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是農村移動互聯網發展軟肋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互聯網
軟肋
余建斌 移動互聯網在農村地區發展,缺的就是基礎設施之上的應用和服務。 這種發展最終還是要靠生活化、社交化的需求來驅動 前不久的世界電信日,主題是「資訊通信技術讓農村生活更美好」。 對我國這樣一個農村人口超過一半、農村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農業大國,這樣的主題確實具有現實意義,資訊通信技術應當惠及廣大農村地區和億萬農民,也確實在很大程度上為我國廣大的農村群眾開創了較之以前「更美好更時尚更便捷的現代生活」。 不過,目前看來,農村地區也往往成為新興通信技術的窪地,就移動互聯網而言,農村地區還只能算蹣跚起步。 尤其在我國行動電話使用者突破9億、線民數量達到4.77億的大背景下,移動互聯網在農村的發展更顯得可憐。 原因很簡單,當前移動互聯網在農村缺乏市場。 移動互聯網主要定位於生活娛樂應用,城市人群是需求和應用的主體,由於農村地區相對而言文化消費訴求較少,尤其是大批青壯年外出務工人員已走進城市,「留守」人群更缺少對新技術的上手能力以及使用需要。 或者說,由於人的流動性小,生活節奏較慢,互聯網在農村地區還談不上「移動」。 在很多農村地區,手機只需要具備語音通話的功能,甚至於短信功能都被閒置,因此也無法激發3G的應用和服務。 從全球範圍來看,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尤其是智慧手機已是大勢所趨,諾基亞等傳統手機廠商已經向蘋果看齊,微軟再度重點打造新的手機作業系統,年出貨幾千萬部手機的中國通信設備巨頭如中興通訊,也早已將重點放在3G和再下一代手機業務 ,其傳統的2G手機業務已轉包給他人生產。 這些背後,都是移動互聯網堅定不移的發展趨勢作為支撐。 但客觀而言,由於當時尚未預見到移動互聯網的發展,3G網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也呈現出頻寬不足等問題。 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國內移動互聯網在內容和服務上的增長。 國際上,像瑞典國內已開始建設4G網路,中國企業在4G時代的通信標準上也相當有話語權。 也正是看到這一點,國內電信運營商、設備商和內容服務提供者正積極推動3G向4G發展。 資訊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從一窮二白瞬間發展到最先進水準,跨越式發展並非夢想。 在埃塞俄比亞、利比亞等非洲國家,建有世界上最先進的3G網路,而之前這些國家幾乎沒有什麼通信基礎。 就我國農村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而言,包括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相較于城市並不落後,目前全國100%鄉鎮能夠上網,其中99%的鄉鎮和80%的行政村具備寬頻接入能力。 但移動互聯網在農村地區發展,缺的就是基礎設施之上的應用和服務。 這種發展也不僅僅是靠「農信通」、「資訊田園」、「金農通」等資訊服務平臺或者涉農網站推動,最終還是要靠生活化、社交化的需求來驅動。 樂觀的是,一方面,農村地區的居民與城市居民一樣,同樣需要技術更先進、資訊更豐富、傳輸更迅捷的通信手段。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批外出務工人員的「回流」將形成一個重要的需求源。 (作者為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