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行銷者,請別把自己當成上帝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網路行銷

大資料時代是行銷者最好的時代。 在技術與資料的説明下,數位行銷者終於有可能透徹瞭解消費者,精准定位消費者,實施追蹤每一個投入的效果,消滅那傳說中的50%的廣告浪費。

無數的數位行銷的實踐者和創新者都在描述這樣一個理想狀態:收集到消費者越來越多的資訊,準備的識別出消費者生活的變化(包括是否懷孕)購買行為和需求(買了什麼,要買什麼), 然後利用精准投放技術將廣告資訊在正確的時間投放給正確的人,並即時追蹤每一項行銷活動的後效,消費者是否後續產生的購買行為。 多麼理想的狀態啊!行銷者就像上帝一樣俯視眾生,看透每個人,可以選出目標擇消費者,引導消費者做指定的選擇,不浪費一毛錢。

但,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是時候認清現實,放棄這種上帝錯覺的時候了。

個體行為完全可預測錯覺。 很多人信奉人類行為的可預測性,當掌握個人足夠多的歷史行為資料時,消費者個體下一步的選擇和行為也就能準確預測出來。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許多消費者看著同樣的節目,接觸同樣的媒體內容,搜索同樣的內容,進同樣的電商平臺,但最終消費者的購買選擇可能千差萬別。 甚至消費者自己都不能預測自己的行為。 就像我自己,不到最後一刻,我都不知道自己中午會選哪家吃飯。

數位行銷常常幻想掌握資料,掌握各種觸點的情況下,就能把消費者牢牢控制在手心。 這是一個天真的幻覺。 在互聯網帶來的第四次傳播革命中,「去中心化」是其本質。 技術不僅僅賦予行銷者更多能力的同時,技術更多地賦予受眾權利。 受眾已不再處於被動地位,受眾可以主動逃避廣告、主動獲取資訊、解構甚至顛覆品牌。 種種趨勢表明,行銷者的主導權在削弱——以前,行銷者看上去是一位「老大哥」的光輝形象,而現在,就連「老大哥」都做不得了,那麼還怎樣去做「上帝」呢?! 因此,「說服力」成為關鍵因素。 在找到正確的人、進行正確的投放、實施創意、給予目標人群以利益之後,怎樣通過有效地說服而改變受眾與目標人群的行為,這才是行銷者應當考慮的。 通過品牌本身的號召力、對於消費者情感的影響、行銷者理性的提供(如給予消費者更多的優惠、折扣,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會使效果得以提升。

許多數位行銷都喜歡引用「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50%是浪費的,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這一經典說法,而且相信數位行銷常常用精准投放這個手段來消滅這50%的浪費。 數位行銷的定位常常簡單的確認為潛在客戶,也就是買家。 比如豪華車的廣告要投給想買豪華車的人。 但行銷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去尋找潛在使用者。 找到正確的人進行對話,這也是行銷的創意的一部分。 行銷者表達的,有時是講給使用者聽的,有時是講給其他行銷者聽的,有時還會是講給大眾聽的,甚至是講給輿論聽的。 所以,如果是單純的為使用者代言而代言,那麼,親,你就錯了!再次,有些產品的潛在使用者是極為廣泛的,甚至所有人可能都是消費者,比如可口可樂、瓶裝水以及洗髮水,等等。 因此,此時的「精准」就沒有了意義,原因在於,此時就很難對於目標人群與受眾進行預測。 ROI的誤區。 精准是減少浪費的重要手段。 目前測量精准的標準常常設置為100個投放中,有多少投放給了目標受眾。 如同戰場上100發子彈,打中了多少敵人一樣。 這個精准ROI的定義的導向是狙擊槍。 但要提高ROI不可以忽視中更重要的規模化效應。 戰役的勝利常常依賴的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擊中多少敵人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一個更合適的ROI的定義是目標受眾中,多少比例被覆蓋 。 因此 ,在行銷投入回報率時,應從兩個角度進行考量 ,一是減少浪費 ,一是規模化的效應。

直接將效果追蹤到銷售,這是數位行銷行銷者常有的夢想,確實,數位行銷讓廣告投放到銷售的追蹤變成可能。 但品牌所帶來的中長期效果,並不會體現在個體的層面上,因此這樣的行為常常是不可能追蹤到的。 例如,眾所周知的搜索。 搜索可以被追蹤,其中也包括搜索背後的轉化率。 但是如何去驅動搜索、如何去提高搜索的轉化率——這些卻又與品牌建設的媒體、大眾媒體中長期效益的引導息息相關。 又如,一新品準備投放到市場,而在此前是沒有任何知名度可言的,所以不易為人搜索,因此,也就無所謂追蹤、提升ROI了。

此外,以點擊率為重要參考指標的展示廣告,其真正的點擊率是不足千分之一的,但是展示廣告可以激發人們去搜索,進而線上下採取一些行為,而這些都是短期無法被追蹤到的。

「對人的服務」——這才是數位行銷者對於傳統行銷的最好的詮釋。 那麼,應如何解決以上兩個問題呢?

在行銷中,我們在苦苦地尋覓著精准定位,或許說找尋是的是差異化。 然而,掌控共性卻是更為重要,因為,掌握共性意味著是更好地理解消費者,做到「對人的服務」。 在掌握消費者共性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改善產品、優化服務、傳遞資訊。 例如,當行銷者得知消費者剛剛作為母親需要一系列嬰兒產品,此刻,行銷者不應僅僅去針對此位母親的個體情況進行推遞,而更應從宏觀的角度去考慮剛剛身為人母之人共同的困惑是什麼,迷茫是什麼。 只有共性和個性的結合,才能夠將「對人的服務」做的最好。

定位絕非易事。 行銷者不能過分地去依賴于技術公司,因為技術公司看待問題的角度,與廣告主本身對於消費者的理解角度是不同的。 比如,行銷者要推廣假牙清洗產品,如果技術公司來做,他只會去找誰在用假牙;而行銷者角度,他會考慮到情感因素——剛剛就業的小白領,會給年邁的父母去購買一套這樣的產品盡孝。 由此可見,雙方分析角度是不同的,當然,這僅僅是一個案例。 因此,行銷者一定要注重參與並且增強審核資料的能力。

在找到正確的人、進行正確的投放、實施創意、給予目標人群以利益之後,怎樣通過有效地說服而改變受眾與目標人群的行為,這才是行銷者應當考慮的。 通過品牌本身的號召力、對於消費者情感的影響、行銷者理性的提供(如給予消費者更多的優惠、折扣,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會使效果得以提升。

至於規模化效應,要做到規模化與精准化並行,即不僅要考慮到你觸及到了多少目標人群,更要考慮到在這些目標人群中,有多少被你觸及到了。

第五 ,有效地效果測量 。 這與之前講的「 說服力」有關 。 行銷者要注重行銷過程中的情感因素 、品牌效應 、產品本身的力量以及創意的生髮 ,將行銷模式轉變為「 應需型 」, 不再是一味地強調單向型的溝通,而是主動地與消費者在一起 ,衡量效果與長期回報,在消費者的決策路徑上起到影響的作用 。 在這一點上,小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在小米的交互體系中,小米充分利用與消費者的互動,運用榜樣的力量、情感的影響,從而小米將其本身打造成為了口碑媒體(earn media)。 再如,視頻廣告、原生廣告的傳播都是與規模化相關的。

總之,作為大資料背景下的數位行銷者,如何重新定義傳統的行銷理念,將自以為是的「上帝」身份拋棄,從「對人的服務」中去抹除錯覺,這才是數位行銷者的康莊大道。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