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07-24
在ubuntu server 14 下,安裝redis 問題: 問題一: cc adlist.o /bin/sh:1:cc:not found 問題原因:這是由於系統沒有安裝gcc環境,因此在進行編譯時間才會出現上面提示,當安裝好gcc後再進行編譯時間,上面錯誤提示將消失。 具體解決方案: 1)首先安裝gcc: 切換到root使用者,運行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安裝 系統:centos6.4redis下載:http://www.redis.cn/download.htmlredis安裝步驟:上傳源碼包到/lamp解壓:tar -zxvf redis.tar.gzcd redismake //編譯源碼,初裝的linux系統到這一步可能會報以下錯誤 CC adlist.o/bin/sh: cc: command not found就需要裝gccyum install
Time of Update: 2018-07-25
轉:http://www.jianshu.com/p/bd7bf38d9b87 Redis Cluster 初探(1) - 叢集搭建與擴容 字數2278 閱讀154 評論0 喜歡2 Redis Cluster是Redis官方的叢集實現方案,在此之前已經有一些民間的第三方Redis叢集解決方案,如Twitter的Twenproxy,豌豆莢的Codis,與其不同的是,Redis
Time of Update: 2018-07-25
redis採用自己實現的事件分離器,效率比較高,內部採用非阻塞的執行方式,吞吐能力比較大。 不過,因為一般的記憶體操作都是簡單存取操作,線程佔用時間相對較短,主要問題在io上,因此,redis這種模型是合適的,但是如果某一個線程出現問題導致線程佔用很長時間,那麼reids的單執行緒模式效率可想而知。 總體來說快速的原因如下: 1)絕大部分請求是純粹的記憶體操作(非常快速) 2)採用單線程,避免了不必要的環境切換和競爭條件 3)非阻塞IO 內部實現採用epoll,採用了epoll+
Time of Update: 2018-07-25
參考連結 區別 IO模型 - memcache:多線程IO多工(事件驅動),redis:單線程IO多工(事件驅動,單執行緒模式實際會嚴重影響整體輸送量,CPU計算過程中,整個IO調度都是被阻塞住的) 記憶體配置 - memcache:使用預分配的記憶體池的方式(slab,chunk),Redis:使用現場申請記憶體的方式來儲存資料,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記憶體片段。 資料一致性 - memcache:使用cas保證資料一致性,redis:使用事務操作 功能 -
Time of Update: 2018-07-25
目前Redis支援兩種持久化模式,一種是 Snapshotting(快照),另一種是Append-only file(aof)。 Snapshotting(快照):預設的持久化方式,這種模式就是將記憶體中資料以快照的方式寫入到二進位檔案中(預設檔案為dump.rdb)。 Append-only file(aof):這種模式Redis會將每一個收到的寫命令都通過寫方法追加到檔案中(預設檔案為
Time of Update: 2018-07-25
redis是一個cs模式的tcp server,使用和http類似的請求響應協議。一個client可以通過一個socket串連發起多個請求命令。每個請求命令發出後client通常會阻塞並等待redis服務處理,redis處理完後請求命令後會將結果通過響應報文返回給client。基本的通訊過程如下: Client: INCR XServer: 1Client: INCR XServer: 2Client: INCR XServer: 3Client: INCR XServer: 4
Time of Update: 2018-07-25
前言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redis的資料類型,接下來將簡單學習下redis的事務,排序,管道,最佳化儲存空間以及管理等知識。 事務 事務的概念在此不贅述,學過資料庫原理的都應該知道。 redis的事務:先將屬於一個事務的命令發送給redis,然後再讓redis依次執行這些命令: MULTI //開始一個事務//事務的命令EXEC //執行事務 EXEC告訴redis將等待執行的事務隊列中的所有命令(即剛才所有返回QUEUED的命令)按照發送順序依次執行。 錯誤處理
Time of Update: 2018-07-25
redisObject 首先Redis內部使用一個redisObject對象來表示所有的key和value,redisObject最主要的資訊如上圖所示:type代表一個value對象具體是何種資料類型,encoding是不同資料類型在redis內部的儲存方式,比如:type=string代表value儲存的是一個一般字元串,那麼對應的encoding可以是raw或者是int,如果是int則代表實際redis內部是按數值型類儲存和表示這個字串的,當然前提是這個字串本身可以用數值表示,比如:”
Time of Update: 2018-07-25
安裝redis http://www.runoob.com/redis/redis-install.html <!-- redis架包 -->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data</groupId> <artifactId>spring-data-redis</artifactId>
Time of Update: 2018-07-25
一.redis命令講解: setnx()命令: setnx的含義就是SET if Not Exists,其主要有兩個參數 setnx(key, value)。 該方法是原子的,如果key不存在,則設定當前key成功,返回1;如果當前key已經存在,則設定當前key失敗,返回0。 get()命令: get(key) 擷取key的值,如果存在,則返回;如果不存在,則返回nil; getset()命令: 這個命令主要有兩個參數 getset(key,
Time of Update: 2018-07-25
Spring-Data-Redis項目(簡稱SDR)對Redis的Key-Value資料存放區操作提供了更高層次的抽象,類似於Spring Framework對JDBC支援一樣。 項目首頁: http://projects.spring.io/spring-data-redis/ 項目文檔: http://docs.spring.io/spring-data/redis/docs/1.5.0.RELEASE/reference/html/
Time of Update: 2018-07-25
轉載 : http://ju.outofmemory.cn/entry/330999 redis中與清空資料有關的命令有3個,分別是: FLUSHALL , FLUSHDB , SCRIPT FLUSH 。 FLUSHALL [ASYNC]
Time of Update: 2018-07-25
針對 /alidata/redis-3.2.9/src 路徑使用設定檔啟動 cd /alidata/redis-3.2.9/src 執行
Time of Update: 2018-07-25
工作需要對Hiredis進行了簡單封裝,實現功能: 1、API進行統一,對外只提供一個介面; 2、屏蔽上層應用對串連的細節處理; 3、底層採用隊列的方式保持串連池,儲存串連會話; 4、重連時採用時間戳記進行控制,每隔一定時間(3s)重連一次,防止頻繁重試造成的不必要浪費。 先看一下Hiredis的常用資料結構與API: //hiredis/hiredis.h/* Context for a connection to Redis */typedef struct
Time of Update: 2018-07-25
pom構建: [html] view plain copy print ?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groupId>com.x.redis</groupId>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標籤:效能 pre man 雜湊 family bubuko 簡介 god 存在 1. 資料庫簡介: 當前主要使用兩種類型的資料庫:關係型資料庫(RDBMS)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標籤:clu utf-8 actor arw 項目 ann xmlns iba map 對於查詢比較多的項目可以考慮配置二級緩衝,mybatis本身的二級緩衝是緩衝到本地,但是對於多個節點的項目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標籤:dubbo 加密 網站 範圍 zookeeper ring 提交資料 分布 狀態 Jeesz是一個分布式的架構,提供項目模組化、服務化、熱插拔的思想,高度封裝安全性的Java
Time of Update: 2018-07-24
標籤:均衡 shiro 樹結構 扁平化 視圖控制器 設計器 異常 實現 注意 Jeesz是一個分布式的架構,提供項目模組化、服務化、熱插拔的思想,高度封裝安全性的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