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優品前傳:陳歐創業羅生門背後的五個故事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創業 聚美優品 陳歐

儘管遭受質疑,但這次陳歐卻沒有興趣為自己代言。

在聚美優品上市之後,一些有關創始人陳歐的陳年往事再次被翻出,他曾多次自述在聚美之前曾成功創立了新加坡遊戲公司Garena,但一位自稱投資人的匿名人士發表文章稱,Garena CEO Forrest Li (原名「李小冬」 )並不認可陳歐的創始人身份,並對其個人信譽進行了詰問。

有趣的是,在陳歐的同事、朋友們為其背書,指責 Forrest Li篡改歷史時,陳歐自己卻並不願意大聲回擊這些質疑,即便接受騰訊科技的獨家採訪時也僅表示,他只想讓外界知道他是GG-Game(Garena前身)的創始人, 他只要這份榮譽。

在最近幾天,陳歐、Forrest Li、前聚美優品聯合創始人、前Garena公司元老劉輝、Garena公司前中國區負責人周豪,,以及Garena公司前CTO楊恒賢,共同貢獻了五個版本各有異同的「陳歐創業史」, 騰訊科技從中梳理出了這樣一個脈絡:

陳歐口中的GG-Game是陳歐早期開發的電競平台產品,2007年陳歐的斯坦福校友Forrest Li與投資人一起參與進來,但並未重新註冊公司,註冊名稱沿用了陳歐的一個殼公司Ocean Technologies & Media(歐新科技)。

隨後陳歐赴美讀書,Forrest Li權責增加,2008年2月,Forrest Li將該公司更名為Garena。 同年5月,陳歐在售出股權後退出該公司。 此後,公司發展不順並最終關閉。 2009年,Forrest Li重新註冊了一家公司,並沿用了Garena的名字。 而第二個Garena公司發展成為了今天業界知名的新加坡網路遊戲運營公司。

即陳歐確實創立了Garena的前身,在電競領域口碑頗佳,但與Forrest Li和投資人合作時,陳歐並未明確自己即將赴美讀書的事情,在其走後,Forrest Li變成了公司事實上的創業者和領袖, 但Garena最終並非以電競平臺成功,而是依靠網游業務,且公司也已經是重新註冊過。

聚美優品CEO陳歐版:我開發了產品,我是GG-Game創始人!

高中獲得全額獎學金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攻讀電腦學士,大四獨立創辦為遊戲線上平臺公司「Garena」,一年內吸引了300萬使用者;後將股份出售退出,並獲得斯坦福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班錄取;曾經的職業電子遊戲競技玩家, 參加過WCG等全球遊戲競賽,曾在Google任職實習產品經理。 這是2009年陳歐從美國留學歸來,創辦遊戲服務互聯網初創公司「Reemake」時,媒體對他的描述。

時間回到2006年,當時德國著名電競網站readmore.de對陳歐進行了採訪。 陳歐被描述為GG-Client的開發者,這是陳歐日後創立公司GG-Game時的主打產品。 在當時GG-Gmae.com網頁上對其的描述是一個互動式的線上遊戲平臺。 採訪中,陳歐談到的發展策略與日後其產品發展的路線十分接近,即保持平臺對使用者的免費。

這一年,陳歐在國內為其在新加坡的GG-Client尋找投資者,經過蘭亭集勢創始人郭去疾(微博)的介紹,陳歐與日後投資他18萬美元開啟Reemake創業(陳歐的第二段創業,在國內)徐小平有過一次交集,不過並未有商業的往來。

在回國創業採訪時,談到新加坡創業的日子,陳歐更多的使用了「Garena」的名字,而非GG-Game。 媒體描述時亦稱,Garena是陳歐在2006年與大學師弟劉輝(現聚美優品聯合創始人、研發副總裁)創辦的線上遊戲對戰平臺。 對於創辦的原因,陳歐說,因為當時盛大浩方想進軍東南亞市場,但是產品及當地語系化做得都很糟糕,「既然市場上的產品並不成熟,不如自己來做」。

在2012年參加《非你莫屬》節目被指偽造創業故事時,陳歐也曾回應稱:「現在大家熟知的Garena的前身是GG-Game線上遊戲平臺。 2005年,我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讀書的時候,自己程式設計研發出GG平臺,創業後很快發展起來,2007年Forrest Li加入團隊,幫忙做商務管理,後來Forrest Li成了CEO,由於內部的一些不愉快, 我在2007年前往斯坦福讀書,讀書期間,Forrest Li在未通知我的情況下,將GG平臺改名為Garena。 後來發現自己在公司中的權力被架空後,我于2008年初將股權賣給了Forrest Li,之後退出,開始新的創業。 」

