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閑了下來,分析一下這半年的創業情況,自己從中吸取教訓,也希望能給後邊的創業者提供一個反面教材,不要犯我犯過的錯誤。
先講一下創業之前的工作情況,2012年6月份本科畢業,當年2月份還未畢業時進入一家創業中公司,從運營專員開始做起,跟隨公司一起成長,一年半時間做到運營總監,薪酬翻了十倍,拿到了公司股份,成為公司小股東。 參與的公司的網站做到了業內知名的水準,自己從光杆司令到帶50人左右的運營團隊,在這一年半的時間學到的東西很多,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對整個行業有了很深的理解。 2013年8月份離職,9月份開始創業,做的業務跟原來公司一樣,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3721.html">2014年4月份宣佈創業失敗,團隊解散。 下面分析一下我認為創業失敗的幾個原因:
一、創業動機不對。 創業,有的人是為了興趣,有的人是為了夢想,還有的人是為了改變世界,大部分人還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簡單的說就是賺錢。 我屬於最後一種為了名利。 其實最後一種並不能說不對,我犯的錯誤是過分追求名利。 我自己在之前的一段時間,對於名利特別看重,在上一家公司時,一年下來工資條上的數位的變化,可以寫一部勵志都市劇了。 可是我一直都不滿足,不管這個數位增長到多少,對我來說,只有一個月左右的幸福感,到了第二個月如果這個數位沒有繼續上漲則幸福感迅速降到零。
另外一個就是對名的追求,團隊的專案在業內開始漸漸有了名氣,隨之而來的是我們老大的知名度也漸漸高了起來,自己作為幕後的工作者,心裡不久就開始羡慕嫉妒恨了,這個也是導致決定創業的原因。 現在總結來看,價值觀的扭曲導致自己對名利的過分追求,產生了創業決定,實際上並不理智。 因此第一個原因,其實是自己的價值觀有問題。
二、創業時機不對。 在我決定創業的那個月,恰好是整個行業的一個轉捩點。 我做的是電商導購行業,對上游的平臺依賴很強。 我決定創業的那個月,上游平臺發生政策變化,對整個行業產生很大影響,整個行業由高速發展變為平穩發展的時期,這個時間開始從頭做起將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同時資本市場不再看好,融資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馬太效應也開始顯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當時我的情況,只有自己的一點積蓄,僅僅可以支撐一個進場費,融資無望,已經分析出這個問題,按照理性判斷,這個創業時機顯然不成熟,應該終止。 但是由於上面的第一條,當時對名利的過分追求,導致自己做出了非理性的決定,也為最終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三、無融資能力。 我的這個融資,不是片面的指找投資人融資,包括其他任何的可以得到的資金。 比如,你有個土豪親戚或者富二代朋友,可以說服他們投錢進來。 再或者眾籌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最近男人襪的CEO陳伯樂,在屢屢在投資人那裡碰壁以後,他通過眾籌的方式,實現了天使期的融資。 我個人缺少融資的能力,身邊有一些這種資源,如果自己努力一下或許會爭取的到資金。 然而我在這方面做的努力少之又少,自己對這些股權和融資方面的操作也無經驗所以公司,從開始到最後,運營的資金都是自己存的那點家底,杯水車薪。
四、團隊建設不足。 整個公司運營的過程中,團隊最大的時候七個人。 我擅長運營,然後一個技術合夥人,其他全部都是運營。 推廣和產品兩方面,沒有擅長做的人,長期處於缺位狀態。 最後導致我們的產品做的很垃圾,推廣也毫無建樹。 開始對這兩方面的忽略,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對整個運營擅長,所以重兵放在運營,其他的方面根本沒有任何想法。 等到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資金已經用的差不多了,無力去招募人才補這個空缺。
總之,這次創業最大的收穫是自己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一些變化,金錢和物質還有名利這些東西無法維持恒久的幸福感,精神上的充實才能維持恒久的幸福感。 另外對創業的理解也發生了變化,創業不是一定要自己當老大帶領一幫兄弟打天下,加入牛逼的團隊,做牛逼的事情一樣是在創業,能不能當老大真的不是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