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過億使用者如何變現:日活躍超百萬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變現
美圖秀秀要出手機了。 它從原本一款工具類的APP一下子跨界到了手機領域。 之所以如此大膽,是因為它手握著過億的使用者量。 其實除了美圖,國內本土使用者量過億的APP約超過10款。 「1億俱樂部」是否意味著商業化更多元? 戈壁投資董事總經理童瑋亮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表示,美圖做手機是個不錯的嘗試,而像捕魚達人、camera360等向海外收費也是一個選擇。 而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童士豪認為,當每天使用者活躍度超百萬的可觀數值,做遊戲運營、聯合運營的商業化是可行的。 「體驗競爭」擊中使用者痛點幾天前,百度宣佈百度APP使用者總量過億,而上月初,墨蹟天氣也剛宣佈使用者數突破1億。 加上這兩位新成員,國內本土APP的「1億俱樂部」裡已經有了超過10款應用,此前已有了微信、新浪微博、手機淘寶、360手機安全衛士、高德地圖、美圖秀秀等。 由於微信、手機淘寶、360手機安全衛士等都背靠PC大佬,原本的使用者積累深厚,轉化容易,入口和平臺性強,不是一般創業者所能染指。 所以,本專題主要圍繞高德地圖、墨蹟天氣、美圖秀秀等有關生活服務類的工具應用展開,這些「接地氣」的細分領域不僅吸引了創業者,還有不少投資人。 做天氣、地圖、拍照的APP眾多,這些「剛性需求」都毫無疑問擊中了使用者痛點,能迅速聚集使用者。 但同一細分領域裡,有的門可羅雀,有的使用者量是千萬級別,導致如此差別的核心原因是什麼? 戈壁投資董事總經理童瑋亮和專投移動互聯網的天使投資人王利傑,都將答案指向了使用者體驗。 「使用者量龐大的產品,除了進入的時間相對比較早,時機比較好,比如在2010年左右安卓的版本都出現了,都非常關注使用者體驗。 」童瑋亮對南都記者說,其實在同一時期有很多產品都出來了,但優勝劣汰勝出的產品都非常關注使用者體驗。 王利傑說得更具體。 他認為所有產品和服務,競爭的核心本質都是在使用者需求把握下的「體驗競爭」,優秀的應用對使用者的需求把握的到位,產品體驗出色,自然能獲得病毒式傳播並引來爆發。 「在一個主打相同需求市場的不同應用之間,體驗競爭特別重要,包括App的搜索排名,套裝軟體大小,註冊便捷性,登錄速度,頁面載入速度,資訊內容獲取、分享,每一個按鈕的擺放,顏色的選取等等每一個細節。 」他對南都記者說,過億使用者的APP,一定是綜合做得好的同時又將一兩個點做到了極致。 更新反覆運算使用者決定去留天使投資人蔡文勝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一款APP若要取得成功,其中的一個條件就是「版本升級更新要快。 微信起來這麼快就是因為版本升級速度超過了所有競爭對手」。 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的公司案例裡,創業者們都一致認同,產品的快速更新反覆運算與使用者量呈規模級擴張成正比關係。 當然,前提是把握住使用者多變的口味。 在墨蹟天氣創始人金犁看來,墨蹟的使用者量規模節點,是百萬、千萬和億。 百萬級別意味著產品打磨期,到千萬級基本上產品站住腳了,達到上億級就可有一些商業探索。 2010年初,墨蹟獲得了第一個規模級使用者100萬。 一年半之後,達到了千萬級使用者量。 「作為工具類應用,吸引使用者的核心是產品,特別是根據使用者口味變化及時更新反覆運算產品。 」金犁舉例說,比如,很多女性使用者會定期更換手機皮膚,對於天氣應用,她們一樣追求多變的皮膚。 在安桌上,墨蹟是最早開始做自訂皮膚,並舉行了原創皮膚大賽,推出後一天使用者下載就接近了10萬。 值得一提的還有墨蹟去年12月推的時景天氣。 這個功能主要是由使用者即時拍攝天氣照片並上傳,以彌補天氣資料的不准確率。 同時,它還增加了社交、圖片分享元素。 此功能上線2個月為墨蹟天氣轉化了200萬註冊使用者。 和墨蹟一樣,高德地圖、美圖秀秀都在產品更新反覆運算大做文章。 上月底,高德剛發佈了高德地圖5.0版,加入了上萬個3D地標建築及夜班車路線、票價查詢等。 「從V1.0版本到現在的V5.0,每個月都會有一兩次發佈,每個季度有一次大改版,包括功能增加和介面提升。 」高德產品技術副總裁馮漢平對南都記者說。 同樣,美圖秀秀在宣佈使用者量過億後,馬不停蹄又發佈針對女性自拍的應用軟體「美顏相機」,彌補了美圖秀秀在自動美顏上的空白。 據美圖秀秀官方透露,美顏相機iPhone版上線三天內使用者量突破100萬。 不過,既要瞭解使用者需求,又要不斷對產品推陳出新,對創業者的挑戰不小,有時難免試錯。 比如,墨蹟天氣曾推出「到數日」,它的功能是使用者能在天氣主頁中看到5天內的倒數日提示,還能設定定時語音提醒。 「推出前,我們覺得這個功能肯定很有用,不過後來的資料顯示,使用者並不買單,使用量不高。 」金犁對南都記者說,為了精簡用戶端檔的大小,墨蹟天氣索性把這個功能去掉了。 對於是否刪除此功能,墨蹟還專門在自家網站論壇發起過一次使用者調查和投票,由使用者決定去留,結果68.4%的使用者認為「可以去掉」,這一功能最終被去除。 專題統籌策劃:周上祺專題執行采寫:南都記者劉豔豔 實習生 石雪南都插畫:宋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