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福:中國移動互聯網面臨一次集體下南洋機會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在91被百度以19億美元高價收購後,那場曠日持久的Web與App之爭似乎又有了新的答案。 作為手機瀏覽器的代表,俞永福顯然是希望站在Web這一邊,他認為App和Web的共同繁榮將會是移動互聯網長期的格局,因此UC正在全力推動針對Web App和外掛程式的UC+開放平臺。 在一些非高頻需求和長尾需求方面,哪怕Html5還需要幾年時間才會成熟,瀏覽器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入口。

曾航:許多人認為移動互聯網是全球市場,由於有了App Store、Google Play這樣的全球性平臺,市場開始變得扁平,你怎麼看?

俞永福:移動互聯網和PC上有很大不同。 PC是全球化市場,移動互聯網是有明顯區域特色的全球市場。 UC將全球移動互聯網劃分為4個區域:歐美、中國、日韓及發展中國家市場。

日韓是移動互聯網發展最早的地區,這個市場有許多值得總結的地方,但是我們將這個市場單獨劃分出來,因為這兩個市場的內生性比較明顯,基本上產業裡面有影響力的企業和商業模式,都是從本土內生的。

這幾個市場裡面,美國市場是屬於最開放的,而日韓是最不開放的。 中國屬於中間,一半特別開放,一半又很封閉。 而包括印度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市場,是特別開放的被主導市場。 發展中國家,比如印度,很難有本地的領導者。

曾航:UC當時是怎麼想到進軍印度市場的?

俞永福:我們是在2009年底做出決定要開拓全球市場的,當時涉及到是向東打還是向西打的問題。 為了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路線,我們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最早我們發現百度向日本打,付出的代價很高,效果很不好。 後來我們研究中國企業海外市場最成功的是誰?是華為。 我們就開始研究華為的國際化。

開拓海外市場涉及到路線圖問題、組織架構問題、人才梯隊建設問題。 華為有兩次大規模的國際化,一次是突擊美國市場,以失敗告終。 第二次是先打發展中國家,再打發達國家。 你會發現這個策略和毛主席的農村包圍城市很像。

某種程度上我認為中國公司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這個路線才會成功。 要變成國際企業,先要證明自己有能力走出去,然後才能證明自己有能力成為全球領導企業。 想直接由中國企業變成全球領導企業,現在看這個路很難走通。 我們研究華為得到的第一個結論就是這個。

研究華為得到的第二個結論,就是開拓海外市場的組織架構,也就是組織的國際化,中國人如何管理外國人的問題。

2010年的時候,我去印尼出差。 印尼的華為有1700人,只有200多人是華人,也就是說200人領導了1500個外國人。 我們開始思考為什麼華為的國際化業務那麼強。 我們的國際團隊,相當多的同事是從華為引進的。 在國際化的團隊方面,華為還是中國最強的,為數不多的做的比較好的企業。

我們現在在印度有30多名員工,計畫明年過百人。 我們要求海外的公司,中國員工的比重不能超過30%。

曾航:UC在印度市場進展這麼快,你們主要通過哪些合作夥伴開拓的?

俞永福:我們在印度市場經歷了空軍、海軍、陸軍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我們稱作空軍,也就是說在印度沒有人,沒有找合作夥伴,就是自己的產品在當地落地。

我們在印度的第一批使用者,和中國是很類似的,就是印度那些喜歡玩機的使用者。 印度也有一些手機發燒友論壇,我們就把產品放到印度本地的玩機論壇裡面,只有在使用者中形成口碑,形成傳播效益,產品才有反覆運算的價值。

我們在印度市場的規模達到2000萬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員工在印度。 一開始針對印度市場,還是拿中國產品,進行下語言適配就拿過去了。 在發展中國家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中,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相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是絕對領先的。 中國領先印度至少2年半。

第二階段我們稱之為陸軍,在當地建平臺,紮根本地,和本地的合作夥伴合作。 我們在印度市場,也找了許多印度本地企業合作,比如印度的搜狐,印度的淘寶。 這大概是2011年的時候。

曾航:印度使用者和中國使用者的習慣差別在什麼地方?

