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會去刷朋友圈、微博?為什麼沒事也要逛淘寶流覽寶貝?
我們在網上的各種行為背後都隱藏著動機,尤其是在社交媒體上,朋友、家人在極大程度上影響我們點擊、分享和點贊的行為。 最新一個調查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該調查結果涵蓋了人們相互影響與回應的方式,花費在網上的時間,以及所做的購買決策。 分析這個結果很有意思,相信做市場的你瞭解一下也有好處。
你能否運用本文中提到的 tips 到你的社會化行銷戰略中呢?那就趕快閱讀下文,看看這個研究都做了什麼吧。
1、社交媒體中人際交往的潛規則
現實生活的友情和社交媒體中的友情,它們是否遵循同一套人際交往的規則?
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 Erin Bryant 和 Jennifer Marmo 為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2012 年在 Facebook 上做了一個研究。 研究物件是六個焦點小組的年輕人,讓他們針對社交媒體中人際交往的規則進行頭腦風暴。
最終他們想出了 36 條,然後拿這 36 條規則評估另外 600 個年齡介於 18~52 歲的 Facebook 使用者,其中 13 條的正確性得到了驗證。 看到這裡你也許還是一頭霧水,到底什麼是人際交往的規則? 請看下文:
如果在這個人的消息下面回復,我會期待他做出回應。
我不能說出任何不尊重的話。
我自己發佈消息時要考慮到,它會對看到消息的人與我的關係產生什麼負面影響。
如果這個人刪了他的某條消息,我不應該再把它轉發出來。
我應該通過其他方式而不是 Facebook 來聯繫這個人。
我應該對這個人呈現自己積極而誠實的一面。
我不能讓跟這個人在 Facebook 上的溝通妨礙到自己完成工作。
如果某條消息會得到這個人的反對,那麼我不應該把它發出來。
我應該用最基礎的常識跟這個人交流。
發佈消息前,我應該考慮到它可能對這個人的事業軌跡產生的負面影響。
我應該通過其他方式而不是 Facebook 來給這個人發生日祝福。
如果我想在照片上標記某人,我應該注意維護他的形象。
我不應該在這個人的主頁上深入挖掘太多資訊。
(不幸未能入圍的第 14 條規則是:我應該意識到,這個人發佈關於我的消息,會在現實生活中給我帶來什麼影響。 )
在這次研究過程中有一項很有意思:要求參與調查的人判斷,這些規則會被自己應用在親密朋友、普通朋友還是泛泛之交上。 從結果看來,人們對親密朋友和泛泛之交的差別對待大大出乎我們意料。
與維持人際關係相關的規則(例如在社交網路上公開說句簡單的「生日快樂」,參照規則 11),最常被用於泛泛之交,而這些規則對親密朋友則很少用。 對此,Bryant 作了如下解釋:在我們聯繫親密朋友的眾多手段中,Facebook 之類的社交網站僅僅是其中的一種,但它可能是我們聯繫點頭之交的唯一手段。
這對做市場的你意味著什麼?
這個研究的關鍵點在於互利互惠的重要性。 第一條規則中就提到了人們期待他人的回應,把它應用在社會化行銷上,這就意味著對使用者的消息或評論做出回應。
另外,人們會區別對待不同親密程度的朋友,這個研究結果也影響著我們做市場策略。 下面我們將對三種親密程度的朋友做出定義:
親密朋友,就是學生時代會把他們當做最好朋友的那一類人
普通朋友,就是會線上下一起閒逛但不會進一步發展的那一類人
泛泛之交,就是跟他打過照面,卻沒有日常性的交流的一類人
對於市場人而言,產品主頁的粉絲基本上屬於第 3 類,泛泛之交。 如上文所說,與維持人際關係相關的規則最常被用於這類人,比如對使用者在社區裡的逐步成長表示關心,回復使用者的評論,轉發積極的消息。
2、朋友使我們無時無刻保持聯繫
18~34 歲的手機持有者中有六成表示,他們睡覺也會把手機放在床頭,以免錯過電話、短信或其他重要消息。
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2012年的一次關於手機的調查,資料結果證明了人們對維持友誼的依賴性,也證明了使用社交媒體的頻繁程度。 如果有個朋友有話想說,我們會很願意去瞭解,根本不介意時間。
這個調查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讀。 如果某段時間我們不太經常看手機,那麼就會有更強烈的欲望去打開手機後查看朋友主頁或消息的更新。
39% 的人表示,他們曾經被朋友抱怨沒有及時回短信和電話。
33% 的人表示,他們曾經被朋友抱怨看手機不夠勤,不夠頻繁。
僅 12% 的人表示,朋友說他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太多了。
我們希望自己能時刻與朋友保持聯繫,與此同時,我們也感到了時刻聯繫所帶來的社交壓力。
這對做市場的你意味著什麼?
