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本次主要分享Docker在暴漫中的應用主要包括:開發環境的Service搭建,代碼託管、持續整合、Docker鏡像等若干Support服務、部分微服務以及整個資料服務系統。暴走漫畫是一家文化傳媒公司。公司除了有若干視頻娛樂節目,還有相應的社區網站及移動APP。流量UV是200萬/天左右,PV大概是千萬層級。為了更加有效地運營以及推薦使用者個人化,2015年成立了資料部,負責暴漫的資料分析和資料採礦相關服務。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 現在一說到“容器”,幾乎所有人首先想到的就是Docker。Docker作為目前最主流的容器標準,掩蓋了許多前輩和後續者的光輝。事實上,Docker既不是第一個容器類產品(OpenVZ、Lxc等都遠遠早於它),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最近有點火的新容器標準:AppC。AppC是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Mesos在Qunar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本文主要介紹在容器叢集中,如何管理容器日誌,有哪些方法可以管理日誌,這些方法分別有哪些優勢和劣勢。緊接著討論了目前網路的幾種方案,每種方案都會帶來什麼樣的收益和效果。最後介紹了芒果TV的最佳實務。我先假定今晚的聽眾至少小範圍的鋪開 Docker 容器化技術線上上了,至少熟悉 Docker 的工作原理和 remote API。所以我不會過多的介紹Docker 的基本操作和使用,主要是分享叢集化容器中的日誌管理和網路管理。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本次主要分享Git 多分支 pull request 工作方式配合 Docker 在持續整合方面的應用。首先介紹我們公司和團隊的情況,kingdee 雲之家,主要是做企業社交,其中包括 im,微博等,我們的服務主要包括免費的公用雲端服務,和各個企業的私人雲端部署,其中萬科、海爾都是我們的客戶。再看看我們現在的系統和技術棧的情況:現在的系統中存在 449 項目。開發使用的技術棧有Java(標準容器項目使用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本文作者擁有超過12年互連網產品開發和管理經驗,專註於互連網技術架構設計,對產品設計、敏捷開發、安全、OKRs、大資料等領域有深入研究。本文介紹微服務架構和優缺點,並講解常見微服務架構模式和適用情境。最後結合實踐,選擇合適的雲平台,講解如何部署、管理、遷移和服務伸縮,最後講解實際運營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案。總結優點就是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Flannel是 CoreOS 團隊針對 Kubernetes 設計的一個覆蓋網路(Overlay Network)工具,其目的在於協助每一個使用 Kuberentes 的 CoreOS 主機擁有一個完整的子網。這次的分享內容將從Flannel的介紹、工作原理及安裝和配置三方面來介紹這個工具的使用方法。第一部分:Flannel介紹Flannel是CoreOS團隊針對Kubernetes設計的一個網路規劃服務,簡單來說,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容器化技術作為“攪局者”,勢必面臨適配公司已有架構的挑戰,本文將為大家介紹360如何讓Docker落地。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結合公司業務特點,如何使Docker適配現有技術架構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主要介紹 Kubernetes 的主要特性和一些經驗。先從整體上看一下Kubernetes的一些理念和基本架構, 然後從網路、 資源管理、儲存、服務發現、負載平衡、高可用、rolling upgrade、安全、監控等方面向大家簡單介紹Kubernetes的這些主要特性。我們先從整體上看一下Kubernetes的一些理念和基本架構, 然後從網路、 資源管理、儲存、服務發現、負載平衡、高可用、rolling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本次分享的主題是:如何在裸機下自動安裝部署 CoreOS + Kubernetes。主要從背景、工作原理、具體過程、採過的坑四個方面來分享。先介紹一下背景隨著光音業務規模的上升,線上業務產品的數量及伺服器的採購量也越來越大。當達到一定數量級後,就不能使用常規的維護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以前,一旦業務量上去,我們就不得不停下手頭的開發工作,部署業務所需要的環境及線上調試,到最後,只有特別熟悉業務和代碼的同事才能勝任此工作。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本次分享主要介紹目前etcd的狀況和其今後的發展。@Container大會,專為一線開發人員和營運工程師設計的頂級容器技術會議。etcd是CoreOS開發的一個分布式一致性KVStore for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11月4日,Docker 1.9 正式發布。其中Docker Swarm 和多跨主機網路正式可在生產環境使用,Docker Engine 提供了全新的儲存卷管理系統,Docker Compose 對更多環境提供了更好的支援。所有的這些都為大規模部署生產環境下的分布式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文詳細分析了Docker 1.9的種種新特性。@Container大會,專為一線開發人員和營運工程師設計的頂級容器技術會議。1.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本文參考自How to efficiently concatenate strings in Go?和Efficient String Concatenation in Go。(1)直接使用“+=”:package mainimport ( "fmt" "strconv")func main() { s := "" for i := 0; i <= 9;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本次主要分享DockerCon上的見聞,分享所有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1. Docker 1.7.0深度解析;2.DockerCon Hackathon見聞;3. DockerCon盛典。第一環節:Docker 1.7.0深度解析從Docker的版本變更日誌來看,Docker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 這次技術分享的內容是做到跨主機的容器定位通訊,取代了--link無法跨主機和互連的障礙。閱讀本文之前,請先閱讀我的上一篇文章,讓容器跨主機互相訪問,通過自製路由器廣播路由條目互相學習。來讓一個LAN裡的Docker主機全部知道對方網路的下一跳怎麼走,但是解決了剛需之後,又一個很大的問題告訴我,Docker在重啟容器或者服務之後會更改自己的IP地址。就像配置思科路由器的 ip local pool (不是DHCP服務)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看一下下面這段代碼:package mainimport ( "net/http")func main() { // To serve a directory on disk (/tmp) under an alternate URL // path (/tmpfiles/), use StripPrefix to modify the request // URL's path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今天主要跟大家簡單介紹下Magnum社區和Magnum項目的一些介紹。Magnum到現在為止,功能做的其實不是很多,希望通過這次機會能和大家多多討論下,看看怎樣讓Magnum提供更好的Container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編者的話】從2013年Docker發布,到2014年的全面引爆,Docker給了我們一個明顯的感覺——容器正在成為新的“銀彈”,而Amazon
Time of Update: 2017-06-25
這是一個建立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