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4-01-02
一、進程與線程的區別進程和線程都是由作業系統所體會的程式啟動並執行基本單元,系統利用該基本單元實現系統對應用的並發性。進程和線程的區別在於: 簡而言之,一個程式至少有一個進程,一個進程至少有一個線程. 線程的劃分尺度小於進程,使得多線程程式的並發性高。 另外,進程在執行過程中擁有獨立的記憶體單元,而多個線程共用記憶體,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程式的運行效率。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2013-12-23_26 學習總結 12-23:任意點擊螢幕內的三點以確定一個三角形1、其中一個drawRect方法:-(void)drawRect:(CGRect)rect{ //根據圖形擷取上下文 CGContextRef context = UIGraphicsGetCurrentContext(); //初始化數組 CGPoint addLines[]= {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一、實現結果在本程式中,用到7個控制項,三個說明性label,三個輸出口label,一個button。二、代碼的屬性部分用到的屬性:3個輸出label,一個按鈕一個按鈕方法 #import @interface WeSecondThreadViewController : UIViewController{ //剩餘票數和售出票數int _leftTicks;int _saledTicks;//兩個線程NSThread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1.Image View //找到圖片 UIImage *pImage = [UIImage imageNamed:@"sea.png"]; //根據內容圖片建立ImageView self.pImageView = [[UIImageView alloc]initWithImage:pImage]; //將ImageView放到父視圖中 [self.view insertSubview:self.pImageView atIndex:0];2.Label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這個簡單問題,一直以來,五年蘋果開發經驗告訴我,不值得一提,也沒有什麼可提的。不過,今天我犯了一個不值得一提的錯誤,一直以來,自認為不值得一提的錯誤,也是不斷忽視之後,由認識變得陌生而導致的小錯誤。題目是:遍曆一個數組,合格,加入另一個數組,同時從這個數組中移除掉,以節約儲存空間。分析:1、由於是同一個對象在數組之間的加減,這個只是在加、減指標而已,只是增加引用計數,並沒有增加實際記憶體空間分配;2、加到沒啥問題,我聲明的目標數組是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用過360安全衛士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有的時候360安全衛士回出來一個小球,讓你搖動手機,來計算你消耗的熱量,很有趣,其實這個功能實現起來非常的簡單。建立一個單視圖工程,然後需要找到一張的足球圖片,使它的格式為png格式,並把這張圖片拖到工程內。,然後就是通過加速度感應器來實現。通過足球圖片建立圖片視圖,並把它添加到根視圖上。然後設定圖片視圖的中心座標,設定螢幕的界限,當圖片視圖的中心座標越界的時候執行相應地操作,比如反彈等。具體的代碼如下:HHLAppDelegate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有很多選擇,當談到關於iPhone的XML解析。 iPhone SDK中配有兩個不同的庫可供選擇,並有可用的幾種流行的第三方庫,例如TBXML,TouchXML,KissXML,TinyXML的,和GDataXML。 如何為開發人員選擇最佳的XML解析器為他們的項目?我最近已經採取了看看各個選項在那裡,並最終延長蘋果的XMLPerformance樣品試用上述各圖書館,瞭解他們是如何工作的,並比較它們的效能。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之前做過一個關於gif的app,一直沒有來得及記錄,現在記錄一下學習的過程.製作gif是基於ImageIO.framework,所以要先添加這個庫 gif分解圖片 - (void)viewDidLoad{ [super viewDidLoad]; NSData *data = [NSData dataWithContentsOfFile:[[NSBundle mainBundle]pathForResource:@test101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在你開始之前iOS7介紹了關於介面的一些改變,比如說無邊界的按鈕,半透明的標籤欄,和全屏視圖控制器的布局。使用Xcode 5 ,你可以建立一個iOS7的工程,並且在iOS7模擬器上,看到你所建立的應用程式在iOS7介面上的運行效果。例如,唯一的差異如下所示的兩個版本的樣本項目。各個元素也是以這種方式配合部署目標模擬器。閱讀“Designing for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在應用程式中也可以使用剪下板時需要使用UIPasteboard類,使用的第一個步驟是取得UIPasteBoard的單一執行個體(single instance),可以通過generalPasteboard方法取得此種單一執行個體。編輯菜單可以通過UIMenuController類在應用程式中使用此編輯菜單。