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主持了個一個活動,嘉賓是朱嘯虎,金沙江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7313.html">創業投資基金的合夥人。 他有一張PPT中對比了打車APP與家政APP的優劣,講的非常精彩。 站在老朱的肩膀上,本文再進行進一步分析:
1、創業的」勢「:硬體終端的普及率
周易裡,謀略的核心在於「勢由數而動,謀因勢而變」。 創業時,也必須講究一個」勢「字。 這個」勢「,並不是由創業者來決定的,當然也不是創業者能夠決定的。 具體到一個O2O專案的APP來說,這個」勢」,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硬體終端的使用量,就是智慧手機的普及率。 簡單地說,就是說即使你的APP再精彩, 但是你服務的人群使用的終端並不能安裝你的APP,那不是扯淡嘛。
先看看打車APP。 首先,需求方(打車者)的主體是白領,絕大多數已經在使用智慧手機了;其次,供給方(計程車司機)有一部分已經在使用智慧手機了。
即使供給方的智慧手機的使用率再低,但由於需求方的使用率已經很高了,在需求方的推動下,供給方只要有利益可圖,這事就可成。
再看看家政APP。 首先,需求方的主體是家庭婦女和老年人,他們的智慧手機普及率較低,有些人即使使用的是智慧手機,也不怎麼會玩;其次,供給方的主體是大媽大姐,幾乎不用智慧手機。 這個就很麻煩了。
2、是否為硬需求
打車是個硬需求,在北京這樣的城市,幾乎人人都感受過打車的苦。 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比如趕飛機,比如見重要客戶,打不到車的時候,連打劫一輛車的心思都有。
家政不是個硬需求,因為有太多的可替代方案。 比如保潔,找不到合適的保潔時,可以自己整理房間的,總不會髒死的;比如做飯的阿姨,不行就出去吃,總不會餓死的;比如月嫂,找不到就自己帶孩子,沒聽說那個孩子因找不到月嫂而長不大的。
3、使用者的分享欲望
在社交網路已經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年代,一個APP的好壞,使用者的分享欲望也占了很大比重,最近很火的「瘋狂猜圖」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由於朋友圈裡大量的分享求助,像我這樣的從不玩遊戲的老頭子也忍不住下載了來玩。
打車的使用者很願意分享自己的經歷。 不僅在社交網路上,你去國貿或者中關村,大街上三三兩兩的白領也經常討論打車APP。
家政的使用者卻不太願意在社交網路上分享自己的經歷,她們更喜歡的是,直接向朋友們分享某個阿姨。
4、服務是否標準化
打車是個標準化的服務,地點、價格等都是固定的,也無所謂哪個車哪個司機服務。 即使有些差別,也是細微差別,整體影響不大。
家政卻是個非常不標準化的服務。 即使是同一個阿姨,她做的飯是否好吃,由於口味不同,一千個人可能有一千個答案。 這些服務,線上很難給出一個客觀評價,使用者更願意見面選擇,現在體驗。
5、飛單的可能性
打車服務不太會飛單,使用者記住某個司機的電話是沒什麼用的。 別說幾個,即使記住了幾十個幾百個司機的電話,著急時照樣不行。 這樣,使用者對APP的依賴就會很大,不太可能跳開打車APP。
家政服務則不然,飛單的可能性非常高。 這樣的場景經常會出現:通過家政APP(或線下家政公司)聯繫到一個阿姨來做保潔,可能一小時50元,阿姨自己能賺到30元,通過私下與阿姨商量後,以後40元成交。 這樣使用者少支出10元,阿姨卻多賺了10元。 所以,家政APP的收入模式占線下實際收入的比例很低。
6、政策風險
打車行業是個高壟斷性的行業,所以政策風險高。 家政服務則沒什麼政策風險。
如果你正在做O2O領域的APP,不妨逐條對照下自己的產品。
公告:我的微信公眾號:liu_xingliang,或搜索「劉興亮」,或掃描下圖二維碼可關注我。 關注後回復 m 可閱讀我所有文章,回復 10 可閱讀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