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奮鬥精神是不變的,每個時代都一樣,這也是所有走進華為的創業者的共識。
中國現在最大的危機是企業家的動力機制出了問題。
作為一個民族中最富有冒險氣質的一批人,創業者和企業家是整個社會發展的發動機。 但是一段時間以來,中國這個發動機的動力不再那麼強勁。
創業家和企業家是改革開放三十年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感謝這個社會提供的和平環境,讓大家可以創業;感謝這個時代,讓我們變成一個知識和財富共有的人群,分享到奮鬥的果實。 但中國太多人富起來後,不願意再奮鬥。 很多人覺得,堅守自己的行業繼續向前太辛苦、太傻,因此變成了投資家,變成了地產商。
作為中國社會的高富帥人群,他們也和整個中國社會一起,今天同樣被迷茫、不安全感和浮躁籠罩,並因此出現三種情緒:
第一種情緒是太苦太累。 總有一些企業家英年早逝,總有一些員工被爆猝死,我們這個人群似乎已經過勞,應該停下來鬆口氣。 很多企業家和創業家進入了高富帥節奏:前半生奮鬥,後半生享受。 第二種情緒是憤青。 無論讀企業家和創業家的微博,還是和他們交流,經常感覺他們淤積太多的受迫害感、不公正感。 這讓中國出現一種全世界少見的情況,高富帥人群集體吐槽對社會的不滿。 第三種情緒是明哲保身。 中國社會存在很多問題,商業環境存在相當多不完善,有些創業者因為覺得社會環境太險惡,考慮賣掉公司或者移民。
前幾年的一種主流思想也在勸老闆們主動離開自己創辦的公司。 他們說,家族企業的老闆會跟不上企業發展的步伐。 中國動向集團創始人陳義紅因此離開了卡帕服飾,他2007年把企業帶上市,此後幾年企業發展也順風順水,在聽取諮詢公司意見後,他從阿迪達斯請來了一位職業經理人,去享受生活。 但兩年後,他發現公司遭遇嚴重的危機,不得不于2011年10月再度複任CEO。
華為則是一個例外:今天,華為已經成為所在行業全球最大的公司,但還在戰戰兢兢地探索和奮鬥;雖然華為沒有上市,但由於實施了對6萬多人的股權激勵,華為的員工相對都很富有,即便如此,他們還在繼續艱苦奮鬥。 華為是一家有奮鬥精神的公司,這是最打動我的。
華為的動力機制來自創業者的思想。 中國人做企業,就要像任正非,活到老做到老。 就像華為顧問田濤說的那樣,任正非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目光的遠大讓他把華為做成了中國企業界的珠穆朗瑪峰。 他去美國參觀後受到震撼,然後說,難道中國人就不行嗎?
這種動力機制還來自華為的組織體系設計。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不管是創始人還是管理者、員工,都容易出現懈怠,很難讓一個企業組織——不管大和小——永遠保持激情和奮鬥,尤其在中國文化中。
中國缺乏商業傳統,相比政治組織,企業組織是後出現的,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很容易陷入到官本位文化當中;中國也缺乏宗教信仰傳統,缺乏建立一個強大的企業組織的背景和文化,企業組織很容易出問題, 這是今天中國所有大型企業面臨的共同挑戰。 但華為找到了在中國組織企業的方法,讓15萬知識份子變成了商業戰士,並願意在共同的旗幟下,持續艱苦奮鬥。 這恰恰是華為真正的創業之道。
創業者向華為學習什麼?
華為很大、很牛,但也是從小過來的。 具體的創業路徑或因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發展環境而不同,但創業者在精神層面是相通的:創業者都是不安分的人,都愛折騰;創業者都是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都不想按既定路線走;創業者都是背負很多責任的人,一開始創業就背負了一堆契約, 做到最後更是要擔負很多責任,大部分人覺得太苦了,只有極少數人願意承擔這種代價。
我們今天面對的問題,可能任正非也都面對過,只不過大家剛開始。 因此,華為這種把普通人變成奮鬥者,並且讓他們持續奮鬥的文化和價值觀是黑馬們可以學習的。 奮鬥精神是不變的,每個時代都一樣,這也是所有走進華為的創業者的共識。
參觀完華為,黑馬成長營學員蒲易說,華為做到這麼大,任正非還在持續奮鬥,十幾萬華為人還在持續奮鬥,即便做了世界第一,也天天想著如何再造新的輝煌。 華為這麼大了還在奮鬥,我們能夠不奮鬥嗎?
蒲易是創業者中的「高富帥」,從投資到創業都一帆風順。 他曾參與投資大眾點評網、夢芭莎以及機鋒網,投資並創辦了安沃、白天使等知名公司。 年紀輕輕做了億萬富翁,也讓他變成一個享受生活的人,喝紅酒,打高爾夫球。 有段時間,他讓我幫他找一位人生導師,他說,他現在才不到30多歲,害怕自己的人生觀出問題。 因此,春節前,我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蒲易:他把辦公室從銀泰中心搬到了一個旁邊的小地方,沒日沒夜加班,不再喝酒應酬,動用全部社會關係重新開始苦逼的創業生涯,一天之內在黑馬營微信群中發了100多條資訊, 瘋狂地請求黑馬同學説明推廣他的花店。
另外一位黑馬營學員,公司已做到三四百人規模,他覺得公司大了,應該注意平衡,不好意思再讓員工和主管加班。 從華為回來之後,他意識到,除了自己奮鬥,還應該理直氣壯地讓公司上下一起奮鬥。 現在,他把各部門招聘的指標和部門的加班指標聯繫在一起,如果朝九晚五,就不能招募新員工。 他說,公司能夠活下來的唯一理由就是持續奮鬥,不敢讓同事加班,怎麼可能成功?
和華為一樣,中國今天的經濟規模已經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 但另一方面,大家也看到了太多社會問題,很多人因此變成了憤青,很多人覺得問題關鍵在於蛋糕分得不公,甚至包括企業家也這樣認為,但其實,中國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奮鬥不夠。 華為在做了老大之後還有夢想,還要「雄糾糾氣昂昂,跨過太平洋」,仍然堅持奮鬥。 華為宣導的以奮鬥者為本、持續艱苦奮鬥正是中國社會最稀缺的東西。
萬通創始人馮侖也非常崇拜任正非,他有一句話我記了很多年,他說,大家經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對於男人,革命是身體的本錢,如果你不革命,要這身體幹什麼?我們也可以把這句話換一種方式表述,如果你不奮鬥,要這身體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