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社交網站為什麼都做不大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國內 博客 為什麼 不大

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據分析機構尼爾森線上稱,在經歷了連續17個月增長之後,知名社交網站Facebook在英國的使用者首次出現了下滑。 MySpace和Bebo的人氣也在降溫。 因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社交網站的流行程度或許已跨過了顛峰。 目前媒體曝光率極高、最能聚集人氣的社交網站在國人眼中卻十分低調。 甚至可以說,社區是互聯網上面最讓人困惑的字眼之一。

隨著Web 2.0風潮興起,由使用者提交內容的互聯網服務大行其道。 然而,事實上天底下所有的社區網站都是靠使用者提交內容來運營,因此更多人搞不清楚,到底這波Web 2.0與以前的社區網站有何不同?

在國內,由於中國博客網、搜狐等網路媒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博客這種社區類型的服務一開始就走上了「草根媒體」的路子。 這樣的方式自然也挖掘出更多的草根作者,培植了草根名人。 而新浪的名人博客則反其道而行,是邀請在現實社會中已經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來開博,從而吸引更多的關注。

不論是何種操作方式,我們很容易分辨出,在這個階段的博客,其實距離我們所理解的社區網站還十分遙遠。 這種形態的博客,總是讓人感覺少了一點社區的氛圍,卻比較像媒體。

社交網站注重使用者關係鏈

社區網站其實是一種集體參與的公共空間,過去的博客服務則比較像是在自己的房間裡喃喃自語,然後期待被發現。 然而隨著服務的演進,博客服務已經進入了下一個階段:社交網路服務。

寫博客並非人人都能文以載道,更多的只是寥寥數語。 很多人寫了幾個月,發現沒有人關注,很自然就沒有了寫作的動力。 與其期待被高高在上的編輯關注,還不如同樣在上面寫博客的人彼此互相關注。 因此,以博客為基礎形成社交圈,這個概念成了新的發展方向。 美國的Myspace 以及Facebook先後興起,使這種形態的網站更加注重使用者之間的互動。 網站上所提供的博客,相冊等服務,被看作是使用者互動的依據,或者是互動之後的結果,而不再被視為媒體內容。

使用者的關係鏈在這裡被更加重要的凸顯出來,他們彼此關注對方寫了什麼,在做什麼,拍了什麼新照片,互相加為好友。 有的人自己開設了圈子,吸引相同興趣的人加入。

然而,這樣的形態與最早期我們對社區的定義還是有些出入,因為社區還是比較傾向開放的空間,而人際的互動甚至是圈子,還是屬於比較小眾的行為。

國內社交網站存巨大市場真空

在國內,社交網路形態的網站數量不少,這些網站有的從商業人脈社交開始做起,主要是鎖定商務人士拓展人脈的需求;有的則是比較傾向于休閒,主要讓一般人也參與,例如百度空間、51.com等。

由於社交網路很大一部分會受到使用者所處的社會階層與生活環境所限,所以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例如,類似51.com這種以二級城市為主的社交網路,生活在一級城市的人就很難融入。 這是生活形態不同所至。

此外,如果以高校學生為主力的使用者群體,在國內是以占座網,校內網較為知名。 其實大學群體是個很特殊的群體,因為這些使用者平日在校園內就能互相接觸,下課後通過網上交流。

由於學生的生活與圈子畢竟和成年人,以及中小學生不同,很自然會面臨使用者圈子難以擴大的情況。 雖然美國的Facebook也是從校園發家最終擴及到一半人群,但目前國內似乎發展還比較困難。

此外,面向商務人士的社交網路在國內沒有太成功的例子。 主要原因是商務人士急功近利,而此類號稱人脈網站的服務,其實並沒辦法幫他們真正維繫人脈。

然而,這也表示,在國內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市場真空。 二級城市,高校等市場目前都已經出現第一領先群。 然而國內卻缺乏一個面向白領的社交網路,有誰看到了這個市場?

微軟Live Space在中國並不吃香

其實,在白領市場最有優勢的是微軟,因為其即時通訊軟體MSN 在中國的白領使用者擁有極高的佔有率。 如果能將 MSN與其Live Space服務做更好的結合,他的地位將難以動搖。

然而,微軟的Live Space服務評價並不高,他的使用方式對中國使用者來說也極為不符合習慣,而在微軟的全球化架構下,針對中國使用者進行定制化的服務設計,幾乎不可能。

因此,這個市場在中國還是有機會的。 目前面向這個市場的,有被普遍看好的是海內網。 然而這個網站才剛起步,目前主流人群都屬IT行業的人,要如何將群體擴大到其他行業的白領是一大課題。

上述Web 2.0 網站看來發展前景無限,而老牌社區網站發展卻不如預期。 很多社區網站的使用者數多年來一直沒有太大發展。 雖然引起一些外資互聯網企業收購的興趣,但這只能說剛好遇上了買家而已。

追根究底,基於博客,社交,圈子以及社區等幾個層次集合起來的服務,才是完整的。 傳統意義上的社區網站,在這幾個層面上遠遠不足。 不過這個市場的未來還將會是很熱鬧的。 前些時候盛傳Facebook要進中國,美國的社交網路上市公司Mixi也有此打算。 將來應該還會出現幾個並購案,先不論成敗,至少這個市場在國內還將持續火熱。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