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7日消息,彭博社網站週二發表署名莎拉•福賴爾(Sarah Frier)的分析文章。 作者認為,閃購網站Fab.com的全球化擴張之路可能將重蹈Groupon的覆轍。
以下為文章概要: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總部位於紐約的Fab.com在德國和英國進行收購建立分公司,隨後又將英國公司的員工分流至德國柏林,最後在德國裁員100多人。 現在,Fab.com又把全球擴張的下一個目標瞄準了亞洲市場。
Fab.com之所以做出進軍亞洲的決定,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其今夏獲得包括中國騰訊公司在內的1.5億美元投資,這也使得Fab.com的估值達到令人咂舌的10億美元。 上周,Fab.com CEO傑生•戈德伯格(Jason Goldberg)又宣佈該公司獲得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旗下投資機構的1000萬美元投資。
戈德伯格顯然已經意識到其所投資的全球化戰略出現偏差。 不過,Fab拒絕置評。
Bloomberg News得到了一份戈德伯格寫給員工的郵件。 戈德伯格寫道:「當我們還是閃購網站時,我們專注于每天開設一家新店,並且還追求歐洲和美國商店的差異化。 不過,真正的全球化公司不是這樣運營。 全球化運營的公司應該在世界各地出售同樣的商品。 瑞典傢俱賣場宜家是這樣做的,美國平價服飾品牌Urban Outfitters也採用同樣的方法,英國時裝零售商ASOS也如此運營。 因此,我認為這才是Fab需要做的事。 」
Fab的戰略調整也彰顯一家商業模式仍在成型過程中的初創企業的全球化道路困難重重。 團購鼻祖Groupon曾經也進行大規模外海擴張,有部分原因是由於「山寨」企業發展的速度太快。 Groupon創始人安德魯•梅森(Andrew Mason)在2011年的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氣憤地說:「這些克隆企業將我們所做的一切都照搬過去。 」Groupon的全球化擴張的結果並不理想,業務增長過慢以及團購模式的固有挑戰都使其備受煎熬。 最後,Groupon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其在中國的業務與當地的另一家團購網站實現合併。
不過,並不是電商企業的每次全球化嘗試都會收穫災難性的後果。 另一家閃購網站Gilt Groupe在日本與軟銀合作,其開展的業務就取得一定的成功。 對於全球化擴張,一些公司的高管持謹慎小心的態度。 總部位於紐約的線上醫生預約平臺ZocDoc CEO塞魯斯•馬蘇裡(Cyrus Massoumi)則表示,等到公司在美國發展足夠成熟再到海外尋求發展機會。
Fab或將步Groupon的後塵。 戈德伯格匆忙將Fab登陸德國,其動機就是打擊有「互聯網克隆之王」之稱的薩姆沃兄弟在歐洲建立的山寨公司。 一旦這一目標達成,戈德伯格對於歐洲市場的態度發生180度轉變。 該公司決定只在紐約之外的地方開設一家網店,這與在德國開設實體店的行為相悖。
在一份內部郵件中,戈德伯格表示,在歐洲實施裁員對其而言很痛苦,但對公司的整個戰略有益,最為關鍵的是,公司的歐洲裁員並不是出於財務問題,此外也不會改變公司對於整個歐洲市場的增長目標。
在歐洲的裁員行為引發了員工的相繼離職,其中包括Fab在英國所收購企業的聯合創始人以及在德國所收購企業的CEO。 此外,戈德伯格挑選的負責歐洲事務的瑪麗婭•莫蘭德(Maria Molland)也于6月份離職。
在郵件中,戈德伯格對員工表示,其計畫在歐洲建立十億美元規模的業務。 或許,時間才能告訴我們真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