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c/c++程式中的記憶體配置

全域/待用資料區:儲存全域變數,和靜態變數static聲明的變數常量儲存區:儲存常量,如char *s="abcde"; 或者 const int i =10;代碼區:這個不說了。代碼放的地兒棧:臨時變數,參數等,有大小限制,vc6/7: 1M 堆: 使用者自己維護的空間,記憶體使用量需要自己申請,自己釋放。大小基本不限(4G) example: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global = 100; //全域/靜態區

c++寫的一個簡單的string類

這是剛開始學c++時候寫的一個string類,有些細節還值得推敲,一直沒時間重寫寫過,放在這以後再改改#ifndef _MYSTRING_H#define _MYSTRING_H#include<cctype>#include<algorithm>#include<vector>#include<cassert>namespace mstr{class mystring{public:typedef unsigned int

c++隊列類的簡單實現

同樣是一個小作業,只做了一部分,有待完善#ifndef QUEUE_H#define QUEUE_H///////////////#include<iostream>//聲明一個Queue模板類template <classT> class Queue;//定義一個節點類template <class T>class qItem{friend class Queue<T>;qItem(const T &t):item(t),next(0){

C++實現複數類

主要還是練習封裝,做一個demo。下一步會實現string類。# 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my_complex {private:int real;int imag;public:my_complex();my_complex(int real, int imag);~my_complex();my_complex(const my_complex& rhs);my_complex& operator=(

解決:configure:error: no acceptable C compiler found in……

本來這個問題已經是一個多月前的事了,但是對與我一個Linux新手來說,還是有必要把他記錄下來。      至07年學習ror時同時也研究了Linux上搭建ror伺服器。但當時也是工作需要所以對Linux的認知也很有局限性。更何況現在也和ruby一樣有一年沒摸了。所以一直想在自己電腦上裝個虛擬機器把Linux系統裝上。但硬體設定支援不了,正好幾個月前我換了台電腦。而且還裝的是english 版的vista。視覺效果明顯比中文版的好多了。     

C++ this指標解析

this指標我並不陌生,學過java的都知道,this在java中也經常出現。今天我專門研究了一下C++中的this指標。http://www.cnblogs.com/hnrainll/archive/2011/05/20/2051939.htmlthis指標指向的就是調用該方法的對象,對this的解引用*this就是調用該方法的對象。this指標的含義及其用法: 1. this指標是一個隱含於每一個成員函數中的特殊指標。它指向正在被該成員函數操作的那個對象。2.

C++實現String類

C++實現String類,還沒有完成,待繼續。有以下注意的點:(1)賦值操作符返回的是一個MyString&,而重載的+返回的是一個MyString。其中的原因參看《effective c++》,主要是返回引用的時候,必須返回必須在此函數之前存在的引用,因為引用是一個名字,“在我們使用之前,必須想想他代表了那個名字“。如果返回了一個局部對象的引用,那麼這個函數結束後,這個引用就會指向一個不存在的對象,顯然,這是走上了行為未定義的快車道。# include <iostream>

C++ std::tr1::shared_ptr使用

看《effective

C++ stl之迭代器(iterator)

經過前面對各容器的講解,相信大家已經對迭代器有一定的瞭解了,迭代器作為STL中的幾大模組之一(系統工具,容器,迭代器,演算法,仿函數,string以及iostream),重要性毋庸置疑,現在我們來詳細的討論分析STL中迭代器的用法。迭代器產生動機:在早期STL 的實現中,容器和演算法是合并在一起的,即每個容器都有他的專屬演算法,但是後來發現這樣效率不高,而且每個容器的很多演算法都是大致相同的,於是STL的設計者萌生了把演算法和容器分開的想法,即演算法唯寫一次,每個容器都可以調用。從而需要在容器和

深度理解C語言可變參數列表

文章目錄 一、基礎部分二、知識擴充 一、基礎部分1.1 什麼是可變長參數可變長參數:顧名思義,就是函數的參數長度(數量)是可變的。比如 C 語言的 printf 系列的(格式化輸入輸出等)函數,都是參數可變的。下面是 printf 函數的聲明:int printf ( const char * format, ... );可變參數函式宣告方式都是類似的。1.2

C++使用Json作為資料封裝格式的通訊

http://blog.csdn.net/vagrxie/archive/2010/07/23/5754179.aspx { 2009 11 09

設計模式之適配器模式(C++實現)

