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6
接著上節的思路說,一個網頁要想在瀏覽器中能夠正確顯示,需要在三個地方保持編碼的一致:網頁檔案,網頁編碼聲明和瀏覽器編碼設定。(瀏覽器顯示網頁時應該是這樣選擇編碼的:下載網頁讀取charset中的網頁編碼聲明,根據該編碼聲明來選擇正確的編碼來顯示;如果沒有讀取到charset,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ZIP是一種很常見的壓縮形式,在java中要實現ZIP的壓縮主要用到的是java.util.zip這個包裡面的類。主要有ZipFile、 ZipOutputStream、ZipInputStream和ZipEntry。ZipOutputStream是用來壓縮檔 的,ZipInputStream和ZipFile是用來解壓縮檔案的,在壓縮和解壓縮的過程中,ZipEntry都會用到。在java的Zip壓縮檔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今天在翻看一個以前項目的代碼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對PreparedStatement的錯誤使用,為了避免自己以後犯類似的錯誤,特別記錄一下!首先先看下面的增刪改查的代碼: public int insert(String sql) throws Exception {Logger.getLogger(this.getClass()).info(sql);return conn.prepareStatement(sql).executeUpdate();}/*** * 更新記錄* * @param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今天在論壇閑逛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題目:package test;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void myMethod(String str) {System.err.println("string");}public void myMethod(Object obj) {System.err.println("objec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est t = new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先來看下面一個題分別輸出什嗎? 1 Integer a1 = new Integer(127); 2 3 Integer a2 = new Integer(127); 4 5 System.out.println(a1 == a2); 6 7 8 Integer b1 = new Integer(128); 9 10 Integer b2 = new Integer(128); 11 1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今天同悅姐學到了關於Java的複合賦值操作(+=)的一點小知識,記錄下,感謝悅姐的講解!首先來看下面兩行代碼:short s1 = 1; s1 = s1 + 1;對於稍微有點Java經驗的人來說,這個是非常簡單的問題,他們肯定會說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1.System.out.println('H'+'a');會列印167而不是Ha,因為‘H’與'a' 都是字元型字面常量,一個16位的無符號原始類型整數,佔用兩個位元組,可以儲存單個漢字, 但不是字串類型的,當進行加減乘除,大於小於比較的時候會把他們擴充為int型進行計算 。char[]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資料庫連接池的原理是:串連池基本的思想是在系統初始化的時候,將資料庫連接作為Object Storage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JAVA字串處理函數列表一覽 Java中的字串也是一連串的字元。但是與許多其他的電腦語言將字串作為字元數組處理不同,Java將字串作為String類型對象來處理。將字串作為內建的對象處理允許Java提供十分豐富的功能特性以方便處理字串。下面是一些使用頻率比較高的函數及其相關說明。substring()它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String substring(int startIndex)第二種是:String substring(int startIndex,int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需要再一次強調的是,無論曆史上的UCS還是現如今的Unicode,兩者指的都是編碼字元集,而不是字元集編碼。花費一點時間來理解好這件事,然後你會發現對所有網頁的,系統的,編碼通訊協定之間的來迴轉換等等繁雜事務都會思路清晰,手到擒來。首先說說最一般意義上的字元集。一個抽象字元集其實就是指字元的集合,例如所有的英文字母是一個抽象字元集,所有的漢字是一個抽象字元集,當然,把全世界所有語言的符號都放在一起,也可以稱為一個抽象字元集,所以這個劃分是相當人為的。之所以說“抽象”二字,是因為這裡所提及的字元不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恭喜lvls(此人長期潛水在我的blog)終於拿到sysbase 的offer,終於可以出一口氣了。不知道歐滴offer什麼時候來,應該快了吧,hoho.Bless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一、伺服器配置環境硬體: 浪潮英信N70;P4 1.8G;2GB記憶體(有點老舊了)。軟體: Win2003EntServer;ArcIMS9.2(Sp5);ArcSDE(sp5)(暫時沒用);Web ADF for the Java Platform 9.2 (sp5);IIS6+Tomcat6.0.16+jre15.0.5_15。二、建立過程1、參照ArcIMS的手冊,利用Esri提供的執行個體資料San Fransico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當應用程式通過new語句建立了一個對象,這個對象的生命週期就開始了,當不再有任何引用變數引用它,這個對象就結束生命週期,它佔用的記憶體就可以被JVM的記憶體回收行程回收。對於需要被持久化的Java對象,在它的生命週期中,可處於以下三個狀態之一:(1) 臨時狀態(transient):剛剛用new語句建立,還沒有被持久化,不處於Session的緩衝中。處於臨時狀態的Java對象被稱為臨時對象。 (2)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http://www.codase.com/http://java-source.net/https://www.dev.java.net/名稱摘要種類appfuse-light A lightweight version of AppFuse無 atleap Multilingual free Java CMS with fulltext search based on AppFuse無 equinox A lightweight version of AppFuse (changed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1.開發中經常會遇到整數相除的情況,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個帶兩位小數的值,可以使用一下方法DecimalFormat df = new DecimalFormat("#.00");System.out.println(df.format(f));例如(double)4/7 結果為 0.57,假如你想得到類似於57.14%的情況可以稍微改一下上面的代碼如下 DecimalFormat df = new DecimalFormat("#.00%");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1.匿名內部類 匿名類是不能有名稱的類,所以沒辦法引用它們。必須在建立時,作為new語句的一部分來聲明它們。這就要採用另一種形式的new語句,如下所示: new <類或介面> <類的主體>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1. getServletContext().getRealPath("/") 這裡的getRealPath("/")要添加“/” 表示取絕對目錄 。但是在WebLogic和Tomcat,JBosss下運行時,其結果會不一致。Tomcat,JBoss下運行時結果最後一個字元是一個目錄分隔字元,而WebLogic下則沒有。舉例如下:Tomat,JBoss:String webpath =pageContext.getServletContext().getRealPath("/");webp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對於初學Java的人來說,肯定是想親手寫個Java程式來看看,這也很符合程式員的心理,說再多重要性還不如自己動手寫個程式看到效果的成就感高。那好,我們就開始寫程式了。在寫之前好像還有點東西沒做吧,對了,就是必要的軟體,例如之前我們寫C++程式用的很多的是VC6.0等等。我們編輯程式用什麼都無所謂,如果你要用記事本我也不反對,主要是程式的編譯、執行需要哪些工具。在Java中,之前說過,分成兩部分,首先得將來源程式編譯成位元組碼,再由Java虛擬機器解釋執行位元組碼。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Java的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接觸了一些多線程的東西,還是從java入手吧。 相信看這篇文章的朋友都已經知道進程和線程的區別,也都知道了為什麼要使用多線程了。 這兩個方法主要來源是,sleep用於線程式控制制,而wait用於線程間的通訊,與wait配套的方法還有notify和notifyAll. 區別一:sleep是Thread類的方法,是線程用來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無論是在netBeans還是在eclipse開發環境中,寫java代碼的時候經常會碰到@Override標籤,平時只知道是覆蓋的意思就好了~那麼這個標籤的價值就只有這些嗎? 最近一次,重翻《Thinking in java》的時候,自己看了一下,結果這個小小的標籤倒是加深了我對於物件導向的理解。 一般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