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誰說移動互聯網沒有商業模式?那是因為自己做的事離錢太遠。
《創業邦》雜誌 文/魏武揮
專欄作家介紹:
魏武揮:新媒體觀察員、上海交大媒體與設計學院講師
一位行銷業人士在他的一篇博客中提到了兩組資料:其一,某淘寶賣家借助另外一個微信大號做圖文推送,點擊率可達到4%,後經測算,大概覆蓋到100萬微信使用者,實現購買500單;其二,自營的一個旅遊類公眾帳號,點擊率達到11.5%。 看上去利用微信做行銷挺好。
但事實上,微信運營方目前很反感行銷行為,頻頻出手干預。 一來微信是注重于人際傳播式的社交,而不是注重于大眾傳播式的廣播;二來可能有鑒於微博的一些行銷大號最後讓新浪自己也疲于應付,微信並不想重蹈覆轍。 但這依然架不住商家對微信的興趣:這玩意兒,使用者量實在很驚人。
事實上,今天想「觸網」的商家極多,也都在關注一些所謂「時髦應用」,微博、微信就不用談了,像使用者大概在數百萬當量級的「街旁」,也經常被agency在向甲方提案時提及。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移動互聯網的使用者越來越多,也就有越來越多的商家迫切希望能夠利用這個潮流,提高推廣效率,降低推廣成本。
有一個移動開發公司做了一種banner廣告,從形式上看,和一般的banner廣告相差無幾,樣式上絕對談不上好看。 不過,這個banner當使用者點擊後,就可以直接進行電話撥出——這是在充分利用手機的特性了。 這種廣告賣得相當不錯,大致上CPC(cost per call,按使用者撥打電話收費)可以做到20元~50元,主要客戶群體為培訓機構之類,據說客戶還需要排隊等待排期。
上面種種例子告訴我們,客戶的需求其實相當旺盛。 老實講,今天有很多應用都有些雷同,大家爭來爭去,看的就是誰能更快地拿到錢:融資或是客戶。 而後者,顯然更為健康和更為有效。 有融資不見得有客戶,有客戶的融資必定追著上來。
在桌面時代,流量不到一定的規模(比如日均訪問10萬IP)基本上不用想什麼收入模式——電商當然是個例外。 但在移動時代,其實幾萬使用者就可以去嘗試一下收入,關鍵是看,這個應用是不是離錢夠近。 我見過一些應用,很好玩也很酷,但實在是想不出,除了規模大到數千萬當量級,有哪個金主會對它感興趣。
垂直當然是很重要的,但只有垂直並不夠。 有幾個行業天然就離錢很近,醫療健康、投資理財、教育培訓,這些都是人們願意去投入的領域,也是很多商家(客戶)願意去投入的領域。 而我的感覺是,現在客戶希望看到一個值得拿來做推廣的工具的強烈性,遠遠超過一般使用者希望看到一個好玩夠酷的應用的強烈性。
這一點,北方和南方的思維是有些不同的。 以北京為代表的很多開發者,喜歡琢磨使用者體驗,讓一個產品在使用者層面盡可能盡善盡美,至於怎麼賺錢,那可以慢慢來。 但以廣東為代表的開發者,早在本世紀初的時候,就想盡法子直接讓使用者交銀子變成客戶,現在又開始成天琢磨客戶體驗(不是使用者體驗),琢磨如何讓客戶更快地掏出錢來。
誰說移動互聯網沒有商業模式?那是因為自己做的事就離錢太遠。 早期互聯網時代,使用者需要慢慢教育才能真正成為使用者,客戶更需要慢慢教育才會將信將疑地投點廣告。 但移動互聯網顯然並非如此,光一個點擊banner能夠直接打電話就能讓商家趨之如鶩。 還是一個思維的問題:先使用者還是先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