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eens Ecology:從書籍文化到螢幕文化
凱文·凱利指出,在過去書籍是人類文化的主要載體,所謂「書籍文化」,而如今的時代是「螢幕文化」,螢幕主宰了一切文化形式,它無處不在,雜貨店、加油站、建築物上......「螢幕已經廉價了。 」
凱利認為,儘管有所謂第一屏、第二屏甚至第三屏之分,但在多屏互動的時代,這些螢幕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 他指出,沒有獨立存在的媒體,媒體之間相互依存構成了一個媒介生態系統,比如微博、博客不能獨立存在,依賴主流媒體,而主流媒體的內容又依靠社交網路。
「我們所說的生態就像生物圈的生態系統一樣的,如果說你想種蘋果,你必須要有蜜蜂,如果要有蜜蜂的話就必須要有花,有花的話必須要有螞蟻,所以不能獨自完成生態系統或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
手勢、動作...... 螢幕衍生出了新的對話模式。 凱利認為,螢幕的未來不會局限于現在的形態,會變得更加靈活,而對話模式也會更加多樣。 他以 Google Glass 為例,指出「這種創作主要是螢幕可以變成我們的第二雙眼睛」。
Every Share:從擁有到獲取
「分享對於新的經濟體是個動詞,這是我們做的一件事情。 」 凱文·凱利認為,包含了大資料的雲無處不在,大資料本身是一種新的媒體,人們越來越願意將分享自己的私有資訊。
凱利認為,人們在分享的過程中,存在這樣一個有趣的變化:從擁有(Ownership)到獲取(Access)的轉變。 由於雲總是線上,人們越來越方面地獲取資訊,「既然能夠隨時獲取為什麼還要擁有它呢? 」
「擁有變成一種劣勢,你還要不斷升級、備份,還要有系統支援,還要保持安全。 如果你要去擁有的話有很多的責任,這些責任越來越超過效益,所以說對於使用者來說我不再需要擁有這些,只要能夠購買使用和獲取。 我們不一定說買音樂,而是買音樂的應用程式的獲取途徑,比如說電影,我們不再買影片來看,而是通過訂閱獲取看電影的途徑。 」
凱利預測,亞馬遜在未來可能會推出類似訂閱的電子書業務。 比如一年 99 美元,隨時隨地獲取電子書。
Flow:流是資訊呈現的新形式
凱文·凱利認為,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5742.html">互聯網資訊的模式走過了三個階段,最早是以資料夾的形式存在,在 web1.0 時代,超連結是主要形式。 而第三個階段則是流。
「不同的資訊流、廣告流、Twitter 流、Facebook 流,還有一些主題報導、頭版,這些資訊流、新聞流就是我們未來的一個模式。 它是互相交織在一起的。 比如說有個人電腦到雲端,或者雲端到個人電腦,所有的東西都是即時的。 就是從我到大家,就是社交群體。 以前是網頁、檔、文檔等等,但是現在是資訊流,這就是一個新的理念。 這個流都是即時、全天候的一個資訊流。 」
凱利提到了量化自我,他認為,生命也是一個流,不斷流動的一個東西。 這些東西會變成我們數位生活的一部分,隨時隨地都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