料規模較大時使用,會嚴重影響Redis效能,也非常危險。 如果從根本上規避這些風險呢。 Redis提供了非常簡單且有效方法,直接在設定檔中設定禁用這些命令。設定非常簡單,如下 代碼如下: rename-command FLUSHALL "" rename-command FLUSHDB
啟動 Redis 服務redis-server或者redis-server redis.conf redis-server redis.conf 1>log.log 2>errlog.log 1為標準輸出,2為錯誤輸出 將 Redis 作為 Linux 服務隨機啟動 vim /etc/rc.local, 加入代碼: /root/install/redis-2.8.4/src/redis-server 用戶端串連 :redis-cli
功能介紹 大部分的使用者都喜歡用RedisTemplate,它相應的包是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該模板實際是Redis模組的核心類,因為它的功能豐富。模板為Redis互動提供了進階抽象。雖然RedisConnection提供接受和返回二進位值(位元組數組)的低級方法,但該模板可以處理序列化和串連管理,使得使用者不需要處理太多的細節。
package com.zm.blog.config.redis;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nnection.RedisConnectionFactory;import
package com.zm.blog.config.shiro;import org.apache.shiro.session.Session;import org.apache.shiro.session.SessionListener;public class MyShiroSessionListener implements SessionListener {//會話建立時觸發 @Overridepublic void onStart(Session session)
http://blog.jobbole.com/71095/ 原文出處: 梁喜健的部落格(@梁喜健) 對於緩衝失效,不同的緩衝有不同的處理機制,可以說是大同中有小異,作者通過對Redis 文檔與相關源碼的仔細研讀,為大家詳細剖析了 Redis 的緩衝到期/失效機制相關的技術原理與實現細節。 下面是作者原文:
相關命令: DISCARD EXEC MULTI UNWATCH WATCH 事務 MULTI,EXEC,DISCARD和WATCH是Redis事務的基礎。它們允許在一個步驟中執行一組命令,並有兩個重要的保證: 事務中的所有命令都會被序列化並按順序執行。在執行Redis事務的過程中,不會發生由另一個用戶端發出的請求被服務的情況。這保證命令作為一個單獨的隔離的操作被執行。
redis 索引值對中的key都是string類型的。redis內部實現中是怎麼處理string呢。redis底層是用c寫的,對於stirng並沒有直接使用c的字元數組,而是自己封裝了一個sds的類型。結構如下: buf數組用於存真正的字元。
Redis與Memcached的區別 果簡單地比較Redis與Memcached的區別,大多數都會得到以下觀點: 1 Redis不僅僅支援簡單的k/v類型的資料,同時還提供list,set,hash等資料結構的儲存。 2 Redis支援資料的備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資料備份。 3 Redis支援資料的持久化,可以將記憶體中的資料保持在磁碟中,重啟的時候可以再次載入進行使用。
著作權聲明:本文為博主原創文章,未經博主允許不得轉載。 目錄(?)[+] String [html] view plain copy 1、String
運用 http://blog.csdn.net/xumaojun/article/details/51558237 中的redis_publisher.h redis_publisher.cpp redis_subscriber.h redis_subscriber.cpp四個檔案,做一個操作類進行測試. 標頭檔 Policy.h #pragma once#include
安裝配置 # 安裝yum install epel-release (centos 7可以直接安裝epel源)yum install redis# 配置vi /etc/redis.confvi /etc/redis-sentinel.conf# 啟動redis-server /etc/redis.confredis-sentinel /etc/redis-sentinel.conf redis.conf常用設定 # bind 127.0.0.1protected-
CentOS7/RHEL7安裝Redis步驟詳解 CentOS7/RHEL7安裝Redis還是頭一次測試安裝了,因為centos7升級之後與centos6有比較大的區別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CentOS7/RHEL7安裝Redis步驟詳解 方法一:使用命令安裝(前提是已經安裝了EPEL)。 安裝redis: yum -y install redis 啟動/停止/重啟 Redis 加入開機啟動
1、下載、編譯、安裝 https://redis.io/download wget xxxxx 2、設定服務自動後台啟動 (1)、複製初始化指令碼 首先將utils/redis_init_script檔案複製到/etc/init.d下,同時易名為redisd。執行命令
1. 上傳redis的安裝包 利用WinSCP視覺化檢視,將Windows環境下的redis.2.8.19.tar.gz安裝包上傳到虛擬機器的Linux中。 2. 查看上傳的檔案 3. 解壓到目前的目錄 tar -zxvf redis-2.8.19.tar.gz 解壓到目前的目錄 4. 進入解壓目錄編譯make,將.c編譯成可執行.o檔案 5. 安裝到指定目錄 [root@www redis-2.8.19]# make PREFIX=/
單機多執行個體Redis主從複製配置 Redis主從複製原理看這裡 Master Redis的主要設定檔如下: /etc/init.d/redis_6379 開機啟動/etc/redis/redis_6379.conf 配置/var/lib/redis/data/ 資料存放區目錄/var/log/redis_6379.log 日誌/var/run/redis_6379.pid 進程id
安裝JDK並配置環境變數 1.下載JDK 2.解壓 tar xzf jdk-7u79-linux-x64.tar.gz 3.配置環境變數(配置完成之後需要重啟) 用文字編輯器開啟/etc/profile 在profile檔案末尾加入: export JAVA_HOME=/usr/share/jdk1.7.0_79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 ex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