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幾天前,雷軍發了一條微博。 在一天之內,微博評論數和轉發量已達6000多條。 該條微博隨即設置了使用者許可權,已經無法評論,所以評論數也止步6000條。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發微博評論說,雷軍的微博「11月29日中午12點,15萬台小米手機2,20萬台小米手機1s」頃刻間斬獲數千條評論,其中不少是負面評論。 李易表示,雷軍應該反思一下,千萬別把「發燒友」當「粉絲」。 稍有差遲,「米粉」立馬變「米黑」。
小米的行銷在國產手機市場是個神話,媒體的廣泛關注、粉絲的狂熱歡呼、出貨即銷售一空,這些曾經只是蘋果手機享受到的待遇,在小米身上展現時,所有人都驚歎雷軍一夜之間走上神壇。
不過,蘋果也有被「果粉」吐槽的時候。 那些曾經讓其他廠商羡慕不已的眾多小米手機的忠實粉絲,原來並沒想像中的那麼忠誠。
三駕馬車漸失動力?
MIUI系統(小米手機作業系統)、米聊軟體、小米手機硬體,被稱為小米公司的三駕馬車。 前者為小米手機提供了軟體的支援,更是積累了大量使用者做了市場的鋪墊。 MIUI可以說是小米三駕馬車中最早、最成功、最具口碑的產品,本應是建立小米文化的核心產品。
MIUI是小米推出手機之前,就已經在耕耘一款Android作業系統。 根據中國使用者習慣,重新設計了操作介面,以求更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和心理習慣。 在小米手機發佈之前,MIUI據其官方宣稱已經積累了數百萬的使用者。 正是這部分使用者構成了早期「米粉」的核心。
讓人感歎的是,正是因為一次MIUI主題收費事件,狂熱「米粉」瞬間變成「米黑」。
11月初,當小米手機使用者進行了一次系統升級之後,發現在下載更換手機主題的時候,品質高的主題都需要付費了。 讓很多使用者覺得「不爽」的是,不但以後下載需要付費,連之前下載過的主題也不能使用了。 收費並不高,一兩元人民幣。 但就是這個免費變收費的嘗試,讓MIUI官方論壇裡曾經「忠誠」的使用者爆發出強烈不滿,甚至揚言拋棄MIUI。
隨著互聯網企業開始爭奪刷機市場,試圖從源頭上掌握影響力,MIUI的日子也開始不好過了,因為它不是不可替代的。 像騰訊與360為爭奪刷機精靈就已經打得熱火朝天,使用者也積累到了數百萬的量級。 在國內的互聯網市場,起得早不一定有蟲吃,往往是早起的蟲子被鳥吃。
最早進入市場又被大鱷吞噬的是米聊。 現在智慧手機中即時通訊軟體已經是裝機必備,而第一個前來爭搶這個市場的便是雷軍旗下的小米公司,小米在2010年12月推出了聊天軟體「米聊」,成為當時智慧手機玩家圈子裡最火的一款軟體。 但是好景不長,具體有多短呢?是兩個月。
兩個月後,騰訊以其強大的複製能力推出了同樣功能的軟體——微信。 2011年8月,微信的使用者數突破1500萬,迅速崛起成為該市場區隔的老大,而米聊彼時只有500萬使用者左右。 當月,微信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這一陌生人交友的功能之後,完成了對米聊的致命一擊,兩者的使用者數急劇拉開,從此不再具有可比性。
目前微信早已是過億使用者的量級,米聊則奄奄一息,使用者的活躍度甚至已經無法和2011年9月才進入市場的手機應用「陌陌」相比。
小米公司最核心的手機業務,則隨著小米2的推出,被放在了「聚光燈」下,成了眾矢之的。 10月30日,首次開放購買的小米2不到3分鐘內便被一搶而空。 然而僅僅5萬台的供貨量讓足足等了兩個半月的使用者非常不滿,很多使用者指責小米是在賣「期貨」手機。 11月29日,15萬部小米2手機又在1分鐘43秒內搶訂完。 但使用者的不滿並未隨之平復。
神話難以複製
小米公司在2011年8月推出第一款小米手機,走高配置低價格路線,並模仿蘋果,在國內廠商中首度大膽推出預售購機業務,並取得很好的成績。 一年多來,基本每次預售都能在短時間內被清空,並且屢次刷新最快時間記錄。 小米手機銷量已達500萬台。
隨後有人統計說,絕大多數使用者是在小米一代手機正式發佈後等待長達10個月的時間,才能真正花1999元買到小米手機,前4個月發貨量占總發貨量不到10%。 而這10個月中硬體成本已經大幅降低,當初的低利潤配置已經變成暴利。
這樣的銷售業績當然會讓業界其他廠商眼紅,並加入這一爭奪戰。 所以在小米2推出時,市場已經和一年前完全兩樣,以至於讓人懷疑小米2已經無法複製小米1的神話。
小米一代1999元的價格確實顛覆了當時智慧手機的定價,當時這一價格在市場上只能買到配置簡單的低端智慧手機。 今年則完全不同,華為四核版榮耀2,定價1998元,同樣是高配置低價格的手機打的廣告是「現貨」,很明顯是針對缺貨狀態中的小米2而來。
10月28日,Google發佈了Nexus4。 儘管這款手機的行貨版很難在中國市場上出現,但其299美元(約合1900元人民幣)的定價,向公眾和業界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2000元人民幣在市場上就可以買到高配置的安卓手機。
除了Google、華為,其他手機廠商也加入了這場戰爭,聯想、酷派、海爾、夏新、中興以及小辣椒、小旋風、大可樂、大黃蜂,不管是有名的沒名的,都一古腦開始低價高配的策略,而且性價比都和小米2有的比。
距離小米二代手機發佈已經過去差不多3個月,但是直到現在,當初滿懷希望的「米粉」已經在調侃它是只存在傳聞中的產品。 以至於對每一輪的搶購盛況感到麻木,因為絕大多數人沒能拿到它,沒有見到它。 從之前很多人質疑小米模仿蘋果進行「饑餓行銷」,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指責的小米「期貨」,「供不應求」的小米手機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