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為比較「移動」,移動互聯網的變化遠比互聯網要快得多,各種各樣的移動互聯網產品層出不窮。 不管在傳統產業,還是在互聯網產業,以及自身浸淫在移動互聯網的產業,都往移動互聯網領域滲透,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就來自于使用者的增長量。
在中國經營報互聯網三巨頭卡位收購戰的節目中,資深互聯網觀察家吳伯凡和啟明創投主管合夥人童士豪,針對BAT2013年上半年的一系列投資活動,所進行的移動互聯網卡位戰進行瞭解說和分析。
其中提到:PC端隨著市場的逐漸沉澱,呈現「小而美」的趨勢,而移動互聯網的形式卻和PC端相反,移動互聯網隨著BAT巨頭的收購、並購等,呈現出「大而全」的趨勢,筆者非常贊同此觀點。
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兩者的區別不僅僅是螢幕大小、功能屬性、等方面,更多的是使用者需求的區別。 移動互聯網的快速增長,即使是BAT三巨頭,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些新興的產品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雖然這些產品最終或被投資、收購、被「包養」,但是這些機會遠比互聯網呈現出的機會多的多。
使用者對於移動互聯網的需求方面,主要突出的有:資訊需求、娛樂需求、服務需求,其中包括聊天社交、新聞閱讀、地圖導航、影音等。
微信5.0的推出,包含了資訊需求、娛樂需求以及服務需求,幾乎涵蓋了所有移動互聯網使用者的需求。 如果說騰訊是依靠微信來打造騰訊「大而全」的局面,那麼阿裡巴巴入股高德地圖和新浪微博,則是試圖通過新浪微博和高德地圖來打造自己「大而全」的版圖,百度則是收購PPS來搶佔移動視頻的領域。
百度多酷、騰訊的創世中文網以及新浪閱讀公司,都是看中了移動互聯網的閱讀市場,對於巨頭來說,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要做到的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強,實在不行就投資、合作、抱團。 即使在新興的打車應用當中,作為代表的快的打車和嘀嘀打車也傳出即將合併的消息。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微信5.0的推出,一些專門掃描二維碼的APP將會逐漸消逝,先不說微信,即使是瀏覽器、地圖、微博等都具有二維碼掃描功能,對於使用者來說,一個獨立的二維碼掃描軟體,是難以滿足使用者需求的。
再看社交功能,百度地圖接入微信的部分功能,新浪微博自身作為一款媒體屬性較強的工具,也推出了搖一搖功能,甚至很多其他產品也在已有的產品中適當添加了社交功能。 閃聚、網易八方等移動社交產品的死亡,和自身的「小而美」是脫不了干係的。
移動互聯網呈現「大而美」和移動互聯網目前的盈利模式是分不開的,BAT之所以在移動互聯網東打一槍西打一槍,就是因為還沒找到好的盈利模式,無論是號稱使用者量過4億的微信,還是移動搜索次數破億的百度,以及阿裡巴巴, 都只是在不停地搶佔移動互聯網的「船票」,避免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被掉隊,甚至是被吞噬都有可能,移動互聯網產品的數次並購就是大魚吞噬小魚。
當然,移動互聯網呈現「大而全」也是急使用者之所需的,手機螢幕的大小,決定了使用者不會在上面不會裝幾十個幾百個APP,吃飯的、睡覺的、看書的、娛樂的,如果每一種都需要裝個APP的話,光是切換就需要不少時間, 它不像互聯網切換網頁那樣方便。 所以,使用者需要有一款不需要換來換去的移動互聯網產品,「能有個地方吃飯,還能方便聊天,晚上還能睡覺」,看起來美,用起來舒服的產品,使用者怎麼會不愛呢?
綜上所述,移動互聯網需要「大而美」,既是為了船票,也是為了使用者需求,小的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要想不被關閉,要麼差異化,要麼等著被「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