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6
如果要轉換到的Bean類中含有類似ArrayList、Map、List這樣的集合時,要對集合進行處理,否則會報“net.sf.ezmorph.bean.MorphDynaBean cannot be cast to XXX”這樣的異常。 處理方法如下: 1.定義一個Map Map <String,Class> mymap = new HashMap<String,Class>(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站長導航資訊中心(news.doooo.com)之前推薦了《部落格系統程式推薦》《開源的微部落格程式推薦》《支援Telnet登陸的bbs網站系統》,今天為站長朋友們獻上18個Java開源CMS建站程式大餐,以饗網友厚愛。 1.InfoGlue infoglue是一個進階的、可擴充的、健壯的內容管理系統,完全用Java開發。重要的功能包括完全支援多語言,網站之間良好的重用,以及廣泛的整合能力。 該項目首頁: http://www.infoglue.org 2.Magnolia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GB2312是對中國的開發人員來說很重要的一個詞彙,它的來龍去脈並不需要我在這裡贅述,隨便Google之便明白無誤。我只是想提一句,記得前一節說到編碼字元集和字元集編碼不是一回事,而有的字元集編碼又實際上沒有做任何事,GB2312正是這樣一種東西!GB2312最初指的是一個編碼字元集,其中包含了ASCII所包含的英文字元,同時加入了6763個簡體漢字以及其他一些ASCII之外的符號。與Unicode有UTF-8和UTF-16一樣(當然,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在寫代碼時遇到了一個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異常,百度了下發現是因為在使用Iterator遍曆時原資料發生了變化導致的。業務的需求如下: 有一個資料監聽器列表,當系統收到資料時遍曆列表中的每一項並發送資料。當遍曆的過程中有可以會新增或刪除相應的監聽器。 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CopyOnWriteArrayList 來實現監聽器列表。 原理如下: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簡單的MD5加密代碼: package com.test.md5;import java.security.MessageDigest;import java.security.NoSuchAlgorithmException;public class MD5Parase { public static String autType="MD5"; public static String hash(String data){ try{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常用的Thread類在run方法執行完之後是沒有傳回值的,要實現子線程完成任務後傳回值給主線程需要藉助第三方轉存。Callable介面則提供了一種有傳回值的多線程實現方法。下面以一個簡單的地主、監工和長工的例子展示這種介面的用法。長工類:長工類實現了Callable介面,線程運行完成後返回一個Integer值。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public class Changgong implements Callable<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System.out.println(getMD5Checksum("RationalRoseEnterpriseEditionforWindows.2003.06.00.391.000.exe")); } catch (Exception e) {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類修飾符Public 可以從其他類中訪問abstract 本類不能被執行個體化final 不能再聲明子類構造器修飾符Public 可以從所有的類中訪問Protected 只能從自己的類和它的子類中訪問Private 只能在本類中訪問域修飾符Public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首先說明一點:java web並不難學! 1 servlet Jsp 學習java web首先要學的就是servlet和jsp。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java中形參的傳遞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值傳遞,不管參數的類型是基本類型還是類類型。當參數類型是基本類型時,形參擷取實參一個副本並傳遞給方法。如下程式所示: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Int(int a){a=100;}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int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棧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鏈表,它的主要特點是先進後出,是一種重要的資料結構,廣泛應用於我們的編程之中,例如多項式求值、平衡輸入和方法的調用等。實現代碼如下所示:package com.suznhenxing;public class Stack {private int top=-1;//棧頂指標private Object[] items;//棧中的資料private int size=0;private int capacity=10;public Stack(){items=new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選擇排序是常用內部排序的一種,常見的實現演算法有直接選擇排序演算法和堆排序演算法,選擇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次從待排資料中選擇第n小的資料放到排序列表的第n個位置,假如共有N個資料待排,那麼經過N-1次排序後,待排資料就已經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了。 直接選擇排序演算法的思想比較簡單:(假設資料放在一個數組a中,且數組的長度是N) 1:從a[0]-a[N-1]中選出最小的資料,然後與a[0]交換位置 2:從a[1]-a[N-1]中選出最小的資料,然後與a[1]交換位置(第1步結束後a[0]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package com.tongji.szx.base;import com.tongji.szx.baseDao.ListInterface;public class ExtendList<T> implements ListInterface<T>{ private T[] entry; private int length; private int capacity;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BASE_LENGTH=10; /** *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交換排序是另一種經常使用的內部排序策略,常見的演算法有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之所以把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歸類為交換排序,是因為這兩種演算法的主要工作是不斷的交換元素來達到排序的目的。 冒泡排序是最經典的交換排序,它的演算法思想是:(假設資料存放在數組a[n]中) 1.比較a[0]和a[1],如果a[0]>a[1],則交換a[0],a[1],然後比較新的a[1](可能是原來的a[0])和a[2],如果a[1]>a[2],則交換 a[1],a[2],以此類推,直到a[n-2]和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在電腦科學中,樹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料結構,而且有非常廣泛的應用,例如linux下的目錄結構就可以看成是一棵樹,另外樹也是儲存大量的資料一種解決方案,二叉排序樹是樹的一種特殊情形,它的每個節點之多隻能有兩個子節點,同時左子樹的節點都小於它的父節點,右子樹中的節點都大於它的父節點,二叉排序樹在搜尋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同時二叉排序樹的一個變種(紅/黑樹狀結構)是java中TreeMap和TreeSet的實現基礎。下邊是二叉排序樹的定義,其中用到了兩個類,一個是Node類,代表樹中的節點,另外一個是Nam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一般情況下對於Android程式布局我們往往使用XML檔案來編寫,這樣可以提高開發效率,但是考慮到代碼的安全性以及執行效率,可以通過Java代碼執行建立,雖然Android編譯過的xml是二進位的,但是載入xml解析器的效率對於資源佔用還是比較大的,一般一個簡單的TextView,比如 <TextView android:id="@+id/textControl " android:layout_width="100px"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最近在偵錯工具的時候經常出現ActivityManager: java.lang.SecurityException: Permission Denial: starting Intent { act=android.intent.action.MAIN cat=[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flg=0x10000000 cmp=com.xxxxx.xxxxx/.ui.xxxxxxx } from null (pid=-1, uid=-1)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今天我在Dzone閱讀了一篇關於java對象執行個體初始化順序的有趣文章。說它有趣,是因為作者使用了一種並不太推薦的編碼風格,只有用這種編碼風格才能觸發這個極為少見的 Java object initialization order 問題。其實java對象初始化順序算是一個比較基礎的java知識點。但是網上的文章多半描述不清,使用上一不小心就容易出問題。所以在本文中,我想結合JLS和自己的理解,舉例剖析問題的所在。OK,我們先來看個模仿Dzone作者原意的簡單例子:package
Time of Update: 2018-12-06
JPA通過JDK 5.0註解或XML描述對象-關係表的映射關係,並將運行期的實體物件持久化到資料庫中。 Sun引入新的JPA ORM規範出於兩個原因:其一,簡化現有Java EE和Java SE應用的對象持久化的開發工作;其二,Sun希望整合對ORM技術,實現天下歸一。 JPA由EJB 3.0軟體專家組開發,作為JSR-220實現的一部分。但它不囿於EJ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