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小龍——《生活的演出者》
少年時代我喜歡看諸子百家,尤其喜歡道家。 彼時雖喜歡,卻多半不能領會。 後來讀金庸、南懷瑾和奧修,從不同層面和角度,稍稍強化了我對道家文化的粗淺認知。
工作後這類書看得少了,但耳濡目染的影響力卻持久,時至今日,這些想法還會影響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和做法。
2013年讀到兩本好書,在我看來,就像微軟裝了英特爾的晶片一樣,它們的內核正是道家思想。 其一是凱文凱利的《失控》,另一本就是今天想聊的,李小龍的《生活的演出者》。
在今天聊這個話題還有個重要原因:過去了的2013年讓我感到,在行銷、傳媒、互聯網以及泛化的商業領域,道家思想的影響力仿佛在一夜之間突然回歸,潤物無聲卻又是如此確切地發生。
如果你認為這樣的表達不夠具體可感,我來嘗試做些舉例:
1、「控制」與「失控」
2013與過去最顯著的不同,在我看來是一種「控制」式的工作方式越來越不起作用。
過去我們的工作基礎都建立在「控制」的基礎上,比如傳統媒體對內容產生上的嚴謹控制,層層把關,在以UGC為代表的新媒體和自媒體野蠻生長的「失控」模式下,被衝擊得七零八落,泥沙俱下、體系崩塌,這在過去是很難想像的事。
過去行銷也建立在「控制」的基礎上,控制管道、控制使用者、控制人的想法,這是我們最本能的反應。 看看傳統的廣告投放就知道,過去我們說要抓住強勢管道,要cover最廣的人群,要「逼迫」他們來看你,以一種近乎「謊言重複1000遍也會是真理」的方式來行銷,今天被「點對點」的傳播結構徹底打破。 2013年有更多的突破性公司,在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8584.html">傳統行銷上的預算是0,他們做的不再是「Control」而是「leading」, 是引導。 「謊言重複1000遍也會是真理」可能仍然對,但使用者已不再給你這個機會去重複。
「控制」是儒家思想的產物,帶有很強烈的「我要......」的「作為」的色彩。 機構的「作為」和使用者在很多時候是矛盾的,道家講求「無我」與「無為」,這不是消極的不做事兒,更可以理解為積極的「不作為」,在今天尤其應該去放棄「控制使用者」的一切想法。
在職場上,過去強調的同樣是自上而下的「控制」,但近年來大家會發現,「扁平化」或者像KK所說的「自下而上」的「湧現」,眾愚成智的蜂群效應,大規模的網路協作更有生命力,「去中心化」的另一層意思在我看來就是《道德經》裡的「 小國寡民」狀態,分散式的工作方式......
2、少即是多
「少即是多」是道家思想的典型,這個表達轉化成互聯網語言應該怎麼說? 我引用知名媒體人申音最近說的一段話:「近來反復琢磨,所謂互聯網思維,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可能並不是「互聯網 」,不是多加一個網站APP多開一個天貓店多搞一個社會化行銷團隊多建個X粉會多給老闆加個V... 相反,會不會更應該是‘互聯網-」? 減掉一切與最終使用者直接溝通的障礙,減掉層層加價的中間管道,減掉組織多餘的架構層級,減掉一切可以外部化的低效內部交易,減掉核心能力之外的所有欲望衝動,減掉基業長青的春秋大夢,回到初心,輕裝上陣,或許才可重新賦能......」
3、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前幾天,某雜誌社邀我體驗了他們最新的一個聽書的APP產品,我聽了行銷大師科特勒的幾個講座。 慶倖老人家比較長壽,在目睹了日新月異的行銷變化之後,他在4P、6P這些理論的基礎上又有提出了「水準行銷」的概念,將行銷從「縱向」引向「橫向」。
我不排斥理論,但任何一種理論凝結成書,也即成為過去,從「為學」的角度,你盡可以看遍天下的各種理論,一千零一種關於行銷、關於愛情、關於道德的學說,也無助于你去成為一個懂行銷、懂得愛或者有道德的人。
互聯網的「試錯」精神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為學」和「為道」的區別,你可以選擇將所有理論積累在頭腦中,Or,將他們消化變成自己的洞察與實踐。 這也許就是KK所說的:「我認為互聯網創業者們應該不斷地實驗。 ...... 創業者可以對此思考,但不必思考過多,而是應該行動做事。 」
4、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且不論「神人」和「聖人」這兩種我沒見過,也無法理解的人,單說「至人」。 現在很多人把Elon Musk視為約伯斯的接班人,假設他能夠成功,那他和約伯斯將一樣「無己」,「無己」的意思是這個人已經化身為某一種精神元素的標籤,比如當你談論約伯斯,則不可能離開「科技」和「創新」這兩個標籤,那麼, 你還是在談論他「自己」嗎?
