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機興起、3G漸入佳境、4G即將啟動...... 互聯網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線上與無線相攜並進的時代,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進入井噴時段,電信運營商、手機廠商以及互聯網巨頭正醞釀一場新終端革命。
移動互聯網時代,價值鏈格局將重新洗牌。 通訊運營商並不甘心于「管道」供應商的尷尬地位;而手機廠商雄心勃勃欲搶佔移動智慧終端機的頭把交椅;騰訊、阿裡巴巴、百度、新浪等互聯網時代巨頭拋出「移動」計畫以圖延續其桌面時代的霸主地位;與此同時, 一批專注于移動互聯網的新銳企業正引領商業創新浪潮。 下一個10年,奔跑在「高速公路」上的通信與互聯網行業誰能成就霸業?
近日,由招商證券、21世紀商業評論、21世紀經濟報導和南方都市報聯合主辦的「入世十周年暨2011招商證券論壇」上,通訊與互聯網行業巨頭現場分享了移動互聯網「春秋」時代的趨勢與挑戰。
中國聯通集團副總經理姜正新
4G時代言之尚早
隨著3G,第三代移動通信的發展,全球的互聯網產業都呈現爆發的增加,4G時代是否已離我們不遠了? 在移動互聯網「大浪淘沙」的時代,運營商如何轉身延續其傳統通訊領域的強大控制力?
姜正新:移動互聯網簡單來說就是把移動通信網路和互聯網的結合,它不僅能夠把原來的互聯網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而且通過移動網路的靈魂介入,特別是多種智慧終端機,包括智慧手機,包括上網本,以及電腦的終端使得互聯網賦予了全新的內涵。
作為電信運營商,我們目前在大力推動3G,現在3G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而且不斷地向4G演進。 對於W CD M A的技術,我們已經在56個城市開通21兆,等到4G的時候我們要達到100兆。 不過3G經過了10多年才發展成熟,因此4G時代也會是一個漫長的演進過程。
我們在推進業務時也確實考慮過時間視窗的管理問題,但至於時間窗有多長就不好判斷,5年或者是8年,我都不能提前下定論。 不同行業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法會不同,比如說有一些設備製造商會說我兩年後就可以了,而有的企業為了競爭的需要會說我現在馬上就要開通4G,我現在看到確實在全球有一些4G的試驗網路在佈置、建設和開局。 基於4G的3G終端、上網卡我們看到了有,但是基於手機的沒有,大家知道3G是中國從2009年建設的,其實3G的第一個終端10年前就已經有了,我相信4G一定也會經歷從試驗到真正成熟的過程,這涉及到非常龐大的產業鏈的成熟, 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但是至於是5年或者是8年,我不能去講。
目前中國聯通正著力打造一個高品質的移動寬頻網路,針對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情況下開放的業務,我們下一步準備要打造一個開放的業務管理的服務平臺,為產業鏈的上下游來提供服務, 這個平臺一方面我們將整合我們現在很多的網路基礎設施的能力要素。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我們利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在行業資訊化方面大力推行應用,我們從政府的資訊化、產業的資訊化全方位地用移動互聯網來推行業應用。
中興通訊手機體系首席技術官闞玉倫
智慧終端機願景:跨終端的唯一平臺
在追趕移動互聯網大潮的同時,「轉型」成為被頻繁提及的關鍵字。 中興通訊也提出要從單一服務物件到轉做服務運營商、企業使用者、終端消費者的「三管齊發」戰略。 然而從一個服務幾十家用戶企業轉型面向成千上萬客戶和數十億的終端消費者,企業的挑戰不僅僅是技術的跟進。
闞玉倫:移動網路寬頻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一定程度上終端和業務的發展落後了。 大家記得在5年前,歐洲接了3G的運營商,就說沒有合適的業務,今天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因為終端和業務跟上來了,所以我覺得確實是智慧終端機的發展事實上緩解了我們以前做大量投資運營商的壓力,加速了整個通信產業化。
