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大佬的一封信:行銷一定要接地氣!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繁忙的互聯網大佬們:

你的市場部正在陷入怪圈:你家的文章僅在IT頻道傳播,受眾永遠是IT圈;你的市場部為了你在同行中有面子,拼命上虎嗅、鈦媒體等IT媒體。

你知道別人在怎麼說嗎?

這是自欺欺人。 一個產品功能的更新,妄想上升到一個影響行業的層面,在科技媒體上傳播。 要知道,圈內的人都是專家,你的產品是否優秀,是否垃圾,不是你說一句就能改變他們的認知。

哎,沒有辦法,市場部每年花了大筆的錢,作為大佬的你們,IT媒體就是你們每日必逛的地方,市場部得讓你們知道銀子花在哪裡了,所以想盡辦法在你們眼皮子底下晃悠,才能顯得幹了事兒,才能讓你們在其他同行眼中有面子!

但你們是否想過,產品最需要的是使用者,你們最需要的是把產品推廣到普通群眾的眼皮子底下,讓使用者知道你的產品的存在,最終使用你的產品!

你知道嗎,曾經,我把某款好用的軟體介紹給了鄰居,她驚訝的說:哎呀,竟然有這麼一款好軟體,我從沒聽過,你給我把XX刪掉,我以後就用你推薦的這個!而這個XX,也是這類產品中的老大哥。 這個小弟級別產品,卻因為實在好用,搶佔了老大哥的使用者。

我不是在黑某款產品,而是在想:為什麼這麼好的一款產品,沒有宣傳到普通人都知道?因此,行銷,一定要接地氣!至少讓大家都知道有這款產品的存在!要把宣傳做到使用者的眼皮子底下!

由此,有了我的淺知拙見,歡迎拍磚。

行銷走不出IT圈

在互聯網公司,在某款產品問世或功能更新的時候,他們總是偏愛找各大網站IT頻道、垂直媒體、新銳科技媒體。 同款產品一天發佈好幾篇文章,一篇文章發佈幾十家媒體,整體就屬於砸錢,鋪稿的狀態,並要求布出來的每篇稿件都必須帶有產品名稱。

這樣的文章帶著永遠丟不掉的烙印「軟文、廣告」。 看到標題,就知道是軟文了,這樣的文章誰有興趣看?

這是IT公司的通病,多年來都是如此傳播,已然成為固定的操作方式。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問題。 但大佬你們是否有發現,因為你們發稿的媒體都選擇與IT相關的平臺,那就意味著你們的行銷永久都沒有離開過IT圈!難道你只希望自己的產品使用人群都是IT圈的人嗎?

記得曾經和某產品經理聊天某款產品,驚訝的發現,該款產品消費者多為IT圈的人,但實際上,這款產品是誰都可以使用的某款手機瀏覽器。

這說明了什麼?一是傳播得好,IT圈內的人都愛用這款產品,二反向證明產品傳播得不夠好,懂行的圈內人都愛用的產品,說明本身確實很棒,但沒有傳播到大眾層面,沒讓普通人瞭解產品。

有誰敢說一款瀏覽器,生來只為讓IT圈內人使用!哪款產品的誕生,不是為了得到大量的使用者使用並實現最終的盈利?

受眾聚集地要重視

現在的使用者比較懶,用手機看新聞的人越來越多,目前有兩家門戶手機網首頁會顯示每篇文章的評論數。

仔細看,會發現這樣一個現狀:社會新聞及時政新聞的評論人數最多,評論數量上萬的新聞再平常不過。 然而,科技頻道的新聞,評論數量上千就已經很不錯了!有些文章即使被編輯放在科技頻道首頁,也可能引發十多個評論,甚至有些科技新聞出現無人參與評論的尷尬局面。

這就引發了一個思考:都是放在首頁的文章,為何參與熱議的懸殊如此之大?

答案簡單:人們只對兩種新聞感興趣:一是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二是可以看熱鬧的新聞!