俞永福:舉個例子,中國使用者對於網盤的要求不高,而印度使用者由於很多沒有PC,對下載的需求又很旺盛,因此對於網盤的需求量很大。 UC在網盤上做了許多優化,使得他們看到更好的內容,方便存儲、轉發。

我們在印度當地語系化的過程中,加強了雲端瀏覽器服務,加入了網址導航服務,這讓印度本地使用者更加喜歡。 我們的雲端瀏覽器更快,更省流量,比作業系統內置瀏覽器更好用。

曾航:中國的華為、中興、聯想等企業,在印度市場做的也不錯,UC在進軍印度市場的時候,和這些企業有哪些合作嗎?

俞永福:中國的移動互聯網企業,現在實際上在形成一次千載難逢的集體下南洋的機會。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借助這些中國企業的力量去開拓海外市場。 這個我們稱之為「海軍」時代,是從今年年初才開始的。

印度市場,生產來自中國的手機的數量是非常龐大的。 印度手機市場現狀主要分化為了兩種,一種相當於印度的天宇朗通,原來是終端管道,現在也增加了自主品牌,現在這部分的比重越來越高。

第二部分就是自主手機品牌,國際品牌占到印度市場一半,印度本地品牌占到30%多一點,中國品牌占到一成半多一點。 來自中國的聯想、華為、中興在印度市場的銷量越來越大,我們和這些中國品牌之間有很多合作。

曾航:UC的瀏覽器還是通過預裝的方式進去?

俞永福:我們還是通過預裝的方式合作。 不過不像國內那樣,一個App裝進手機多少錢的形式。 我們採取了英特爾類似的「intel inside」廣告補貼的方式,就是對方的手機包裝盒上印上UC的Logo,我們會給補貼。 如果對方的手機是強品牌,我們的廣告費也會更高一些,如果對方品牌知名度較低,補貼就少一些。

曾航:現在微信、UC這樣的平臺級移動互聯網企業在海外已經有了規模不小的使用者群,中小移動互聯網公司就相當於獲得了一個借助你們出海的機會?

俞永福:現在有許多中國公司跟著UC走到海外去,以遊戲為代表。 微信在印度和UC也有合作。 中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個集體下南洋的機會,大家要把握好。 畢竟中國公司是同一種語音,同一種文化,許多商業溝通更加便利。

曾航:前幾年困擾業界已久的Web和App之爭,最近由於91賣給百度,又有了新一輪的討論,現在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俞永福:我們看看PC上發生的事情,PC上到今天剩下的軟體只有兩類,一類是通用基礎軟體,例如瀏覽器輸入法之類的。 第二個就是遊戲軟體。 遊戲市場的大頭還是端游。 遊戲是有非常特殊的對於展現效果有要求的,端游的展現力比頁游要好。

除了這兩個,許多服務都回歸網頁,最典型的就是視頻。 早幾年視頻都是用戶端,後來美國起來了Youtube,中國起來了優酷,都是在網頁上播放。

未來幾年,我認為整個移動互聯網是Web和App共同繁榮發展。

今年年初我們看到移動互聯網的另外一個特徵,App已經走到了後App的時代了,過去幾年,App創業這一波浪潮,很少有創業公司做大的。 我們看看排名前20的應用,大部分都是巨頭或者UC這樣做了5年以上的老公司。

後App時代,會出現兩極分化,一個是超級App,比如UC、微信、微博這樣的超級App。 還有一類我們稱之為長尾需求,需求的頻次沒有那麼高的,被淘汰的幾率越來越高。

這些長尾應用因為不是強需求,我一個月只用一次就要裝一個用戶端嗎。 因此微信這樣強需求的App會很旺盛,而長尾需求用Web的方式解決最好。

曾航:那你覺得Html5還需要多久爆發?

