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博客大巴」BSP平臺進軍口碑行銷,推出吆喝城的消息,使用者憑blogbus使用者名和密碼即可登錄,花一分鐘補充完個人資料後即可參加各類免費領用活動和調查,體驗產品和服務後,回吆喝城寫試用感言和説明吆喝。 任何的吆喝都將被積分獎勵,獎勵的積分都將被用作下次體驗的依據。
那麼,博客大巴這樣的嘗試,意味如何?
筆者認為,其值得肯定的一方面是,具有創新精神,改變了傳統的「口碑行銷」的匿名性和炒作性,通過真實的體驗活動,獲得使用者的真實評價,來為企業做口碑宣傳。
但是,這種模式也是有問題的,就其公關本質而言,仍然是尋找「托」來說話,只不過「托」是要有代表性的。 當然,任何公關活動的「托」,就像新聞發佈會現場的「證言」,顯然也只能是說好話為主的,這種「積分」機制就可以看的出來,如果不說好話,顯然下次就不會輪到你。 而試用後多少產品真的能夠獲得好評呢? 在產品日益同質化的年代,有多少產品敢說自己的功能性優勢明顯? 能夠試用並形成好口碑的產品,就被更多的局限在功能性訴求的產品上(情感性產品更多靠廣告賦予品牌附加值)。
顯然,這樣的體驗活動,只可能是個別產品的個別行銷推廣活動,而無法成為普遍適用的口碑行銷方式。 其主要的問題可以歸納為:1、口碑的不可控;2、公眾的信任度低;3、產品功能的同質化導致的局限性;4、操作成本高。
因此,作為產品試用測試的平臺,獲得使用者的真實回饋,也許倒是可以(但和線下的市場調研相比,也沒有差異和優勢),作為口碑行銷的平臺,卻是差強人意,想當然了。 從目前該平臺的現狀看,也僅有個別的洗髮水和清潔劑的產品試用,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當然,這也從根本上反映了BSP博客運營商當前的盈利困境,由於缺乏新浪博客這樣的以資訊門戶為依託的品牌效應和使用者黏性,因此其廣告收入具有不穩定性。 吆喝城的出現,體現了博客運營商試圖突破盈利困境的嘗試,可以活躍社區氛圍,但卻難以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
簡單而言,現實中可具有操作性的「口碑傳播」還是需要「意見領袖」或者「口水草根」,前者是「實名的托」(意見領袖)+媒體放大(明星效應和大眾話題),後者是「匿名的馬甲」,大量灌水,潛移默化的影響社區裡的周圍的人。 通常狀況下,只有可控狀態下的,有針對性主題的傳播,才可能獲得有效率的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