過去對個人行銷更多體現的是「儒家思想」的「控制」式的管理,典型的就是所謂「CEO聲譽管理」那套東西,其核心一是「裝B」,二是「上神壇」,這種高高在上的定位跟現在的傳播環境完全背離,堅持「有我」的結果在今天只能是裝B成功, 讓使用者遠離你;不成,則跌落神壇遭人唾棄,付出的代價都巨大。
那「無我」是什麼呢? 把《武俠》裡的那句臺詞:「眾生都有罪,大家都是同謀者」反過來說,品牌的最高境界還是應該把「我」的真善美,轉化成「眾生」的真善美,借由「無我」的努力、「小我」的泯滅,去融入、去消弭、去共建(你說使用者參與感也好捲入也罷)、 去實現與廣大使用者的一個「大我」的達成。
在上邊這些簡單理解的基礎上,下面是我對李小龍《生活的演出者》原文的一些解讀,加黑字體是原書內容:
「對我而言,功夫的特別之處就是它的簡單質樸。 功夫僅僅就是以最小的動作和力量來直接表達自我情感。 每個動作都有它自身的特性,不摻雜任何使其複雜化的人工修飾。 最簡單的方法往往就是最正確的方法,功夫之道也不例外。 」
——《生活的演出者》P29「我對功夫的看法」
宇見:「功夫僅僅就是以最小的動作和力量來直接表達自我情感。 」行銷也是,以往我們理解的行銷無關自我表達,更多是包裝,這種理解有問題。 在行銷中,凡是有違個人、企業、品牌真實「自我」的表達其實都是有害的,它妨害了使用者真正瞭解和喜愛你,說假話就很難前後一致,形不成統一的認知。
「最簡單的方法往往就是最正確的方法」,在行銷中,你可以把所有的行銷方法:PR、論壇、微博、微信、廣告以及線上下活動,都用一遍,也可以只用一種,並把它用到極致。 這是我理解的「最小的動作和力量」,只選一種最「輕」又最有「穿透力」的。
「截拳道強調的不是‘增’,而是‘減’。 不是與日俱增,而是與日俱減。 訓練的最高境界通常是返璞歸真。 因此,重要的並不是一個人積累了多少墨守陳規的知識,而是如何將這些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中。 「實用」絕對比「招式」重要。
「當一個人沒有風格,就可以適應所有的風格。 」
——《生活的演出者》P33「截擊拳法之道」
宇見:「當一個人沒有風格,就可以適應所有的風格。 」值得注意的是,「沒有風格」並不是不了解「風格」、不了解「招式」和「理論」,只是不要被這些招式和理論所「綁架」。
「我們暫且這麼說,一種招式的創始人可能接觸到部分真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特別是隨著創始人的離世,他的主張、意向和套路,被他的徒弟及追隨者轉化成法則。 教義被創立、強制性的儀式被設定,理念被制定,最後體制被確立。 」
——《生活的演出者》P35「招式是某種傾向性的反應」
宇見:看看後約伯斯時代的蘋果,再回顧歷史,這也許才是很多偉大企業無法真正基業長青的原因:「弟子與追隨者」熱衷於延續過去取得成功的「招式」,那些形式,不惜使用「教義」、「法則」、「儀式」甚至「體制」來鞏固它們, 而不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尋找新的「洞察」。
「什麼是截拳道? 坦白的說,我並沒有發明一種新的招式...... 截拳道並不是一種特殊的制敵方式,加上一些信條和方法,它並不是從某一個角度,而是從許多可能的角度觀察實戰。 」
——《生活的演出者》P38「什麼是截拳道」
宇見:「坦白的說,我並沒有發明一種新的招式......」,如果李小龍發明的是某種新的招式,那就跟市面上的很多行銷理論一樣,可能在包裝和概念上,會有所謂高下之分,但本質上沒有區別,都一定會過時。
