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報導】iPhone 4S的上市讓語音助手Siri成為國內創業者新的效仿目標。 對此,創新工廠創始人李開複表態稱,不鼓勵國內創業者類似「中國Siri」或「安卓Siri」的創業計畫,原因是投入大風險高技術難以實現,且難以有效「引導使用者行為」。
Siri是蘋果公司在其產品iPhone 4S上應用的一項語音控制功能,可以令iPhone 4S變身為一台智慧化機器人,利用Siri使用者可以通過手機讀短信介紹餐廳詢問天氣語音設置鬧鐘等。 目前Siri支援英文法文和德文的語音辨識,其中英文部分只支援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口音,對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英語口音在識別上還存在困難。
Siri功能的推出令語音控制技術成為國內外新的產品開發方向,競爭對手也競相推出類似服務。 據報導,谷歌此前申請的一項專利顯示其正在開發類似于蘋果Siri的語音控制技術,使使用者通過Android手機控制電視。
同時,這股熱潮也刮到了中國移動互聯網圈。 有不少創業者嘗試開發類似具備語音控制功能的產品,甚至試圖將這一模式複製到更為開放的Android市場。
不過作為前蘋果員工,李開複在微博中對此類創業者做出建議,稱類似「中國Siri」或「安卓Siri」的計畫不太適合創業公司,因為投入大風險高技術難以實現。
李開複稱,「最近很多"中國Siri""安卓Siri"創業計畫。 我的回饋:1)智慧手機主介面是手觸,語音助手解決了什麼真正使用者需求和痛處?2)如何克服後臺海量資料學習技術門檻?全球只有一個公司有這個技術。 3)應用誰開發?自己開難擴張,用別人的應用整合不佳影響體驗,4)語音伺服器和頻寬成本較大,如何克服?」
同時,李開複也對蘋果Siri作出幾點分析:1)語音辨識夠精確,但語義理解困難;2)語義理解靠自然語言分析不夠,需要海量語料和回饋自動學習;3)Siri可用度不足,蘋果利用「調戲」獲取語料,學習後可提升可用度;4) 防噪仍是問題,蘋果靠4S特殊硬體;5)應用結合困難,適合蘋果封閉系統;6)使用者對助手有「人智慧」的過高期望。
眾所周知,蘋果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形成巨大的品牌效應和忠實擁躉,即使在iPhone 4S並未做出顛覆性創新之後,僅憑藉Siri一款輕量型服務同樣引發搶購狂潮。 這與蘋果生態鏈中已經頗為穩固的使用者行為環節有莫大(博客,微博)關係。 李開複也認為,與蘋果Siri相比,國內創業者涉足這一領域,最需要解決的不是使用者問題,而是如何有效引導使用者行為。 (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