「在此之後,Forrest Li稱其為Garena的創辦人,改寫GG平臺創業的真實故事。 斯坦福的圈子很小,都是校友,我沒有必要作假。 另外,GG平臺在中國也有很多受眾,很多職業玩家,包括WCG冠軍李曉鋒,都在微博上幫我正名。 這段歷史,知道的人很多,網上可查的東西更多,財富可以不要,創業的榮譽不能剝奪。 」

關於退出,陳歐獨家回應騰訊科技時表示,當時平臺有十幾萬的同時線上,以70萬美元的價格「等於賤賣」。 他還反問道,「如果我有選擇,我會選擇賤賣嗎? 」對於具體細節,陳歐並不願意多談,只是說他覺得公司出現了問題,他的股權出現擠壓。 「早期股權設計跟我想的不一樣,所以我才想離開。 」

至於網上稱有陳歐主動要求賣掉股權的事情有MSN聊天截圖,陳歐笑稱,有東西是可以PS的,很多事情是有前因後果的。

Garena CEO Forrest Li版:陳歐創業後就去留學,是我在管理GG-game

2007年1月,一位斯坦福MBA的校友向他推薦了陳歐的專案,這位校友是陳歐申請斯坦福大學的面試人。 隨後,三個人在新加坡一家高級的會員制餐廳吃了一頓午飯。 Forrest Li說,陳歐在飯局上談到了申請斯坦福大學,講述了其開發的GG-Client,但更重要的是從如何做公司到怎麼融資,陳歐問了很多的問題。

決定加入時,Forrest Li在美國一家音樂電視頻道的亞太區負責數位媒體業務,職位是高級經理。 是陳歐會留下來創業的承諾,讓Forrest最後做出了加入的選擇。

2007年3月,公司(指上文提到「歐新科技」)註冊成立。 Forrest Li說,因為陳歐擁有產品雛形,所以占股35%。 陳歐將繼續負責產品,擔任總裁。 Forrest Li負責團隊建設、公司管理、商務拓展,以及融資,占股達30%,擔任公司CEO。 此外,25%留給未來對員工的激勵,10%歸屬當時的投資者。 這位投資者是Forrest Li妻子的同學,Forrest Li稱,當時投資者認可了他,才選擇了投資。

在雙方合作之後,Forrest Li認為陳歐帶過來的50萬使用者,其中有40萬是沒有任何操作的使用者。 於是,將這批使用者進行了清理。 事實上,兩個人的創業也並沒有做多長久,2007年8月陳歐就前往美國讀書。 Forrest Li回憶稱,陳歐說美國對他的吸引力他太大了,出於對自己的考慮陳歐選擇了去讀書。 在陳歐離開之前,因為工位相近,Forrest Li亦多次看到陳歐的斯坦福入學申請資料。

陳歐離開後,Forrest Li表示,與陳歐郵件溝通後,在2008年2月將公司更名為他所想到的「Garena」;由於公司無人可以接手繼續開發,他重新找到了一個技術大牛帶領團隊重新編寫了程式。 Forrest LI說,當時與陳歐的郵件頻率,基本上每個月僅有一兩封。

關於陳歐的退股,Forrest Li表示,決定是陳歐主動提出的。 雙方曾通過郵件和MSN進行溝通。 「當時他想出售股份的願望還蠻強烈的,他希望我幫他一個忙。 因為他在美國,需要用錢。 」陳歐最早的開價是100萬美元,而由於公司尚未盈利、資金籌措困難,Forrest Li和團隊並沒有同意。 Forrest Li稱,當時給陳歐多少錢,首先考慮更多得是陳歐的需要,然後才是能夠找到多少。

對於營收的問題,Forrest Li坦言那幾年沒有收入。 「這個平臺只是一個工具,而且這個工具是免費的。 」Forrest Li說,「我們當時唯一能夠嘗試的就是做類似QQ秀(的增值服務),但是我們沒有自己的美術團隊可以不斷推出新的產品,所以最後我們決定把這個專案關掉。 」

這意味著改名後的GG-Game,即第一個Garena公司經歷了破產清算。

2009年5月,Forrest Li重新註冊成立了Garena公司,名字和之前的一樣。 對於原因,Forrest Li表示,遊戲行業已經轉向線上遊戲,原平臺使用者出現下降的趨勢;法律上,公司主營的平臺業務又涉及版權隱患。 在新公司註冊後,原Garena的團隊有80%左右的成員加入。 Forrest Li說,這些人當初都是他招聘的,對他有信任。

