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andler實現了類似於ISAPI Extention的功能,他處理請求(Request)的資訊和發送響應(Response)。HttpHandler功能的實現通過實現IHttpHandler介面來達到。而HttpModule實現了類似於ISAPI Filter的功能HttpModule的實現HttpModules實現了類似於ISAPI Filter的功能,在開發上,通常需要經過以下步驟:1.編寫一個類,實現IhttpModule介面 2.實現Init
asp.net拋出System.Data.OleDb.OleDbException:未指定的錯誤網站使用的asp.net+access資料庫,剛開始訪問正常,一旦訪問使用者比較的多的時間就會出現System.Data.OleDb.OleDbException:未指定的錯誤,錯誤碼為:'0x80004005',重啟伺服器後訪問正常。錯誤資訊:產生此問題的解決方案如下:(1).MSDN裡的說明,這是因為沒有許可權在臨時目錄裡寫檔案而產生的。這種問題的原因:系統temp檔案夾存取權限不夠修改方法如下
1、DateTime 數字型 System.DateTime currentTime=new System.DateTime(); 1.1 取當前年月日時分秒 currentTime=System.DateTime.Now; 1.2 取當前年 int 年=currentTime.Year; 1.3 取當前月 int 月=currentTime.Month; 1.4 取當前日 int 日=currentTime.Day; 1.5 取當前時 int 時=currentTime.Hour; 1.6
有一隻企鵝首先發現地球暖化、冰山在融化,回來告訴其它企鵝,卻沒有任一隻企鵝願意相信;因為企鵝們覺得現在生活過得很好,都不想費心思考如何改變、改變何時會來臨,因此仍每天做例行性的工作,不願去研究別人的觀點。「有時人們會抗拒改變,其實只是不想改變;但是願意接收新觀念的技術人員,通常會活得比較久」。本帖只提供 MVC Pattern 的觀念和架構介紹,僅供未接觸過 MVC Framework 的 .NET 技術人員作為參考之用,以評估是否要深入學習或在將來的項目匯入。常在網路上,看到有網友誤認
http://www.microsoft.com/web/gallery/install.aspx?appid=MVC31.Razor的HtmlEncode問題預設的情況下我們的Razor輸出會進行HtmlEncode編碼如 1: @{ 2: var html="<p>text</p>"; 3: } 4: @html其實輸出的內容是編碼後的Html之前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是將文本轉換成為IHtmlString: 1: @{
很多時候,我們程式需要在後台線程定時執行一些任務,比如定時發送郵件。簡單點,我們可以自己建立一個Timer對象來定時,通過定製它的回調事件來完成具體業務需求。對於比較複雜的業務要求,穩定性要求比較高,我們可以使用一些開源架構,比如Quartz.NET建立Windows Service的方式來執行定時任務。雖然單獨的Windows
回顧一下asp.net的流程處理http://www.cnblogs.com/jianjialin/archive/2011/06/14/2080768.html和http://www.cnblogs.com/jianjialin/archive/2011/06/14/2080880.html在處理流程裡面有兩個方法, 我們在這裡分析一下void application_PostResolveRequestCache (object sender, EventArgs
網站結構webconfig設定為form驗證, 並拒絕所有的匿名使用者 <authentication mode="Forms"> <forms loginUrl="~/Account/Index" timeout="2880" path="/" />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deny users="?"/> </authorization&
系列目錄過濾器上下文參數前一節提到了四種MVC內建過濾器,它們無一例外都在關鍵的方法中提供了叫filterContext的參數,儘管它們各自類型不同,但是都繼承自ControllerContext。 其中一個共同的重要屬性是:public ActionResult Result { get; set;}Result是唯一通知MVC架構當前Filter執行結果的媒介,也就是說MVC架構總是在必要的時候判斷filterContext.Result,如果Result不為空白就表示可以繼續,
解決上一篇提出的剩下的問題 前端國際化. 通過js語言套件解決.準備好js語言套件. 在模板頁中使用如下代碼 <script src='http://www.cnblogs.com/Scripts/grid.locale-<%=System.Threading.Thread.CurrentThread.CurrentCulture.Name %>.js'
Attribute 是什麼Attribute 是一種可由使用者自由定義的修飾符(Modifier),可以用來修飾各種需要被修飾的目標。 簡單的說,Attribute就是一種“附著物” —— 就像牡蠣吸附在船底或礁石上一樣。 這些附著物的作用是為它們的附著體追加上一些額外的資訊(這些資訊就儲存在附著物的體內)—— 比如“這個類是我寫的”或者“這個函數以前出過問題”等等。 Attribute 的作用特性Attribute 的作用是添加中繼資料。 中繼資料可以被工具支援,
在mvc中的使用見http://www.cnblogs.com/feelboy/archive/2011/07/02/2096146.html在asp.net項目中使用DataAnnotations 驗證 見http://www.cnblogs.com/hjf1223/archive/2010/11/07/independent-dataannotation-validation.html 在我的類庫Lib.ClassExt中整合了上面大俠提供的擴充類.
