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6
相信用過window7 的都知道window7工作列新增加了一些功能比如JumpList(捷徑清單), 這是IE8的Jumplist,現在利用Visual Studio 2010 和C#4.0 我們可以編寫Code來改變Jumplist和自訂。首先,用VS2010建立一個windowform project(注意是 .Net 4.0的架構),然後右擊選擇解決方案(螢幕右邊)下的reference點Addreference(添加引用)這是我們要添加兩個Dll檔案 路徑為:C:\Program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程式的實現原理: 在註冊表目錄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Taskband下建立幾個鍵:MaxThumbSizePx, MinThumbSizePx, ThumbSpacingXPx, ThumbSpacingYPx, TopMarginPx, BottomMarginPx, LeftMarginPx, RightMarginPx 分別用於控制縮圖尺寸, 兩個縮圖直接的邊距,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近段時間,實驗室電腦的IP頻繁地改變,搞得想用遠程偷下懶都不行。這時想到的解決方案有:靜態IP,動態網域名稱,自己解決。靜態IP雖然可以自己指定,但一關機後,與對方衝突就完了,作罷。免費的動態網域名稱又要手機認證,也作罷。最後只能自己解決。解決方案是寫一個程式不斷地檢測本機IP,如果改變了,就發郵件通知。檢測本機IP很簡單,就略過。這裡介紹下怎樣發郵件吧。 發郵件前,需要理解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為什麼要用設計模式? 1、設計模式是前人根據經驗總結出來的,使用設計模式,就相當於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 2、設計模式使程式易讀。熟悉設計模式的人應該能夠很容易讀懂運用設計模式編寫的程式。 3、設計模式能使編寫的程式具有良好的可擴充性,滿足系統設計的開閉原則。比如策略模式,就是將不同的演算法封裝在子類中,在需要添加新的演算法時,只需添加新的子類,實現規定的介面,即可在不改變現有系統源碼的情況下加入新的系統行為。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學習c#,進行格式驗證時,自己花了很長時間學習了Regex,花了點時間,整理了一下,供大家參考一下,有什麼錯誤,希望大神提出來. using Sysyem.Text.RegularExpressions.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開始讀《C專家編程》之前,有一個很擔心的問題:94年出的講語言的書,在現在(2012)還有多少是適用的。因此,一邊讀,一邊用VS2010做實驗。最後發現大部分內容都還在用。讀完後,覺得最精彩的部分有二:一是講解如何理解聲明,二是深入地講解數組名與指標。下文是將看書過程中所做的筆記進行的整理。p.s: 以下代碼均在VS2010測試過 1. 使用無符號數時要特別注意(不推薦使用無符號數)當無符號數與有符號數在同一條運算式中出現時,有符號數會被轉換為無符號數。e.g:int feng =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平時上網都會用到搜尋引擎,但是每次都要去開啟瀏覽器,然後開啟百度或Google。。。 這樣做總覺得很煩 ! 為了不讓自己能快點搜出東西,我就做了小工具 QuickSearch 其實實現原理很簡單:就是先去找到那些搜尋引擎的搜尋字串,例如百度的 http://www.baidu.com/s?wd= ,我們只需要在=後面加想搜的關鍵字就能搜到我們想要的內容,不過百度的關鍵字是utf-8編碼的,所以我們就要進行編碼轉換 應為我是用C#開發 預設的是Unicode編碼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鄭重聲明:本文是筆者根據個人理解所寫,錯誤難免,歡迎拍磚! 可以任意轉載、修改,轉載時是否標明出處,隨君而定!static_cast用於“良性”和“適度良性”轉換,包括不用強制轉換(如自動類型轉換)。static_cast全部用於明確定義的轉換,包括編譯器允許我們所做的不用強制轉換的“安全”轉換和不太安全但清楚定義的轉換。用法:static_cast < type-id >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鄭重聲明:本文是筆者根據個人理解所寫,錯誤難免,歡迎拍磚! 可以任意轉載、修改,轉載時是否標明出處,隨君而定!演算法思想: 直接插入排序(straight insertion sort)的作法是:每次從無序表中取出第一個元素,把它插入到有序表的合適位置,使有序表仍然有序。第一趟比較前兩個數,然後把第二個數按大小插入到有序表中;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鄭重聲明:本文是筆者根據個人理解所寫,錯誤難免,歡迎拍磚! 可以任意轉載、修改,轉載時是否標明出處,隨君而定! 折半插入排序(binary insertion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主要實現方法,繼承TraceLinster類,重寫構造參數,重寫Write和WriteLine方法就可以了,具體代碼如下:Code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Actipro CodeHighlighter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鄭重聲明:本文是筆者根據個人理解所寫,錯誤難免,歡迎拍磚! 