我們應該注意尋找發佈消息的最佳時段,而最佳時段並不意味著它就是人們玩手機的尖峰時間。 皮爾研究中心建議:以上資料毫無疑問地證明了,無論什麼時候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消息,人們都是線上的,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在 24 小時全時段都做測試,來看究竟什麼時候發佈效果最好。
如果在 Buffer(一個社交媒體管理平臺)上查看我們發佈 Twitter 的資料,就會發現裡面出現了若干個高峰期,白天晚上都有。
3、朋友是如何影響你的購買決策的?
美國權威研究期刊《Pacific Standard》對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做了精彩總結,這個現象由來自牛津、哈佛、利莫瑞克等大學的多位研究人員提出,下面我們將對此做簡單介紹:
假設你在猶豫該下載「鄉村度假(FarmVille 2)」和「糖果粉碎傳奇(Candy Crush Saga)」兩個遊戲中的一個。 你會傾向于聽網上評測中的推薦意見呢,還是會信任好友的推薦?儘管你認為自己能公平參考朋友的意見,但不知不覺中可能你已經傾向于朋友的那個選擇。
這個研究調用了自 2007 年起 Facebook 上應用的購買記錄。 在該研究中,使用者面臨著兩種資訊對購買決策帶來的影響:
「積累型的資訊」,比如,暢銷應用榜。
「近期活躍型的資訊」,比如,朋友剛剛安裝過此應用。
本質上,是否購買這個應用意味著你信任自己的調查或大眾的評價,或者你可以和朋友一起玩這個遊戲了。 這個研究表明,朋友對你的影響大過調查結果帶來的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朋友的影響可能會導致應用的受歡迎程度呈指數增長,這就像 App Store 裡的應用,一旦獲得成功,它的名氣將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以下是研究人員做出的解釋:人們會隨機模仿自己朋友的行為,做出和他們近期做過的類似選擇,因此他們選擇人氣增長最快的產品可能性最大,而與產品的人氣是否最高無關。
這對做市場的你意味著什麼?
不管你有沒有在做電商或產品,以下建議都會對你很有價值。
就拿「社會認同法則(Social Proof)」作例子,如果你希望說服一個使用者採取行動,那就向他展示這個產品獲得的成百上千個贊吧。 熟人的證詞更令人信服也是同理。
Facebook 對這個法則的運用已經提高到了另一個高度,點贊的按鈕不僅出現在自己的網站上,還以外掛程式的形式出現在了其他網站上。 在那些網站上,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哪些好友也點過贊,這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你對那個網站的看法,也提高了你點贊的可能性。
4、關心 > 分享
關於社交媒體對友情的影響已經有很多先行研究,結論有偏正面影響的,也有偏負面影響的。 以下是一個有趣的研究使贊成正面影響的人大幅增加:在社交媒體上與人直接互動會增進友誼。
根據美國西伊利諾大學(We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教授 Bree McEwan 的研究,當我們給他人發私信、流覽他的主頁、互相喜歡對方發的消息時,我們是在給友情增值,並且會感覺關係更親密了。 她調查了一組年輕人對 Facebook 上某些舉動的看法,其中包括在朋友主頁留言、評論等。
這些舉動大致分成兩類:
關心——「通過消息表達自己對朋友的關心」,即回復他人的消息
分享——「通過自我展示與表露,達到維護關係的目的」,即自己發佈消息
McEwan 教授總結說,關心有利於加固友情,分享則可能使人逐漸失去興趣。 如果一個人只注重分享個人資訊,卻不喜歡回復他人發出的消息,就有可能使關係惡化。 而如果一個人喜歡對朋友表示關心,回復積極,他就會發現社交網路為自己維護友情提供了便捷的方式。
這對做市場的你意味著什麼?
在社交媒體上建立良好的關係就像建造一條雙行道。
你必須:1、發佈有益又有趣的內容;2、回應你的使用者,對他們保持關注。
如果你把社會化行銷看做建立關係的一個機會,單向的分享並不能夠使你的公司或品牌變得人氣更高,而關心可以做到。 正如 McEwan 教授總結的那樣,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關心和積極回復就會提高朋友的滿意度。
結論
你也許知道朋友對自己使用社交媒體的影響,但影響如此之大,你可能並沒有意識到。 交際的潛規則,購買決策,朋友的影響已經滲透了方方面面。 這些研究可以説明市場人員有效使用社交媒體,做好關心與分享。 你是否已經開始運用這些訣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