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的CEO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文中說:高手指路,較通俗的說法叫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們每天應該花最多時間作的事,就是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巨人」,然後變得身輕如燕,想方設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縱然我們無法複製他們的成功,但可以借鑒其成功的模式和方法。
1.」傍巨人」-讓100萬看起來像1000萬。 如果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夠提升你的精神層面,那麼能傍上個巨人作為你(或者讓人誤認為是您)的靠山,就是提升物質層面了。 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捧著那麼多錢,爭先恐後想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緣由。 對於現在普遍處於弱勢的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8129.html">中國品牌而言,」傍」是一個有效的途徑,而且中國文化綿長深遠,中國企業」傍」中國文化, 也是提升品牌力的應有之義。 比如,中國的功夫文化在內地、港澳臺地區、東南亞一帶,甚至全世界都是知名的,而真功夫」傍」上功夫文化,就會給消費者一種歷史的錯覺,甚至讓他們自覺地把對小龍哥的感情投射在這個餐飲品牌上。 真功夫做的是中式餐飲,」傍」上功夫文化也透露了他們的野心,通過這個品牌,他們既想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全球連鎖代表,也想借此進一步在全球推廣中國的優勢文化。 2.」傍名流」。 如果小鳳仙當初找個民工私奔的話,早就默默無聞了,但她偏偏傍上了蔡鍔,才成就了以後的聲望。 由此及彼,很多電視媒介一樣承擔了品牌背書的功效,比如央視以及湖南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等有優秀欄目支撐的衛視頻道,都能對消費者產生強大的心理影響力,企業就是希望借助這些媒介的強大光環得到巨大的背景支援力量。 為什麼寶潔的新產品一上市就十分火,而且還能在高價位被消費者接受? 為什麼同一雙運動鞋,打上耐克的一鉤後就身價立漲? 這就是品牌強大的背書功效。 國際產品大都有這種背書,中國產品卻很少,中國企業本身還缺少這種背書能力,中小企業更是如此。 3.抓緊時機趕緊蹭,沒有機會,創造機會也要蹭。 既然要蹭,就要先接近巨人,最好讓消費者自主地將你們聯繫起來,巨人的資源才有可能變成你的。 如果是默默無聞的產品,不妨放在同類產品旁邊,而且品牌越大越好,千萬別怕它比你厲害就躲著它。 根據」賣場5秒鐘廣告」的規則,消費者在賣場閒逛時,一分鐘可以經過100-200個產品,被消費者關注的產品會佔用他們5秒鐘的時間。 大品牌自然是高關注度的停留位置,如果你的產品功能比大品牌還多那麼幾項,品質也不輸給大品牌,價格又沒那麼高不可攀,那消費者選擇你的機會就出現了。 4.開創者是勇敢的,跟隨者是明智的-這就是蹭的精髓。 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小企業的行為,且看娃哈哈從乳製品、純淨水到果汁飲料,一直在步別人的後塵,市場有什麼新品出現,娃哈哈立馬跟上,這不僅為它發展贏得了時間,也為前期的市場推廣節約了成本。 但是作為明智的跟隨者,千萬不要只追求一樣,而放棄」不同」。 存大同,求小異,才是娃哈哈的策略:人家做牛奶,我就在裡面加點AD鈣;出了水溶C100,我就來個Hello-C。 無論怎麼蹭,其核心是和比你更大的資源發生關係-這就是借勢的基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