可以任意轉載、修改,轉載時是否標明出處,隨君而定! 交換排序應該是交換排序裡面最簡單,也最容易理解的一個排序演算法,比較接近人的習慣思維。掃描整個資料,從第0個元素開始,跟以後的元素逐個比較,按照定序(從小到大或者從大到小)交換順序,比較完第a後再去比較第a+1個元素,以此類推。 1 template <typename T> 2 void swap(T& lhs, T& rhs) 3 { 4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有了前面兩篇的基礎,下面正式開扒變數名和記憶體的關係,先看一段大家很熟悉的代碼: int i; scanf_s("%d", &i); int i;,在這一句就為i分配了記憶體(但尚未對這塊記憶體進行初始化),所以可以通過&i直接使用這塊記憶體。賦值就更不用說啦,i =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鄭重聲明:本文是筆者根據個人理解所寫,錯誤難免,歡迎拍磚! 可以任意轉載、修改,轉載時是否標明出處,隨君而定! range-for是C++ 11新增特性,用於迴圈迭代一個“範圍”,該“範圍”類似於包含有begin()和end()方法的STL序列容器。所有的STL標準容器都適用於該“範圍”,例如vector、string等等。數組也同樣可以,只要定義了begin()和end()方法的任何“範圍”都可以使用for來迴圈迭代容器裡面的元素,如istream。文法:for ( range_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在閱讀c++primer第三版時,奴家就注意到const在c++中被用得很重。長期寫objc和浸淫在cocoa環境中,看到c++代碼中函數形參很多都帶有一個const,實在讓奴家很不適應。const的作用是告訴編譯器,接下來聲明和定義的這個變數將無法改變其初始化值。當然,const限定的是值還是地址,要看具體聲明。在寫objc時,奴家並未太過注意這點,甚至沒有使用過const,一般都是用宏。也看到過姐妹們寫過,不過也並未當真。果真因為objc太過簡單麼。看官莫笑,objc是奴家學習的第一門對編譯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1 int myatoi(char* str) 2 { 3 int ret=0; 4 int sign = 1; 5 if(*str=='-')//指標的值不是負數 *是取值的意思 &取地址的意思 6 { 7 sign=-1; 8 }else 9 {10 ret=ret*10+(*str-'0');//通過ascii碼轉換11 }12 str++;13 while(*str!='\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1. 現実情境 在很多電影電視劇裡,武功最高的往往是太監,所謂“欲練此功,必先自宮”,太監的武功為什麼會這麼高?我想應該是閑的。如果說物件導向的世界裡有父子的話,那麼太監這個類應該就是無法生子的類。他們是無法被繼承的,不過,他們是可以繼承別人的。 2. 技術問題 要實現一個無法被繼承的類,Java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關鍵字final,但是C++裡沒有,那作為C++程式員如何寫出一個無法被繼承的類呢?建構函式和解構函式。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公司的機器最近遇到一個bug(其實這個bug一年前就出現過,只是未引起重視),現象是這樣的:在生產環境中,使用者連續列印票的時候,中間某張票的一個時間可能會出問題,該時間本來是一個未來的時間,卻被列印成了系統當前的時間.其他同事認為是傳入的參數出錯了,加了大量的調試資訊和日誌進去,結果去令人掉眼鏡,傳入的參數是完全正確的,但是結果去不是預期的. 最終排查BUG的任務轉到了我手裡,我簡單分析了下上層流程,並無問題,於是把問題定位在底層庫的FormatTime函數上,於是要了份FormatTi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這篇文章,我們來討論圖的相關知識。一、究竟什麼圖裝結構了,所謂的圖是圖狀結構簡稱圖,是另一種非線性結構,它比樹形結構更複雜。樹形結構中的結點是一對多的關係,結點間具有明顯的層次和分支關係。每一層的結點可以和下一層的多個結點相關,但只能和上一層的一個結點相關。而圖中的頂點(把圖中的資料元素稱為頂點)是多對多的關係,即頂點間的關係是任意的,圖中任意兩個頂點之間都可能相關。也就是說,圖的頂點之間無明顯的層次關係,這種關係在現實世界中大量存在。因此,圖的應用相當廣泛,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等許多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看了兩章不到。。隨意記錄下。#include<iostream>#include<string>using std::cout;using std::endl;double calculation(double a,double b,char op){switch(op){case '+': return a+b;case '-':return a-b;case '*':return a*b;case '/':return a/b;}} double 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