電競行業人士周豪版:我曾幫陳歐找投資,陳歐拿到Offer後才認識的Forrest Li

「我2005年就認識他(陳歐)了。 」周豪告訴騰訊科技,自己當時在做replays.net(一家電子競技垂直門戶,現在已經轉手)。

周豪說他跟陳歐是通過遊戲認識的,平時通過郵件來往,replays在國內做活動的時候,陳歐會回國與他見面。

陳歐在大學做出GG-Client後,周豪決定和陳歐合作,將其網站使用者開放給陳歐。 當時雙方的設想是,這些使用者可以直接登錄遊戲平臺,而該門戶也可以對平臺進行推廣。 最早的時候曾達到同時線上使用者2萬。 不過,這些「共用」的使用者成為了日後Forrest Li清理的那40萬使用者。

隨著陳歐面臨畢業,資金對產品的後續發展變得更為重要。 於是周豪幫陳歐見了很多投資者,但是並沒有成功。 這時候,陳歐已經註冊成立了一家公司,但陳歐還沒有與Forrest LI見面。 對此,周豪堅稱,陳歐拿到了斯坦福的Offer後才認識了Forrest Li,而後者幫陳歐找到了天使投資。 這個投資者是一個名叫葉章的新加坡華裔,是Forrest Li妻子的同學。 「他們都是校友、都是認識的。 」在周豪眼中,中國人新加坡創業的圈子並不大。

雖然陳歐曾邀請他加入團隊,並計畫給他2%的股份,但是周豪沒有接受。 不過,2008年,周豪接受Forrest Li的邀請前往新加坡,成為了Garena中國區的負責人。 此時,Garena與陳歐已沒有關系。 最終因為更加關注國內市場,周豪在2009年回國創業。 在這段時間內,周豪目睹了Forrest Li在陳歐讀書後找到了一個楊姓工程師(指楊恒賢,後文會出現)對產品代碼進行了重新編寫,而這個人日後成為了Garena的CTO。

對於陳歐與Forrest Li的關係,周豪表示,陳歐覺得投資對他的未來有影響,並且斯坦福的學歷對他來說很重要,所以選擇了離開。 也正因為此,陳歐在主觀上認為Forrest Li有記恨他。 但不管怎樣,陳歐是創始人,並且70萬美元的價格也證明了他的成功。

不過,周豪也表示理解Forrest Li,因為Forrest Li覺得陳歐從一開始就做了甩手掌櫃。 「Garena是Forrest Li創造的名字,從這個角度他的確也是創始人,你可以理解為GG-Game是Garena的前身。 」

至於轉型,周豪表示,平臺雖然在轉型時線上已經達到30多萬(指2008年到2009年期間),但是沒有盈利的能力,因為這些線上使用者是不付費的。 當時想把這些轉化為自主代理遊戲的收費使用者,所以選擇了轉型。

聚美優品聯合創始人劉輝版:早期產品資金是負擔

昨夜,第四個人出現,GG-Game創業同仁、Garena元老劉輝也發佈了一個1萬多字的故事版本,與陳歐兩度合作創業的劉輝。 去掉與陳歐版本重複的情節和一些充滿樂趣但無關事實的舊聞後,騰訊科技注意到劉輝版本與陳歐版本的一些區別:

1、GG-Game在業務上成功,但資金上窘迫

「經濟上的窘迫,讓平臺成長變成負擔,也我們越來越疲憊。 我們的夢想是GG(指GG-Game),現實是盒飯,現實是我們雇不起專職的人員維護平臺,現實是不見收入,只見支出。 」

「陳歐白天程式設計,晚上寫商業計畫書,給各種風險投資計畫書發出無數份,大部分都沒有回音。 好不容易有投資人願意見我們一面,又無情的放了我們鴿子。 」

2、陳歐在Forrest Li進入前已經決定去斯坦福

「陳歐對我說,既然名校MBA好融資,那就選一家最牛的學校讀MBA,這樣兩年他一邊讀,一邊接觸美國的投資人,就可以為GG融到更多的錢,他的最終選擇是斯坦福大學。 接下來幾個月,陳歐白天看護GG,晚上挑燈夜戰GMAT。 」