文章目錄 國際化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asp.net mvc中的資源檔以聲明方式設定 ASP.NET 網頁的地區性和 UI 文化特性用編程的方式設定ASP.NET網頁的地區性和UI地區性 國際化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1. 通常的文本國際化. 通過asp.net資源檔解決.2. 前端國際化. 通過js語言套件解決.3. 後台輸出的提示言等的國際化.(比如說”該使用者名稱不存在”)4. 狀態枚舉的國際化.(比如說”正常”,”停止”等狀態)5.
ASP.NET對請求處理的過程:HttpRequest-->inetinfo.exe-->ASPNET_ISAPI.dll-->ASPNET_WP.exe-->HttpRuntime-->HttpApplication Factory-->HttpApplication-->HttpModule-->HttpHandler
最近在學ASP.NET MVC,畫了一些圖,和大夥分享下:Routing 組件圖1 獨立的ASP.NET Routing組件 MVC-Controller 圖2 Controller結構 圖3 Controller中可用的ActionResult MVC-View 圖4 使用的抽象原廠模式的視圖引擎 圖5 視圖模型 在這裡,我沒有寫出具體的內容,在園子裡搜尋一下會有很多。:) 推薦一下這個系統,蠻清楚的:《從零開始學習ASP.NET MVC》。
文章目錄 PreApplicationStartMethodAttributeBuildProvider.RegisterBuildProviderBuildManager.AddReferencedAssemblyConfig-free IHttpModule Registration ASP.NET 4.0在很多方面都做了改進,在這篇ASP.NET 4.0白皮書就描述了很多ASP.NET
在MVC的Model中,我們可以定義很多與視圖相關的中繼資料,這些中繼資料對我們開發視圖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資料驗證方面。這些中繼資料一般情況下我們是不會定義在業務實體(或持久化實體)上面,所以很多情況下,我們會需要開發兩種實體:View Model和Business Model。這樣就造成,在Action與View的溝通當中,我們需要使用View Model,然後在商務邏輯處理時,我們需要再將View Model映射到Business
工作用到了,記錄一下,就是網路路徑上有個共用目錄,給你分配一個帳號和密碼 有一定的許可權可以讀寫,不用在設定檔中做修改,比較安全。 採用WindowsIdentity.Impersonate
在一次項目中,使用了access資料庫。本地測試無出現異常,但在伺服器上一重新整理就會跑出這個錯誤。很明顯的錯誤就是資料庫沒有關閉,在使用DataReader時資源沒有及時釋放。[一般情況下]於是找到資料庫操作類,卻很明顯的都已經及時釋放掉資源。一步步跟蹤調試也無發現錯誤源頭。網上搜了相關問題
asp.net驗證控制項以其強大的功能得到了很廣泛的使用,但如果對其使用不得當也很容易帶來安全隱患。前段時間由於作業需要稍微瞭解了下它的驗證策略,在此也提醒下大家這個問題:這些驗證控制項預設情況下只對使用者輸入進行用戶端驗證,而伺服器端驗證的代碼必須手動添加。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如何繞過預設情況下的用戶端驗證向伺服器提交非法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