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微博已經成為大眾應用,不管企業是否願意,微博都是繞不開的一個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6285.html">行銷管道,至少是一個行銷管道。 微博行銷從邊緣嘗試到常態應用實際上僅經歷了短短半年的時間。 很多企業及其代理公司早就先于微博平臺,實施微博帳戶商業化操作。 不過幾乎所有的微博行銷操作都集中在聚合微博使用者,或者是依託明星使用者、特色應用推動資訊的裂變式傳播。 這類型的行銷手段能快速看到「行銷效果」,粉絲增加了、轉發多了、評論多了、應用參與人數多了、被搜索量增加了、活動參與人數增加了等等,但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這些使用者沉澱在哪裡? 是否可以和使用者持續交互?
微博行銷雖然火爆,但仍處於探索階段。 單單是一個微博行銷效果的評估就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定量的視覺化效果很容易得到,例如多少行銷投入獲取了多少關注使用者、多少轉發、多少評論、資訊觸及了多少使用者,都可以有一個相對準確的定量判斷。 但卻沒辦法對這些指標進行定量的價值判斷,獲取一個粉絲的價值是多少? 通過自有帳戶行銷獲取的粉絲價值與依託微博明星帳戶獲取的價值是否一致? 通過激勵措施獲得的粉絲價值是否與自然增長的粉絲價值一致,如果有區別如何判定各自的價值? 同時微博行銷中不可避免的還有大量的人為干預所造成的虛假繁榮。 所以現有微博行銷的KPI指標並不能準確的表達微博行銷的成效。 其根本原因是沒有可參照形成標準的案例資料。
分式部署的微博系統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一套企業可以自我掌控的微博系統帶來的不僅是可控性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能以時間軸的方式呈現企業微博行銷每個階段的效能,並從中提煉每個行銷動作及使用者的具體價值,以此為基礎形成「人」的對話。
微博中的使用者實際上是關係使用者,絕大多數使用者是因為他人的存在而存在,每個使用者在微博中有不同訴求,但建立社交關系則是共通的,這種關係的建立除了已有關系的平移外,主要是通過微博內的對話實現。 沒有意義的內容並不能推動關係建立,只有能往來對話,有意義的內容才能實現雙方關係的建立。 企業獨立部署的微博系統,能在自己的伺服器內沉澱所有的對話資料,這些資料通過初步篩選能判斷出那些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回復,那些需要進行人工干預。 提煉所有實施人工干預,形成對話的使用者,匯入高價值使用者池,與此類推不同類型的使用者以不同的價值分類在企業端沉澱、管理。 實現使用者從一個虛擬的代號到一個真實的人的轉變。
微博行銷從長遠來看必須借助技術產品、創意實現與人文關懷三者的合力。 微博社會化網路平臺的本質決定了微博行銷無法以單一的手段去討好所有的潛在使用者。 微博平臺內碎片化的內容表達和使用者行為需要強有力的技術去做第一層過濾,逐步提升每個行銷手段的價值。 但無論採用何種行銷手段,確保使用者留存、歷史可視、資料可挖掘一定能更高效提升行銷效能(沈祿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