UIMenuController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我們在工具條中追加4個按鈕,觸摸後依次調用goBack方法,goForward方法,reload方法,stopLoading方法。,基本上能夠實現簡單的瀏覽器的功能,最主要的還是利用了UIWebView的知識點,現在我們會發現以前感覺很牛X的東西,其實是那麼的簡單啊。,呵呵,你是否又增加了寫自信。下面我給大家分分享一下代碼,大家如果有不懂的,看看官方文檔,或者百度一下,就知道了代碼如下:HHLAppDelegate.h#import @class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第一、淺拷貝: Car *car=[[[self class] allocWithZone:zone] init]; car.engine=_engine; car.name=_name; car.weight=_weight; return car;測試代碼: Car *car = [[Car alloc] init]; Engine *engine = [[Engine alloc] init]; car.engine =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當我在ARC模式下寫以下代碼的時候,編譯器報錯 Semantic Issue: Property's synthesized getter follows Cocoa naming convention for returning 'owned' objects@interface ViewController : UIViewController { NSString *newTitle;}@property (strong, nonatomic) NSString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標頭檔#import @interface EPUploader : NSObject { NSURL *serverURL; NSData *file; id delegate; SEL doneSelector; SEL errorSelector; BOOL uploadDidSucceed;}- (id)initWithURL: (NSURL *)serverURL file: (NSData *)file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根據擷取的URL地址,通過解析處理,在串連網路的情況下,下載圖片。首先建立一個包含圖片URL的.plist檔案,:建立一個LinCell類,繼承於UITableViewCell,用於繪製表視圖的行資訊。此處是建立活動標誌,記錄圖片是否下載完畢。vcD4KPHA+INTaLmjOxLz+wO+0+sLro7o8L3A+CjxwPjwvcD4KPHByZSBjbGFzcz0="brush:java;">@interface LinCell :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近在學習<objective-c編程>這本書,根據書中的教程編寫了這個簡單Ios小程式iTahDoodle.這是一個簡單的任務管理程式.可以通過"Insert"按鈕來插入.後通過查閱官方文檔,增加了delete的功能. iTahDoodle共應用到了四個UI控制項:兩個Button分別用來插入,刪除,一個TextField用來輸入任務,一個TableView來顯示工作清單.iTahDoodle需要將使用者的任務資訊儲存在property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把資料存放區到沙箱中先找到沙箱的路徑,用如下代碼NSArray *arr = NSSearchPathForDirectoriesInDomains(NSDocumentDirectory,NSAllDomainsMask, YES); NSString *path = [arr objectAtIndex:0];如果把資料存放區在.txt檔案中路徑可變為pStr如下: NSString *pStr = [path stringByAppendingString:@“/data.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原型模式的定義原型模式(Prototype)即應用於“複製”操作的模式,此模式最初定義在《設計模式》(Addison-Wesley,1994),裡面是這樣定義的“使用原型執行個體指定建立對象的種類,並通過複製這個原型建立新的對象”。簡單來理解就是根據這個原型建立新的對象,這種建立是指深複製,得到一份新的記憶體資源,而不是一個新的指標引用。使用原型執行個體指定建立對象的種類,並通過複製這個原型建立新的對象. 當一個類的組成比較複雜,例如包含
Time of Update: 2014-01-01
AFHTTPClient * AFHTTPRequestOperation * NSOperationQueue * //下載進度條顯示 @property (weak, nonatomic) IBOutlet UIProgressView *
Time of Update: 2014-01-02
多線程的主要是用來執行一些耗時操作,例如網狀圖片、視頻、歌曲、書籍等資源下載,遊戲中的音樂播放等,充分發揮多核處理器的優勢,並發(同時執行)任務讓系統啟動並執行更快、更流暢。 介紹下比較常用的多線程技術, 主要有NSObject、NSThread、NSOperation、GCD等。 1、 NSObject多線程技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