所以,「截拳道並不是一種特殊的制敵方式,加上一些信條和方法。 」李小龍說的意思是,這不是某種知識或者方法論的東西;「而是從許多可能的角度觀察實戰。 」這與行銷是共通的,「行銷」之所以有魅力,正是因為它不固化,而是有無限的可能。
它是一系列「以正合、以奇勝」的遊戲;當一種理論,一種手段,無論過去多經典多有效,被大多數人所熟悉和掌握,那它也就開始失效;一種新的行銷手法會興起,形式、管道、手法,不斷轉換著,以另外的面貌出現。
行銷不是別的什麼東西,跟技術、產品本身的進步一樣,它只是從「許多可能的角度」不斷延續著的創新本身。
所以,請看下邊這句:
「刻意迷戀某一技術是一種病態,不管該技術是多麼的有價值。 」
——《生活的演出者》P43「原始的純淨」
「今天晚上,我看到了一些全新的東西,體驗到緊張的感覺;但是明天這種體驗就成為機械性的,因為我想重複這種快樂的感覺。 這樣的描述不可能永遠是真實的。 真實的是此時此刻所洞見的真理,因為真理沒有明天。 」
——《生活的演出者》P98 「武學筆記」
宇見:的確,「真理沒有明天」,一種既定的行銷套路、理論、知識會有,因為它們是死的,可以被反復的炮製和修改,但真理沒有;行銷實踐和功夫一樣,只屬於「此時此刻」,成功不會以相同的形式重複自己,但大部分人仍然醉心于追求「 成為機械性的」,想「重複這種快樂的感覺」,這無非是一種妄念。
「知識總是與時間相關,而‘認知’不受時間限制,知識有一個源泉,它來自積累,源自結論,而‘認知’是動態的。 」
「這是一種沒有選擇,沒有需求且沒有焦慮的意識。 如果你處於這種心境之中,就會有感悟。 只有感悟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
——《生活的演出者》P99 「武學筆記」
宇見:「知識有一個源泉,它來自積累,源自結論,而‘認知’是動態的。 」我沒有見過比這個更有洞察力的表達! 如果我們從事行銷,就像李小龍對待功夫的態度一樣,我相信那不是一個尋找知識的過程,而是一個不斷升級、更新我們的「認知」的過程。
「這是一種沒有選擇,沒有需求且沒有焦慮的意識。 」尋找知識的意識會有「需求」和「焦慮」,因為對於無數的行銷理論,無數的成功案例,小米也好誰誰也罷,我們總是會挑剔,會覺得「這個有用,那個沒用」,選擇本身就是一種焦慮。
所以,按我理解,李小龍這句話的意思,是讓我們尋找「認知」「洞察」,通俗點說是尋找「感悟」,而非「知識」。 「知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這也是宇見一直希望去寫的東西,過去1年我寫了幾十篇文章,幾乎沒有關于行銷的,很具體的方法論的內容,因為我覺得,它們不「貴」。
我寫的東西有沒有「洞察」我不知道,但至少我希望自己向這個方向努力,因為我相信同樣的東西:是洞察,而非其它東西,讓我們的人生軌跡發生改變。
寫本文也是向一代宗師李小龍的一次致敬;作為一個中國人,普通的行銷愛好者,我不認為我們需要盲目崇拜西方的行銷經典,然而對它們視而不見又是另一種極端。
「當一個人沒有風格,就可以適應所有的風格。 」
當很多互聯網人憑藉行銷創新,以一種「野蠻」的姿態成功崛起,這已經證明,行銷的核心正是李小龍書中所談到的,不斷更新的「認知」、被保留的多種「可能」、「實踐」、以及減去一切冗余的「簡簡單單」。
——————
本文來自個人自媒體宇見(ID:yujianyingxiao),媒體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