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互動,很深的體會是什麼? 就是什麼都想做? 恨不得將互聯網鬧出個天翻地覆,各種手段連環轟炸,將提案寫得無比博大。 幻想執行完以後,共產主義理想都能實現了。
但事實上呢? 我們很多時候都在自己欺騙自己,憑著良心自問:有多少即時網頁還在依賴于媒體的曝光,當媒體的曝光一停,網站就一灘死水。 除此之外,可能巨獎可以吸引人,但活動參與再多,假如不能提升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2972.html">品牌價值或者轉化為銷售的話。 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是一次猶如「賈君鵬回家吃飯」。 表面相當浮誇,而背後相當寂寞。
是什麼讓我們相當浮誇起來呢? 是紛繁複雜的行銷論調,是千奇百怪的技術革新,還是我們自己想得太多了? 想想也是,就比如說我們的資訊控行為。 每天被淹沒在不同的資訊環境中,自覺不自覺中斷我們的行為習慣。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被AISAS模式忽悠住了,包含很多互動代理商及媒體都在販賣著這樣的理論,其實這條理論還是蠻複雜的,對於複雜的事情被糾結時,還是想想如何使整個傳播或者溝通更加簡單一些,節制一些。
導致我有這種想法的還是最近我在讀的一本書,叫做《少的力量》,這本書的本質是在告訴我們,怎樣通過設置限制和選擇重要來簡化我們的人生。 只要先簡化,才能從中頓悟某著潛藏背後的道理。
對於互動行銷創意也是一樣。 其實最簡單的溝通模式是什麼呢? 傳統那一套可能就是「吸引-購買」,而互動可能就是「吸引-參與-購買」,只是比傳統多了一道環節。 但是,很多不了解真相的人,就把中間這道環節想像得無比牛逼。 仿佛可以改變全人類的行為。 天方夜譚吧?!
有參與意識,只是說明我們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很多曾經被控制的消息透明瞭,我們有機會擁有自己的話語權了。 但是我們,作為傳統或者互動而言,購買這件事情雖然我們都很看重,但是實際上能做到的還很少。 未來我不敢說。 但至少可以做到「吸引-參與」兩個環節。
就這麼簡單,四個字? 就這麼簡單! 目前有五種模式正被推動。
第一種是:媒體廣告吸引-迷你網站參與。
這是屬於相當老套的做法,也是比較成熟的模式。 網路媒體上做廣告,通過不同的觸點吸引使用者進入到某一網站進行參與,加深對品牌的好感。 這還包括傳統媒體廣告引發進入網站的模式(但這種模式互動率比較低,更傾向于借助搜索這一皮條客)。
第二種是:搜尋引擎吸引-購物網站參與。
這是屬於相當有效果的做法,其實很多沒有大預算砸廣告的中小企業主特別適合。 他們利用各種搜尋引擎優化和關鍵字購為網站爭取流量。 這還包括搜尋引擎吸引+電子商務網站的模式。 但是這對於創意人而言,空間相對較小。
第三種模式:病毒創意吸引-媒體網站參與。
這是屬於目前相當流行的做法,在國外已經相當嫺熟,由於本身在視頻製作具備豐富經驗的4A互動部門的推動,以及視頻媒體的日趨成熟,已經被很大一部分廣告主接受,相信,這一打法,還將流行一段時間。 這還包含一些帶有病毒性質的公關帖子(可圖可文),來完成轉化。 而在網站上,越來越多更傾向于與核心媒體進行合作,以保證有效的參與熱度。
第四種模式:微博話題吸引-社交網站參與
這是屬於未來可能會流行的做法,看看國外的微博和社區火熱的模樣便知。 博客雖然能夠引發關注,但是引爆性肯定沒有微博來得迅速。 而善於挖掘新聞話題的新浪借勢推出微博服務,也讓我們看到不錯的前景。 只要微博訂閱的量到達一定的級數,就能成為非常靈活的媒體巨人。 任何動靜,都能掀起波瀾。 但是,資訊畢竟是有限的,還需要引導至一個更為互動的社區中完成其他動作。 未來的企業即時網頁可能會變身進入社區模組,而不需要單獨開設,這樣的做法,無疑使得溝通更加扁平。
第五種模式:手機軟體吸引-無線網站參與
這是屬於3G和4G時代可能會流行的做法。 晚上的時候將你訂閱的有趣軟體推送到你的手機,第二天就可以玩一玩這些有趣的軟體模組,在吸引的過程中也促使你的進一步參與,但是參與會更簡單,更有效。
從這五種模式看出,吸引的部分其實就傳統創意的核心,必須夠簡單,夠強悍。 如何做到呢? 節制很重要! 而參與的部分其實就互動創意的核心,必須有很好的體驗,必須有很好的機制,如何去做呢? 必須博大。 激發你的受眾做出更多的事情,或者邀請更多的人來參與。 反正一定要做大。 從節制,再到博大。 其實就是以小來博大! 這也是「引爆點」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