3、當時的實際線上人數

「2007年初,GG戰隊系統發佈,豐富了平台產品線,平臺的同時線上人數也突破了1萬。 」

前Garena CTO 楊恒賢版:公司更名後,產品戰略已經徹底改變

昨日中午,前Garena CTO楊恒賢告訴了騰訊科技,他接受Forrest Li邀請加盟後的故事。 直到今年初,他才離開Garena,回國投入新的創業專案。

2006年底到2007年初,楊恒賢經朋友介紹,與Forrest Li相識,並給Forrest Li展示了他在南京的創業專案。 兩人曾就這個專案共事過一段時間。 不過由於專案存在缺陷,最後雙方分開,但保持了聯繫。

後來,Forrest Li以一個創業新專案邀請恒賢加盟團隊,也就是後來的Garena。 在飛到新加坡進入團隊後,楊恒賢擔任了CTO的角色。 他帶領團隊將存在不足的、陳歐開發的GG-Client推翻,重新編寫了新的程式。

至此,公司的產品實際上與陳歐並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 楊恒賢表示,陳歐去美國讀書後,雙方就不再有太多的交集,原因也與公司產品架構已經重建有關。 在陳歐離開這段時間,楊恒賢稱,是Forrest Li帶領團隊在創業,後者被看做是團隊的精神領袖。 「他不只是負責商務,那時候有很多的討論他都有參與。 創業公司有很多試錯,雖然產品是我來寫,但是我要跟他一起討論評估。 」

對於公司更名為Garena,楊恒賢表示,公司的戰略已經拋開了陳歐當初的產品,重新制定了戰略。 那個時候的很多戰略都是今天Garena(重新註冊後的Garena)產品的雛形,而現在產品已經發展到線上娛樂、手機端等多種產品並行。

可能的真相:對五位知情人敘述內容的複盤

在五個版本的故事讀完後,複雜的脈絡漸漸清晰,於是一個或許是真相的版本浮現出來:

2005年,讀大學的陳歐開發了電競平臺GG-Game,在電競領域一炮而紅,但在資本市場上,電競平臺存在的版權問題和盈利模式問題讓投資者望而卻步,陳歐心灰意冷開始考慮去斯坦福讀書。

2007年,也在新加坡工作的斯坦福校友Forrest Li與陳歐見面,在Forrest Li的撮合下,Forrest Li妻子的同學決定投資這一專案,專門經營電競平臺,在這一過程中,陳歐讓Forrest Li和投資者確信了自己會留在新加坡創業。

同時Forrest Li加入GG-Game。 現在看來,雙方對Forrest Li的身份定位存在誤差。 Forrest Li認為自己掌握30%股權,一起成立的公司,是聯合創始人,而陳歐則認為Forrest Li只是職業經理人。

公司成立後,陳歐忙於留學事宜,基本疏于日常管理,最後去了斯坦福。 但Forrest Li需向投資者(妻子的同學)背書,由開始變成公司的實際管理者。 他認為陳歐帶來的使用者並無太大意義,現有的產品亦有問題,所以他所以「清洗」了原有陳歐帶來的使用者,而且更換了公司產品的主要架構,最終將公司更名為他自己在飛機上所想到的名字——Garena(我們稱之為第一個Garena)。

陳歐將股權賣給Forrest Li後,這家公司雖然繼續經營,但是電競業務一直沒有起色,2009年公司清算後,Forrest Li重新註冊了公司,除了沿用Garena的名字和舊團隊成員外,這家公司開始新的業務經營, 即網路遊戲運營,在這之後,逐漸發展起來的Garena,此時已經跟陳歐無關。

也就是說,因為陳歐未明確自己將去斯坦福讀書的事實,讓Forrest Li敢於說服妻子的同學投資,並離職加入陳歐的專案。 但陳歐走後,迫使Forrest Li從職業經理人變成了創業者,在Forrest Li更改公司戰略方向,清算再註冊後,新的Garena(我們可稱之為第二個Garena)取得了成功。

故事的整體脈絡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幾個核心的疑問依然繼續。 比如,陳歐到底是主動出售了GG-Game的股權,還是因為讀書後被排擠被動出售? Forrest Li在加入GG-Game時,雙方認定的定位是職業經理人,還是聯合創始人? 在沒有新的說法和證據出現之前,可能都無法判斷。

9:37更新:

騰訊科技發現,關於陳歐出售股權的MSN英文聊天截圖已經流出,要價100萬美元;並對自己中途離開顯示歉意,以及對Forrest Li組建團隊的能力表示認可。 騰訊科技將繼續關注事情的進展。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