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無非是:社會新聞、與政治沾邊的新聞,它能引發其喜怒哀樂,觸動使用者利益思考的文章。 這樣的新聞看的人多,參與熱議的人更是少不了。 不管高興或不高興,也得評論上幾句。 這不僅僅是參與感,而是看到這樣的新聞,可以聯想到自己。

舉個例子,你就能感受到其威力:社會新聞:小孩扶老人反賴被撞;與政治沾邊的新聞:某某貪官貪污XX萬。 這兩類新聞參與評論的人何止百萬?!

再說看熱鬧,中國人自古以來愛看熱鬧的本事你懂的!看熱鬧的新聞就多了,娛樂新聞就是典型的一種,可能有部分人是因為確實是偶像,所以關注,可有些卻是為了看看花邊新聞湊個熱鬧。 正是因為這兩類人,某個明星拍個爛片還能收穫不少片酬呢。

可能有人會說:我不需要這樣的使用者群體來使用我的產品!

我只想反問一句:你確定嗎?你做產品的初衷就是為了讓它高不可攀嗎?當年高不可攀的某款商務手機,現在不也是淪為街機?不也是為了中國人在慢慢改變?要知道,使用者數量大、實現盈利才是你最終的目的!

接地氣才能贏

所謂接地氣,就是讓普通人都能看到你的傳播,而不僅僅是IT圈的人。

在我未踏進IT圈的時候,我從未看過科技、IT、資訊化、通訊頻道的文章。 我相信我並不是個例。 很多圈外人與我當初一樣,毫無興趣!連各大網站首頁展示的IT頻道文章都懶得掃一眼。 除非真有需求要買某款手機,才會看看編輯推薦的文章。

如此可見,放在IT頻道的文章,真正有幾個使用者能看得到?

只有傳播接地氣,混進受眾聚集之地,向社會新聞、政治新聞、娛樂新聞進發!沖進人群多地方,拿著喇叭,吼上幾嗓子,效果要比IT頻道傳播好得多。

接地氣的傳播,並非是要經過傳播立即刺激使用者買某款手機或者下載某款軟體使用,但至少也能讓更多的人知道你這款產品的存在,擴大知名度!這樣的傳播模式,用在新產品上市,使用者基數小產品上效果尤為明顯。

當然,要想與社會新聞、時政新聞沾邊,這就得在於人謀——策劃!

比如今天一則社會新聞《小偷抄寫手機通訊錄上千號碼還失主》,網路上非常火,評論人數特別多,這覺得不是水軍幹的事兒。 可能是由於我的職業病,看到標題,還以為是某款通訊錄軟體策劃出來的產品植入新聞,點開看卻是一則純新聞。

與政治沾邊的新聞,可以是借政府部門、某條政策的光環去下文章。 傍大款傳播思路不用我多說,懂得行銷的人都明白其好處。

在此就不必多說,只有三個小建議:一是多看相關部門的政府網站,看看最新政策,沾上光也能出彩;二是反映一定要迅速,時政新聞時效性非常強,一定要有時政新聞的敏感度。 三是尋得官員的評價,讓平媒記者去採訪相關政府部門領導,並詢問對你這產品的評價,領導總得有個回饋,那一句話就夠你去傳播了!

再說說看熱鬧的娛樂新聞,娛樂圈別的不多,多的就是各種謠言。 只要不重傷明星,讓娛樂圈的爆料大號去爆個料,給你半天的傳播時間就夠使了。 其實還有女性頻道,各種女性生活中發生的一些新聞,比如「我X生活不幸福 家庭XX」,看這類文章的人也很多,想個辦法策劃一個感情故事,植入產品資訊,在潛移默化中產品就得到了認可。

一個新聞網站,多個子頻道,必然有它不同的受眾群體。 以上列舉的不過是觀眾最多的頻道,其他頻道也是可以考慮進行傳播的。

還有,傳播一定要多方結合,傳統媒體及新媒體的傳播並不是獨立的,兩者結合效果才是最好,才能更大範圍的達到傳播效果。

結語:走到群眾中去,獲得群眾的支援,用大家關心的新聞去行銷,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產品,才能在創造知名度的同時,贏得產品的口碑,達到產品誕生的最終目的。

圈外的人

2013年11月26日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