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能幹掉城市小廣告嗎?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應該是新的秩序,至少是新的秩序改良,而且至少應該使人們能感知的改良。 國慶假期間,與朋友聚會時聽聞了一件軼聞。 上海兩家房產仲介公司之間發生了一場總計近百人參與的街頭鬥毆,起因竟然是因爭奪街頭房源小廣告張貼權。 這個既野蠻且無趣的話題,有著兩面的遺憾。 首先是叢林生存絞殺始終出沒于我們的生活空間,其次,是小廣告本身的張貼本身也充滿著無序與混亂。 街邊小廣告,是城市居民必須面對的一個惱人問題。 公交站,路邊電線杆,還有社區樓梯間... 它們無處不在。 街邊廣告分兩類,見不得光的與見得光的。 不能見光的,是騙術廣告,譬如辦證、譬如撲克技巧、又譬如單身女重金求子之類的;見得光的,更多是房產、開鎖、通渠類、家政月嫂生活服務廣告。 生活服務廣告,都是分類廣告,大都會出現在都市報裡。 互聯網出現,分類廣告自然遷移到了網路上,美國彼岸Craigslist逐漸成名,我們也曾歡呼,它應該能夠改變我們居住社區中貼滿各種廣告的狀況,再後來,國內也出現了趕集、58同城,這些分類資訊網站,而最近,58同城正準備上市。 遺憾的是,58同城、搜房、趕集這類互聯網公司的出現,繁榮,我們身邊的小廣告卻並沒有減少。 以房產為例,這一領域出現搜房這類這些覆蓋全國的大門戶,但我們周圍還是有著各種「合租,單間1900元」的小廣告。 分類資訊網站或房產門戶,為什麼不能消滅小廣告呢? 我們嘗試解讀的原因是門檻過高。 門檻過高主要有兩點:1、房產門戶是廣告模式,必然馬太效應,只有土豪才投得起廣告,玩得起的遊戲,廣告門檻過高。 2、互聯網雖然分類當地語系化,但還是有太多時空限制,使用者不能隨時隨地登陸,使用門檻過高。 此外,門檻還存在於注意力的分散,使得傳統的發佈方式,包括傳媒媒介的投放以及線下無序小廣告的粘貼效果,都令人失望地不斷遞減。 一個強有力地、便捷的供需匹配資訊回饋通路,在傳統媒介模式下,都需要極高的機會成本。 讓我們樂觀的是,移動互聯或許能夠給對這一問題,至少,O2O的方案能夠將互聯網對分類資訊市場的革命升級。 前段時間,我們的朋友安居客CEO梁偉平也跟我們聊起他的想法:移動互聯至少是這是市場的革命深入。 因為基於智慧移動終端的各類感應器以及O2O商業模型隨時隨地的產品特性,安居客的梁偉平甚至認為,「儘管移動互聯網與PC互聯網會並存,但不會是同樣重要的市場,移動互聯網更重要,甚至90%都會通過移動互聯網,PC互聯網不及10 %」。 那麼,移動互聯網的資訊服務該又怎樣的模式改良呢? 安居客這類服務商的做法是,避開門戶模式,與經紀人群體合作,按效果來元件商業模式。 經紀人模式決定了資訊的直接可用,直指交易服務。 按效果付費,是對服務本身品質的篩選,也是資訊服務價值避開天花板、更直觀可量化持續提升的路徑。 而對於使用者而言,就有責更低的交易時間、注意力成本,直接繞開虛假的和不必要的內容,有更準確、更輕鬆的資訊獲取體驗。 而這正解決了街頭小廣告最大的問題。 在移動互聯網上,配合使用者目的性的統一、需求的精准和注意力離散等特點,需要資訊獲取匹配最短化的強工具屬性,這是縱向產品及商業模式定義需求;而在橫向,大可以嘗試本地、社區服務的拓展。 這是安居客想解決小廣告的另一條路:在購租房強需求的基礎上,再提供家政、開鎖等生活服務的拓展。 這就是所謂提供一站式服務,只不過,其中孰重孰輕,孰為根本、孰為枝蔓,自然心中有數。 只不過,這類強工具價值服務APP上拓展的生活服務也同樣不能以傳統的分類形式來呈現。 事實上,安居客的生活服務延伸,同樣採取和房產業務一樣的經紀人形態。 通過這一中間生態來實現資訊真實有效的發佈與監管,同時維繫這套生態的平衡。 我們曾經問過安居客的高管朋友一個問題:在移動互聯網上做資訊的精准化、精簡化,給使用者提供最短交易鏈條的時候,為什麼沒考慮過跳過經紀人直接做更短的平臺。 這位高管的回答是,「你覺得仲介的服務是不是有價值? 」對於資訊的篩選審核、提供各種交易服務,協助解決問題,仲介依然可以幫使用者省下不少心思。 如此,就應該幫他們做進一步加強。 他的一句話很有意思。 O2O移動互聯網服務不是只追逐理論上的「should be」,而是在做體驗精准簡化的同時,把行業鏈條各環節中密集的價值進一步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