俞永福:Html5本身的完善還需要時間。 但是頁面的形式滿足使用者需求,沒有html5的情況下也有許多解決方案。 美國的大型網站都是Mini Site模式,日本用的是自己另外一種Web格式。

Html5至少還需要2年時間。 Html5本身是個技術問題。 對於使用者來說,你是Html4還是Html5不重要。 最重要的不是技術,是用頁面的方式去呈現服務。 最主要的是保持互聯互通。 互聯網的真諦是互聯互通。

網頁和App,從技術呈現的角度,有最大的幾個區別,第一個區別是本地運算,本機存放區,網頁的本地運算和本機存放區是非常弱的,而App的本地運算和本機存放區很好。

第二個,有沒有推送的能力。 網頁只能等著使用者去訪問。 而用戶端可以推送這是網頁最大的兩大瓶頸。 要看你的解決方案,如何解決這些瓶頸。

曾航:UC現在在html5上投入的精力有多少?

俞永福:UC瀏覽器使用的U3內核的核心是對HTML5的支援比較好,是全球唯一可以做到雲加速和本地解析的瀏覽器內核。 現在的產品是兩者不可兼得,我們是兩個同時做到。 這個對H5是很好的支援。

還有如何搭建一個好的生態環境。 最近UC瀏覽器可以直接調用快播的外掛程式,你看到任何網站看到快播的外掛程式,就可以直接播放,這是過去不可想像的。

曾航:微信起來後,我們看到微信公眾帳號這種形式變成了一種介於Web和App之間的一種新的形態,你認為微信公眾帳號會變成一個全新的大類嗎?

俞永福:我剛才說了,後App時代,會形成微信這樣超級App的方式。 剛才提到的快播外掛程式,其實也是在UC瀏覽器上的介乎于Web和App之間的新形態,我們通過UC+開放平臺來説明他們推廣,每週下載量能達到30萬次左右。 超級App裡最終能走到頭的,一定要考慮平臺開放性問題。 安卓和iOS的競爭中我們又看到這個話題得到印證。 iOS的使用者體驗很好,但是開放的安卓後來居上。

互聯網第一定律,開放一定戰勝封閉。 如果微信是開放格式,則很有前途,要看它的格式標準。 如果是私有格式標準,則又回到了封閉這條老路上去了。 開放對於平臺上的合作夥伴來說很重要,他們不用為了每一個平臺都把內容重新做一下,最後會把內容服務商搞死的。

比如你們做自媒體,你做一個內容,這個內容,可以用微信介面直接對接使用,也可以用UC的介面的對接使用,就可以生產更多的有價值的內容。 反過來如果你對內容只能為微信生產,只能二選一,這樣就會形成長期割裂。

曾航:移動互聯網發展到現在,賺到錢的主要是管道和遊戲兩種企業,你認為移動互聯網下一波大規模貨幣化浪潮在哪裡?

俞永福:我2004年才明白一個詞。 商業模式=業務模式+盈利模式。 創業者第一天就要考慮的是業務模式,但是創業者最不用關心的是盈利模式問題。

互聯網其實只有三種商業模式,B2B的廣告,B2C的增值服務,還有低買高賣的電子商務。 盈利模式不是企業的問題,而是產業成熟度問題。 你能掙遊戲的錢的時候,別人都能掙,這就是產業成熟了。

這三個盈利方式的成熟度是有規律的,最早是廣告,中間是遊戲,最後才是電子商務。 現在移動互聯網收入最大的還是廣告。 百度上個季度,在移動端的收入占10%,你可以去推算下,百度的移動搜索廣告達到多少規模了。

移動互聯網廣告未來的主要的產品形態還是搜索,就好像現在PC的廣告還是在上升,但是這個錢不是被新浪搜狐賺走,而是被百度拿走了。 移動互聯網因為螢幕小,會以效果廣告為主。

中國市場,我覺得,盈利模式方面的創新已經走到全球領先。 接下來爆發的將是移動電子商務。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