中興通訊是兩頭業務,一頭是系統裝置業務,一頭是終端業務,系統裝置業務就是我說的修管道和修馬路的,終端業務是給個人消費者,目前這兩塊業務加起來去年已經超了千億,在去年也是行業裡面的第一名。 中興服務了全球500多家運營商。
我們的想法是給終端使用者提供跨不同終端的唯一的使用者體驗。 這個是未來趨勢的分析判斷。 超低端手機是單純的手機,甚至不能上網,中間這一段是原來講的,將被智慧手機替代。 我們希望除了修路之外還有其他的內容。 而終端未來的發展趨勢,可以肯定的是解釋過的智慧終端機,就是說這個智慧終端機一定要聯到雲裡面去。 我們做一些保持性發展的同時投入大量的力量在智慧終端機裡面,這些力量除了技術的投入也包含品牌和市場。 我們通過和運營商合作的管道給使用者的,不是一個B2B的業務,是一個B2B2C的業務。 可以大體分為三大步驟,第一步是我們終端的數量能夠進入前三,終端數量進入前三就意味著使用中興通訊的使用者有非常龐大的基礎。 第二個是銷售金額,這也是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 第三個是我們的品牌,爭取5年內整體進入前三名。 我們提出這樣一個轉型的概念,實際上指的是我們後續業務發展的方向,這涉及到基礎層面、運作方面、商業模式等多個層面。 這一轉型不是一年三年就可以完成的。
投資風向
客戶價值+盈利模式風投淘金移動互聯網的底氣
主持人:作為運作和經營這個企業的人,商業模式裡面最重要的是什麼? 在創業者看來認為投資者最在乎的是什麼?
金傑:我認為是兩點,第一個客戶被分眾了沒有,第二個你有沒有經營和駕馭客戶的能力。 我們指的客戶第一個是廣告業主,第二個是我們的真實的使用者,這兩個能否對我分眾,這兩者對我分眾以後是否可以很好地駕馭經營。 我舉一個例子,傳統的電視臺對廣告業主是無法做到分眾的,因為賣出去的是時段廣告,而我們賣出去的廣告一定是分眾的,因為是內容廣告,有的貼諜戰劇有的貼家庭劇,一定是沖著這個客戶去的。 同樣客戶的經營和使用者的經營一樣,我們能否做到分眾不管是商戶,還是小朋友,要不用大電視,要不用筆記本,反正你所搜索的資訊是一樣的。
僅自己們多屏經營之後,我們有了自己的終端,所以我們可以分眾到他用T V多少時間,他有PC多長時間。 當我們有手機用戶端的時候,我們向他推送節目就有個人化。 如果我們一天只給他一條資訊,這條資訊是最有用的,這個客戶一定會被我抓住,只要被我抓住了,就一定有利益。
主持人:作為投資者在評價創新互聯網企業的商業模式時,最看重哪些因素?
高翔:其實作為投資人的想法都挺簡單的,主要是看發展的趨勢是否存在,到底我們應該投資什麼樣的企業的時候,有的時候我們的初始判斷是很簡單的。 比如說視頻,第一個是視頻廣告有多長,傳統的電視廣告是多大。 第二個現在大家看電視的時間越來越少,就是電視的受眾越來越少,他們不看視頻了嗎? 不是,他們看更多的視頻只是他們去到了互聯網而已。 現在分眾的改變,或者是媒介的改變,還是會重新出現在這個市場,基於這個簡單的判斷,我覺得網路視頻是一個可以投資的方向。
有人說互聯網繁榮有可能是一個夢,這個夢破滅了怎麼辦? 實際上我們過去看凡是有泡沫的行業,都是有成功的公司在,只是說泡沫滅了之後,好的公司才出現。
趙宇傑:我個人對大傳媒行業的商業模式理解分成兩個軸,一個是產業價值鏈,分成了產品和社區,使用者價值分體驗價值、實際價值和虛擬價值,這個商業模式越往上走,他的投資價值是越大的。 互聯網產品形態比較典型的是網游,這些產品都是有生命週期的,而且這些不同的產品當中有波動,所以平臺性的公司,像百度、谷歌,解決了產品波動性的問題,然後盈利可以持續,這樣股指比較高。 再往上走像騰訊,騰訊、Facebook是社區,社區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圈中使用者,圈中使用者以後還可以讓使用者在這上面花很多的時間。
虛擬就是實際體驗和虛擬的價值。 騰訊在國內互聯網這一塊是比較受推崇的,就是因為Q Q空間和Q Q秀給年輕人創造了虛擬的價值和虛擬的形象,首先是圈中了使用者,形成了社區,再通過虛擬的形象給使用者創造一種虛擬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