在設計模式中,適配器模式(英語:adapter pattern)有時候也稱封裝樣式或者封裝。將一個類的介面轉接成使用者所期待的。一個適配使得因介面不相容而不能在一起工作的類工作在一起,做法是將類別自己的介面包裹在一個已存在的類中。有兩類適配器模式:·對象適配器模式 - 在這種適配器模式中,適配器容納一個它我包裹的類的執行個體。在這種情況下,適配器調用被包裹對象的物理實體。·類適配器模式 -

c 語音中time_t 的介紹

包含檔案:#ifndef __TIME_T#define __TIME_T     /* 避免重複定義 time_t */typedef long     time_t;    /* 時間值time_t

C++中的重載丶重寫丶重定義丶重新導向的區別

先看重載:重載指的是函數的重載,又有成員函數和一般函數的重載,兩者沒什麼區別,只是地方不一樣而已函數重載表示函數名相同,但是參數不同,函數重載在C語言裡面是沒有的,只限定在C++如下所示:double  max(double x,double y),int  max(int  x,int

設計模式之單例模式(C++實現)

  註:今天不知道怎麼的CSDN的部落格貼代碼和貼圖片的按鈕好像有點問題,我貼不出來,只能用複製代碼說明問題了      至於單例模式,是設計模式中最為基本的模式之一,說直白點就是在程式中確保任何時候都只有一個執行個體,比如windows的檔案管理類,還有就是在cocos2dx中的遊戲導演類等等,那麼如何來確保任何時候都只能有一個執行個體勒?這個時候我們的static就起作用了!    前幾天一個朋友問我cocos2dx中的這一行代碼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這麼寫,代碼如下:CCSize

設計模式之Builder模式 (C++實現)

剛開始我一直感覺建造者模式不太好懂,也許是我笨了點緣故,勤能補拙嘛,所以只能多看多想了大話設計模式裡面那個對於建造者模式我講解,個人感覺不太好理解,我是看了很多遍也沒體會到那樣設計的精髓,後來在另一本設計模式上才稍微領悟到了點, 在這裡我想到一個比較形象的例子:比如我某天去吃蘭州拉麵,他們有不同的套餐,套餐裡包含的種類是一樣的,都有一碗拉麵,一份泡菜,一杯飲料。但是不同的套餐裡這3樣又都不是全部一樣的,也許分量和品質有差別。此時我們就可以用建造者模式。這裡我沒有合適的UML圖,大致說一下模型:客

設計模式之Observer模式(C++實現)

觀察者模式(Observer)定義了對象間一對多的聯絡。當一個對象的狀態發生變化時,所有與它有聯絡的觀察者對象都會得到通知。觀察者模式將被觀察的目標和觀察者解耦,一個目標可以有任意多的觀察者,觀察者也可以觀察任意多的目標,構成複雜的聯絡,而每個觀察者都不知道其他觀察者的存在。 這裡我就不列出那麼多正式化的UML圖了,那些是書本上的事,如果要詳細學設計模式,推薦Gof的大話設計模式 我們在這裡舉兩個例子來說明第一:燒水瓶熱水時候,當燒到97度的時候,顯示屏會收到訊息,然後再螢幕上顯示當前溫度,聲控

標準C++的類型轉換符:static_cast、dynamic_cast、reinterpret_cast和const_cast

C 風格(C-style)強制轉型如下:(T) exdivssion // cast exdivssion to be of type T函數風格(Function-style)強制轉型使用這樣的文法:T(exdivssion) // cast exdivssion to be of type

設計模式之strategy模式(C++實現)

策略模式是一種比較常用的設計模式,他主要體現在對象可以有某個行為,但是在不同的情境時用不同的實現方法!在軟體開發中也常常遇到類似的情況,實現某一個功能有多種演算法或者策略,我們可以根據環境或者條件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演算法或者策略來完成該功能。如尋找、排序等,一種常用的方法是寫入程式碼(Hard

設計模式之Proxy模式(C++實現)

代理模式,那麼什麼是代理模式勒,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我很忙,忙的沒空理你,那你要找我呢就先找我的代理人吧,那代理人總要知道被代理人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吧,那就是兩個人具備同一個介面,代理人雖然不能幹活,但是被代理的人能幹活呀。說起來很抽象,具體看執行個體還是來的實在! 比如西門慶找潘金蓮,那潘金蓮不好意思回覆呀,咋辦,找那個王婆做代理,表現在程式上時這樣的: 先定義一種類型的女人class KindWomen

總頁數: 4314 1 ....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 4314 Go to: 前往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