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內容應以行銷為主,否則就是耍流氓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網路行銷

很多人都知道內容的重要性,都會跟著喊「內容為王」這種很有道理的口號,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搞清楚內容存在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或者已經知道內容要幹什麼了,比如以下就是最典型的認識:

內容就是為了取悅觀眾,讓人目瞪口呆,然後使勁點贊、轉發。 因此,內容必須精彩絕倫。 既然是做內容,就要把內容做到極致。

這種觀點可能還是比較健康的,早期做SEO的,腦子裡可能會有下面這種歪念頭:

做內容就是為了讓搜索蜘蛛有內容可以抓取,在搜尋引擎面前刷一刷存在感,讓它知道你的網站還沒斷氣。

因此,大部分人做內容的基本思路上:絞盡腦汁定主題-頭腦風暴榨創意-埋頭苦幹生產內容-祈禱觀眾鼓掌歡呼。

於是乎,做內容成了非常炫酷的事情,創意十足,好有成就感,感覺自己像演出者,自豪透了。

這種非常有激情的做內容的日子,可能很過癮,但是並不是最有效率的,甚至有時候忙乎了大半天都不知道自己的內容到底有沒有發揮作用。

所謂內容行銷,當然是以行銷為目的,也就是發生轉化。 不以行銷為目的的內容都是耍流氓,或者說,純粹以吸引眼球為目的的內容不是行銷型內容,而是媒體型內容。

那麼,做內容要用什麼樣的思路去做呢?我認為,內容行銷中做內容的思路要體現行銷的欲望,一句話可以概括:

無論是PC端的內容還是移動端的內容,每個頁面的內容都應該為下一頁面的內容打廣告。

這就是內容行銷中做內容的思路。 每個頁面的內容都有一個目的:把訪客引向下一個頁面。


做內容應該以行銷為目的

那麼,從第一個頁面開始,引向第N個頁面,到底引到何年何月?答案是:沒有終點。

一般認為,我們要把訪客帶到的終點就是訪客做出轉化動作的那個頁面,比如購買頁面或者電話諮詢頁面,因為這樣就算完成一次轉化了。 但是轉化過之後呢?就讓顧客愛幹嘛幹嘛去嗎?這未免顯得太沒有人情味了,好像把別人拉過來利用完就扔到一邊一樣。

所以,頁面引導的路徑應該是一個迴圈,從頭到尾走一遍之後只能說是完成了一次迴圈,告一段落了,而不是結束了。 比如,對於第一次訪問網站的顧客,從訪問第一個頁面到最後下訂單買單,這算是完成了一個迴圈。 這個迴圈的最後一個頁面應該是下一次迴圈的開始頁面,即二次購買的開始。

也就是說,頁面與頁面之間互相打廣告是有特定路徑的,應該是從淺層到深層,層層深入,一直打到顧客買單的那個頁面。 同時,做內容的時候還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讓每個頁面的內容都發揮作用,讓訪客做出下一步行動。

總結一下做內容的基本思路,可以得到以下兩個很有實操性的結論:

1、 不同的內容構成一張具有指引功能的地圖,指引訪客沿著轉化路徑走。

2、 每個內容頁面都應該有行動按鈕,讓訪客做出行動進入下一步。

需要注意的是,轉化路徑可以有很多條,因為人物角色多種多樣(概念剖析:什麼是人物角色?)。 針對不同類型的顧客都可以設定出一條轉化路徑,說得雞湯一點,就是每個人走的路是不一樣的,需求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招待他的內容也必須不一樣,否則就是失效內容。 例如,同樣是買牙刷,一家三口對牙刷的需求就不一樣,說服他們的內容就要有區別。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