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亞洲規模最大的石油煉化企業,中石化卻一隻腳踏入了與傳統石油業務毫無關聯的零售與電子商務領域。
近日,來自中石化集團官方網站的消息顯示,中石化旗下易捷便利店業務在2012年已突破兩萬家,營業額首次突破110億元。
而在迅速複製易捷實體店時,中石化在加速佈局電子商務平臺的動作也正勢如破竹般地向各大省份滲透。 去年12月12日,中石化廣東石油公司宣佈進軍電子商務後,僅僅過了兩個星期,中石化旗下電子商務購物網站易捷網中的江西專區也隨即上線,而在此之前的兩天,河北專區就已推出。
來自中石化的官方消息指出,自去年1月1日推出網購平臺易捷網後,截至目前,中石化先後有北京、上海、廣東、河北等11家公司的電子商務成功上線,銷售收入達4300萬元。
但對於旗下資產正進行專業化重組的中石化而言,這一部分非油品業務未來的空間仍舊充滿想像,而其依託現有加油站布點,推行的線上、線下結合模式也無疑將成為其另一個業績增長點,並或將獨立登陸資本市場。
「很多年前中石化就在建設資訊系統,只是沒有涉及到普通日用品,而是主要進行集團的物資採購。 」中石化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非油品快速增長
中石化易捷網的銷售產品中,除成品油直銷、潤滑油等業務外,其他分類則以酒類、食品、地方特色商品為主,非油品業務正成為中石化各大業務板塊中日漸崛起的一部分。
接近中石化的知情者透露,中石化目前正式進軍電商領域完全基於此前已經形成的資訊系統,而此前這一單純承擔集團物資採購功能的平臺在日漸成熟後也開始被逐步推向了市場。
「作為大型工業企業,中石化歷年來的物資採購量都是大規模的,金額也都是以百億、千億計算,為簡化招標、報價等常規採購模式,中石化才推出了最初的電子商務平臺。 」上述知情人士說。
本報記者瞭解到,中石化的電子商務網站在十餘年前就已經開始搭建,出於對旗下分公司、工廠等專業物資的採購需求,中石化在上線該資訊系統後隨即對旗下數十家子公司的採購資訊進行了整合,統一對外發佈,實現了網上詢價、報價、篩選供應商 、敲定訂購合同等多項功能。
而隨著這一資訊平臺的規範與成熟,中石化借機擴張電商業務,直接進入市場化零售的戰略方向也隨即確立。
「另一個前提就是易捷便利店的布點,形成品牌和規模化後網站的上線也就水到渠成。 」上述人士說。
作為中石化未來重點打造的非油品業務的關鍵籌碼,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的擴張觸角正由南至北迅速蔓延。 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石化3萬多家加油站中,開設易捷便利店的就超過了1.9萬家,且零售店的數量仍在增加。
未經中石化官方證實的消息稱,到2015年,中石化的非油品業務的營收目標為500億元,4年增長400%。 而與這一目標相稱的另一組資料則顯示,中石化自2008年推出易捷便利店的非油品品牌以來,其增長速度堪稱迅猛。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中石化非油品業務收入為11億元,2009年則實現翻番達30億元,2010年增長至57億元,2011年更是創下了82.6億元的新高。 與此同時,2012年1-7月,這一業務板塊的銷售收入就已完成63億元。
「中石化早已經不是單純的石油公司,而是一個綜合性的能源公司。 中石化的電子商務現在開始做普通商品,是一個正常發展,都是圍繞著非油品業務來做文章。 」石油幹部管理學院教授韓學功說。
爭議猶存
即便中石化挺進電商領域已然略嘗甜頭,但針對這家傳統石油公司的電商運營爭議也仍在繼續。
「從理論上講,中石化並沒有多大機會。 雖然中石化有的是錢,但想做出什麼動靜來不大可能。 關鍵問題是,中石化做電子商務並沒有核心競爭力,拼服務、拼價格都沒有前途。 」前雅虎中國總經理謝文說。
而在廝殺慘烈的電商領域,中石化不得不面臨的另一個背景則是行業內持續不斷的大洗牌。
據本報記者瞭解,目前,在電子商務領域,除淘寶、京東商城等業內翹楚外,絕大多數電商都處境艱難,甚至已經淘汰出局。 艾瑞資料顯示,2012年中國B2C網站大概有接近1000家,但收入能夠達到上千萬元的僅有數百家而已,而這些網站中60%-70%流量皆在下滑。
但在現有網點的支撐下,中石化逆市入局的戰略思路也仍在探索。 本報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中石化高層內部針對電子商務業務的運營仍存有分歧。
而中石化尚未形成系統方向時,另一大國有能源巨頭——中石油的追趕之勢則已然拉開架勢。 本報記者瞭解到,目前,中石油也正依託旗下uSmile昆侖好客加油站建立電商平臺,搭建非油品銷售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