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中所謂的傳統在於傳統的思維與意識、傳統的傳播內容與手段,然而在數位化時代背景下,雜糅了新行銷元素的整合行銷多了起來。 若單純只進行傳統行銷而忽視了數位行銷,確實不合時宜,所謂與時俱進,在行銷上也如此。 在眾多行業中,譬如在央視廣告招標上閃亮奪目的酒類企業,其通過央視覆蓋力強大的傳播陣勢,塑造品牌,這是一個行業的傳播特徵,高舉高打的品牌需要強曝光,需要選擇對的媒介。 早前在業界一直流傳這樣一句話:「品牌」知名度=廣告投入量。 比如耐克品牌每年全球廣告投入15-25億美元的廣告費用,廣告投入份額的多少就像來衡量品牌知名度的高低一般。 《哈佛商業評論》刊發一篇「傳統行銷已死」的文章,可見傳統行銷在人們眼中的位置不斷被以數位化行銷為代表的新行銷所掩蓋,然而我並不覺得傳統行銷真的死了,剛剛舉過的例子也說明了這一點,它一直存在,就如同電影《赤壁》 裡的臺詞:過時的陣法,用得合適,就不過時了。 行銷理論從經典的4P(Product產品,Price價格,Place管道,Promotion推廣)來發展到4C(Customer使用者需求,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Communication溝通), 甚至到後來的4R(Relevance關聯,Reaction反應,Relationship關係,Reward報酬,4S(Satisfaction滿意、Service服務、Speed速度、Sincerity誠意), 每當有人提出新的理論時,行銷的意識都好似前進了一步,我一直在想什麼是所謂的傳統,什麼是所謂的新。 這讓我想起了一位行銷學的老師,他早年一直是做傳統媒體,有著幾十年的雜誌運作經驗,當前兩年別人忽然向他提起微博時,他還覺得很新鮮,當研究了才發現,微博就如同他的雜誌,只是媒介屬性不同,載體不同,讀者換成了粉絲, 發行量換成了轉載或者收聽量,內容還是需要用心做,並把它做出性格來,就如同近幾年在微博上火起來的杜蕾斯、MINI等。 當數位化時代到來時,很多人都意識到自己如果不與這新玩意兒「有染」就算落伍了,有人說有些產品只適合傳統行銷,不適合數字行銷。 這不能太絕對,大千世界萬千品類,只要這個產品希望與消費物件交流,那新與舊的行銷方式都適合,只是比重大小罷了。 比如說奢侈品,可能這個品類真的需要傳統行銷的推動,首先選取高端的媒體,比如航空雜誌、高爾夫雜誌、機場戶外等,之後選擇精英群體,比如球會、高端車友會、白金卡俱樂部等,或者通過頂尖活動,如賽事、品鑒會、試駕活動等,然而當同類產品都玩起「高精尖」的行銷方式時,如何與眾不同,如何突出重圍,或許此時數位行銷就是傳統行銷的錦山添花之策,精緻的電子雜誌、 個性的品牌微博、微刊、微信、APP應用...... 所謂的數位行銷工具都可以使用,但重要的在於是不是用心做的內容,是否傳遞給了精准的人群,LV、MINI等微博的運營都極具特色,且能引起使用者的共鳴,即使不是最終消費者,他們也未必全都是產品的擁有者, 但是這些粉絲們是地道的品牌擁護者,他們喜愛品牌的精神、理念,熱衷品牌的意見領袖們傳遞的生活方式,這一大群粉絲把傳播不斷的放大。 在輿論導向與銷售導向的行銷裡,傳遞品牌的格調到目標群體,甚至影響他們的生活,這是品牌傳播重要的追求。 我們上面所說是從媒介角度來解讀傳統行銷,如今更多是將廣告與口碑進行區分,新品牌、產品促銷、會員活動等等,廣告的投入、口碑的推動,一個品牌希望盈利,希望做大,持續並有規劃的投入行銷是必不可少的, 品牌的積澱是隨著行銷的頻次不斷增強,這也是為何如今的電商每週都有促銷的緣故,就拿天貓「雙十一狂歡節」為例,其海量的行銷推廣造就了2012年雙十一191億的輝煌,透過電視、戶外、報刊等廣告進行了海量覆蓋, 告知了啟用時間與規則,並傳遞了活動不容錯過的「歷史機遇」,之後我們看到互聯網上的論壇、微博等到處都洋溢著這渲染起來的「節日」氣氛中,搶購攻略、達人推薦、充值送紅包等活動大步走起。 另外在數位化時代裡小米、360、凡客等一些企業將數位行銷充分利用,他們也並非摒棄了傳統行銷,戶外廣告、線下促銷活動、電視節目植入等,在眾多的傳統行銷背後,通過數位化媒體進行的分享讓使用者獲知品牌動向,這樣可量化、 互動性的傳播會因一個極具話題性的內容而產生裂變式的效果,這就是數位行銷的不同之處。 曾有人說,傳統行銷中50%的廣告費都浪費了,數位化時代將一切變得更精准,我們可以細分人群、地域、時間,其效果也是可以通過數位來進行統計評估的,行銷本就不是單一的一種方式,傳統與數位在傳播形式上的融合已常見, 而兩者更重要的是行銷人的意識,如今你是不是開始了數位化行動呢? 一個孩子給她一對翅膀就會變成天使,給傳統行銷插上數位化的翅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