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決定社交行銷成敗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導語:雖然全球性品牌進入社交網路時間的早晚不是影響很大,但對於不那麼知名的品牌而言,要緊抓「早期採用者效應」,儘早地進入社交平臺。

網路上關於如何成功開展社交行銷的討論頗多。 搜索「社交行銷」,會發現各種各樣的成功案例,以及不計其數的社交平臺管理工具説明廣告主管理社交平臺上的行銷活動。 與之相應,有廣告主甘願花費數百萬元人民幣以換取粉絲數。

  

那麼,究竟是什麼造就了成功的社交網路行銷?工具,技巧,還是花費?答案令人大跌眼鏡。 根據知名科技媒體Business Insider旗下市場調研部門BI Intelligence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真正決定輸贏的,是誰在社交網路中首先佔有一席之地,並保持活躍。

BI Intelligence通過對83個面向消費者的全球知名品牌在Twitter和Facebook上的粉絲數量、基於品牌投入社交行銷的時間,對行銷表現進行比較分析得出,在社交媒體中,存在積極的「早期採用者效應」。 對於大多數品牌來說,早投入就意味著比競爭者有更多的粉絲。 簡單的統計數字、散佈圖和趨勢線,都顯示在熱門社交網中,活躍時間與粉絲規模有明顯的關係。

但目前來看,大多廣告主都在觀望——看最新興起的某個社交網路熱潮能否成為下一個Facebook、Instagram,或者微博、微信。 BI Intelligence認為,觀望的做法遠不如一開始就投入到新興的社交網站中。

「早期採用者效應」的顯著與否,還受到品牌知名度高低的影響。 一些家喻戶曉的全球品牌,無論其加入早晚,都能迅速積累起大量粉絲。 也就是說,早期採用者效應對於那些不那麼知名的品牌更加重要。 品牌在社交網路的活躍時間與粉絲數量之間的關係,在二線品牌上表現最顯著。 這些並非家喻戶曉的品牌,更需要儘早投入社交網路,佔領先機。 儘管如此,即便是大品牌,也不宜過多地躊躇不定,因為其有能力承受平臺告吹之後的損失。

當然,早投入並非意味著萬無一失。 研究發現涉及的早期投入品牌,並非都獲得了較好的行銷效果,還有一些品牌的粉絲數量低於平均值。 不過分析表明,早期採用者將有更大的機會超越頂級品牌實現的行銷效果。

國內微博興起于2009年,時至今日已發展4年有餘,因此,所謂的「先機」之說早已不再。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資訊中心(CNNIC)發起的針對企業的調查顯示,截至2013年12月底,已有4.3%的企業開展了微博行銷。 另外,早在2012年,「世界500強」中就有超過3成的企業開通了官方微博。

這種情況下,伴隨著近日來關於微博活躍粉絲數、原創微博數量的種種負面消息,企業的微博行銷應當儘快擺脫重行銷輕服務的現狀。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