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你懂嗎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移動互聯網 簡書

很多人都聽說過創業最重要是堅持,很多人都死在黎明前的黑暗。 但我的經歷告訴我,如果方向對的話,堅持會勝利,否則怎麼堅持都是錯的。

移動互聯網在iPhone出來後帶來了長足發展,中國在2010年底開始爆發,很多人認為中國將迎來創業黃金十年。 但你不知道的是,有多少人真正懂移動互聯網? 大部分草根都是因為看到appstore上面一個個激勵人心的idea爆發而萌生了創業的想法,現在創業成本真的很低,找幾個懂技術的哥們,想一個不錯的idea就可以幹了,因為我們的受眾面廣了,銷售途徑簡單了。 但這不代表我們就會成功。

毫無疑問遊戲在PC上的成功會延續到手機上面,我們有數不清的成功例子,而中國最不缺的就是山寨,某些人稱之為微創新。 當然我覺得國內無論巨頭還是草根,其實創造力是非常大的。 有可證明的模式在,為何要自己創造一個呢? 國內投資人的投資習慣,也導致了一批模仿人才。 這當然不是中國特色,在國外例子也很多。

我這個多次創業失敗的人其實沒有太多話語權,當時的我其實很傻很天真,大家都知道是未來一個趨勢,但大部分人沒有好好想想自己的優勢,如何利用資源去創業。 現在已經不是just an idea can work的年代了。 當時我只知道是一個很大的機會,如果我不嘗試,或許以後也再沒有機會了。

iPad點餐不怎麼成功之後,我們分析了我們的優勢,我們生產力很高,效率很好,很適合快速開發產品,投入市場,測試商業模式。 我們不擅長做行銷,沒有資源做大範圍推廣,甚至沒有多少人脈,不認識某某投資人,沒有富二代支援,更別談政府資助。 我們適合做什麼?

我們想了很久,既然針對企業專案我們沒有資源,也做不好,那麼針對大眾消費者的APP會怎麼樣呢? 我們終於想到一個垂直領域的O2O專案,領域很窄,受眾面不大,但針對性很強,目標群體單個消費能力很高,盈利模式多樣,甚至在我們圈子內有一定資源,更重要我們瞭解這個行業。

當時我們其實並沒有跟風做什麼O2O,當時流行的還是LBS,在每個人都認為根據LOCATION可以創造很多服務,其實基礎資料都是別人的,只能做上層服務,check in來check in去意義何在? 當然我們當時認為我們對移動互聯網認識很少,甚至到現在很多巨頭也處於探討階段。 在當時每個人都是摸石頭過河的時候,我們最需要做的是執行力,去試錯,拉起褲子去過河才關鍵!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