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結構解析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轉自:http://steven24.blog.51cto.com/346765/71364Internet由全球範圍內超過3萬個ISP互聯而成,這3萬個是註冊過As號的(即自治域系統號),還有很多沒有As號的依附於這些ISP,所以實際的電訊廠商數量遠遠不止這些。ISP互聯相對無國界,所以並沒有集中式的管理,也不需繳納關稅,但實際上Internet是有中心的,在美國。 美國是ISP的發源地,Internet的前身就是美國的ARPANET。UUNet,Level3,Sprint,AT&T這些全球知名的美國ISP目前是整個Internet的中轉站,所以他們也稱之為骨幹電訊廠商,或者中轉電訊廠商。骨幹電訊廠商提供了到Internet所有目的地的串連,即擁有最完整的路由表,那麼別的電訊廠商想要訪問全球其他地區的網路,就必須從骨幹電訊廠商那裡租用中轉鏈路,即建立Transmit關係,比如中國要訪問德國的網站,流量就要途徑美國。 後來出現了新的ISP鄰接方式--成為Peer關係,即對等體雙方只是相互訪問,互相提供預先確定好的路由表,並不以對方作為訪問其他ISP的中轉站。比如中國電信和德國電信成為Peer關係,那麼各自的網路是可以訪問的,但是中國要訪問美國的網路,德國電信是無能為力的。 但是建立Peer關係是有條件的,從一方角度來看,如果上行:下行 > 1:1.8,那麼就同意合對方建立Peer關係;如果上行:下行<1:1.8,說明對方的網路裡沒有內容,我們這裡沒有多少人去訪問他們的網站,下載他們的東西,就不屑和對方建立Peer關係,要建立也可以,交流量費滴。所以中國電信業要想降低成本,在國際上佔取主動地位,硬體上在於技術的更新,軟體上就在於我們如何展現中國的特色,豐富原有的網路資源,以吸引更多的外國朋友來訪問我們的網站,關注我們的文化。 傳統觀點認為Internet是很工整的分級架構,從骨幹電訊廠商-國家級電訊廠商-地區級電訊廠商-本地電訊廠商這樣逐級分下去,但實際上的互聯狀況是無序的,因為說到底ISP是企業,也是受商業利益驅使的,比如兩個ISP的機房恰好離得近,互聯後雙方的網路效能都會有所提高,就會建立Peer關係,也不會考慮對方是什麼層級的ISP;而且目前對等體建立被認定為是合法的公司行為,簽訂的協議並不公開,所以也就沒有第三方機構介入去維持理想的分級架構。 在以前,內容供應商(比如專門提供視頻的網站)優選從Tier1 ISP(第一級ISP,多為骨幹ISP)那裡購買中繼鏈路來提供服務,但現在有所改變,內容供應商增加與Tier2 ISP的串連,直接給相應地區的網路提供內容,避免了中轉流量,這樣一來就使得Tier2 與Tier1 ISP之間的中轉鏈路的費用有所下降。我們可以看出,宏觀上ISP之間的互聯也在從傳統的C/S模式向P2P模式轉化。 現在的ISP之間也不再簡單的儘力傳輸串流量,而是要求實現全新的網路控制,提供穩定的,可區分的服務,比如將流量分為Voice,Viedo,Emergency Services,Web等,並提供不同的服務品質。 最後列了一下Global 100推出的電信企業排名,這些Top 10 ISP大多是在全球範圍內部署網路,不會只在本國開展業務,電信網通要加油了。 Top10:NTT Verizon 德國電信 法國電信 沃達豐集團 Teleonia AT&T 意大利電信 Sprint Nextel 英國電信 ISP(Internet Service Prodiver),我們稱之為網路電訊廠商,是為我們提供Internet接入的服務性的企業,他們購買電信級的裝置,在全國甚至全球範圍內架設自己的網路,將頻寬劃分再賣出去,利潤取決於賣了多少,是以什麼業務賣的。 基於這種盈利方式,使得ISP目前越發的感覺到P2P技術帶來的衝擊,P2P技術使得原有的C/S網路模式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裝有eMule,Skype這種P2P軟體的終端即是伺服器,又是用戶端,下載效率較原來提高很多,不必再去爭奪集中的伺服器資源,而且下載人數越多,速度越快,大家也從競爭者變成了雷友,驢友,實實在在的享受到了資源共用帶來的好處。 但這樣一來可苦了ISP,因為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伺服器端,ISP很難把握網路流量的走向,也就不能像以前那樣針對內容供應商收取高頻寬費用。舉個例子,以前很多人下載都認華軍軟體園,因為速度快,軟體也信得過,那麼華軍為了滿足更多使用者,就必須提升本地的出口頻寬,也就是說要付給電信網通更多的錢。而現在,大家都用迅雷快車之類的下載軟體,還往往在夜裡下電影白天好看,這就使得ISP的網路裡晝夜充斥著廉價的P2P流量,說它廉價,是因為個人使用者接入Internet的費用和內容供應商所交的比起來都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即使人數眾多帶來的利潤也是微薄的,但佔用的骨幹網頻寬卻相當驚人,且逐年呈上升趨勢,ISP原有的網路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整改已勢在必行,AT&T(全球知名的一家美國ISP)公司CEO就說:“在P2P把我們吃掉之前,我們必須採取措施!”下面我們就簡單看一下AT&T應用MPLS技術進行整改後的效果,MPLS也是今後ISP的主要發展趨勢。 AT&T網路內每天有4T位元組流量,3百萬分鐘VoIP,服務客戶達6萬。業務涉及VoIP,Audio/Web會議,Email,LAN/WAN 資料網接入,案頭和應用支援。整改後降低沒使用者初始裝置成本22%,在容量擴大4倍的前提下,骨幹網成本降低了25%,由此對P2P流量壓力進行了有效緩解,同時可用性也從99.999%提高到99.9999%,這也就意味著整個網路一年內不能服務的時間限制在30s之內。 ISP本身只提供頻寬,沒有任何內容。企業要把內容放到網上去(比如搜狐,新浪這樣的門戶網站),但是他們沒有自己的基礎網路,這就要和ISP合作,租用他們的線路併購買一定的頻寬,不過還是要建設自己的機房。針對這個問題,ISP提供另一種服務,就是伺服器託管,託管的機房叫做IDC(互連網資料中心),這樣企業就可以再租用機櫃,把自己的伺服器放進去,不必自己再去買機櫃和布線。 不過目前國內的IDC運營水平還有待提高,只能提供伺服器託管,出租機櫃這樣的基本服務,而像容災,儲存,伺服器叢集這些高增值業務還沒有廣泛開展,所以應用和服務還略顯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