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5
string類類型和許多其他庫類型都定義了一些配套類型(companion type)。通過這些配套類型,庫類型的使用就能和機器無關(machine-independent)。string::size_type定義為unsigned型,可以保證足夠大的儲存string對象的長度。注意,任何儲存string的size操作結果的變數必須為string::size_type類型。尤其不能把size的傳回值賦給一個int變數。(因為size返回的是一個unsigned類型,而int是signed類型。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在 GNOME 案頭的終端,直接 su 切換到 root 後,在終端運行一些圖形介面的程式,有些能運行但報錯,有些根本運行不起來。可能是因為直接用 su 切換到 root 後,root 還是使用普通使用者的環境變數。在 Fedora 14 運行出錯的軟體有: gedit 、emacs 、unetbootin-linuxgedit出現資訊如下:==============================分割線==============================(process:1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一個物件導向的程式範例物件導向編程的3個要素:資料抽象、繼承及動態綁定。這個常式非常完整的展示了這3個要素。程式要做的內容就是要將這個算術表達樹輸出,即得到:(-5)*(3+4) Expressions標頭檔:#ifndef EXPRESSION_H_H#define EXPRESSION_H_H#include<iostream>#include<string>using namespace std;//基類class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函數傳回值需要注意點:1、千萬不要返回局部對象的引用當函數執行完畢時,將釋放分配給局部對象的記憶體空間,此時,對局部變數的引用就會指向不確定的記憶體。舉例:const string &manip(const string &s){string ret = s;return ret;}2、千萬不要返回指向局部對象的指標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vector.resize與vector.reserve的區別reserve是容器預留空間,但並不真正建立元素對象,在建立對象之前,不能引用容器內的元素,因此當加入新的元素時,需要用push_back()/insert()函數。resize是改變容器的大小,並且建立對象,因此,調用這個函數之後,就可以引用容器內的對象了,因此當加入新的元素時,用operator[]操作符,或者用迭代器來引用元素對象。再者,兩個函數的形式是有區別的,reserve函數之後一個參數,即需要預留的容器的空間;resiz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C++中的標準異常類namespace std{ //exception派生 class logic_error; //邏輯錯誤,在程式運行前可以檢測出來 //logic_error派生 class domain_error; //違反了前置條件 class invalid_argument; //指出函數的一個無效參數 class length_error; //指出有一個超過類型size_t的最大可表現值長度的對象的企圖 class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控制代碼類舉例實現Handle.h標頭檔:#ifndef HANDLE_H_H#define HANDLE_H_Hclass Point{public:Point() : xval(0), yval(0) { }Point(int x, int y) : xval(x), yval(y) { }int x() const { return xval; }int y() const { return yval; }Point& x(int xv) { xval = xv; return *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ReportViewer是微軟報表解決方案的前台展示控制項,目前嵌入在VS2005/VS2008/VS2010/VS2012中。ReportViewer用於處理和顯示應用程式中的報表。目前有兩個版本:用於ASP.NET的ReportViewer Web伺服器控制項和用於Windows表單應用程式的ReportViewer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我想說的就是——Ref和Out把我弄糊塗的原因是,當時沒有認真的去分析它對不同類型所做出的不同的動作。對於實值型別。使用了Ref和Out的效果就幾乎和C中使用了指標變數一樣。它能夠讓你直接對原數進行操作,而不是對那個原數的Copy進行操作。舉個小例子:using System;namespace ConsoleApplication4{////// Class1 的摘要說明。///class Class1{////// 應用程式的主進入點。///[STAThread]static void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多重文件介面就是所謂的MDI,他是從Windows 2.0下的Microsoft Excel試算表程式開始引入的,這是因為Excel試算表使用者有時需要同時操作多份表格,MDI正好為這種操作多表格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於是就產生了MDI程式。在視窗系統3.1版本中,MDI得到了更大範圍的應用。其中系統中的程式管理器和檔案管理工具都是MDI程式。 Visual C#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下一代主流程式開發語言,他也是一種功能十分強大的程 序設計語言,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編程人員的喜歡。在Visual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很早以前就聽說過Borland公司將推出基於.NET架構的新產品,並且將沿用其以前的命名方式,將其命名為C# Builder。對於一向喜歡追逐新技術的我,C# Builder的推出無疑是一大驚喜。我一向十分喜歡用Borland公司的產品,從早期的Turbo C 2.0、Turbo C++ 3.0、Borland C++一直到Delphi、C++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引入Excel的COM組件using System;using System.Data;using System.Configuration;using System.Web;using System.Web.Security;using System.Web.UI;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WebParts;using System.Web.UI.HtmlControls;using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概述本文檔列出了 Crystal Decisions 支援人員網站上所有可用的,使用 C# 和 C++.NET 開發的 .NET 應用程式執行個體列表。本文檔還給出了每一個程式的描述和下載連結。隨著新程式加入我們的支援網站,本文檔將不斷更新。----------------------------------目錄VISUAL C# .NET一、資料庫連通性 1、csharp_web_simplelogonengine.exe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一個稍微複雜一點的程式一般都有二個或者更多的表單。有時在程式設計中,資料不僅要在同一個表單中傳遞,還要在表單間傳遞, 這種傳遞是主表單與從表單之間資料的互相傳遞。從本文開始,我們將列舉不同表單間資料傳遞的四種情況,和用Visual C#實現這四種情況的具體方法。下面先介紹用Visual C#實現表單間傳遞資料中第一種情況——從主表單向從表單傳遞字串。在閱讀完本文後,你還嘗試一下 利用此方法在表單間傳送數值等資料。本文中程式設計、調試、啟動並執行軟體環境:Windows2000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C#的事件機制是基於委託實現的。實現一個事件,要先定義一個委託類型class1{ public delegate void mydelegate (myEventArgs e); public event mydelegate event1;}然後我們可以使用+=和-=註冊、移除事件class1.event1 += new mydelegate(new myEventArgs());在class中引發事件時最好這樣class1{ public fireEvent() { if(event1 !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用ping命令判斷網路,但是這個實在是太不給力了,延遲時間長,於是我在網上查詢了下,發現可以用調用Windows API 內建的兩個動態串連庫調用判斷。1. winInet.dll 2. sensapi.dll 先講第一個吧: winInet.dll 可以調用 InternetGetConnectedState 方法 sensapi.dll 可以調用 IsNetworkAlive 方法 要想使用這兩個方法,必須先引入動態串連庫, 需要引用命名空間 using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Com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using 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 namespace VolumnSet {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C++和Objective-C混編(官方文檔翻譯)原帖地址 http://www.cocoachina.com/bbs/read.php?tid-9111-fpage-3.htmlUsing C++ With Objective-C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曾經指出指出,表單間資料傳遞第一種情況的解決方案存在一個主要的缺點,就是表單間傳遞的參數數目是固定的,並且類型也是固定的。這是因為,上文中修改了從命名空間System.Windows.Forms中的Form類派生而得到的Form2類的建構函式,由於建構函式中的參數和類型都是固定的,而主表單向從表單傳遞資料,就是通過建構函式中的參數來實現的,所以就造成了上面的那個缺點。其實在這種方法中還存在一個缺點,就是每一次表單間的資料傳遞,就必須構建一個表單,並且這種資料傳遞是一次性的。這些
Time of Update: 2018-12-05
/// <summary> /// 判斷用戶端IP是否在免受限列表 /// </summary> /// <param name="BlLimited"></param> /// <param name="CustomerIP"></param> /// <returns></returns> priv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