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手工整合React Native第一步:初始化React Native環境在我們要整合的項目中,進入到*.xcodeproj檔案的上級目錄,運行React Native初始化命令react-native init [Project Name]會出現prompt, 輸入yes,這樣會在ios目錄下產生一個同名工程。init過程會需要一點時間,耐心等待。完成後專案檔目錄會變成這樣:node_modules:react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在寫android應用程式時,經常會遇到想退出當前Acitivity,或者直接退出應用程式.我之前的一般操作是按返回鍵,或者直接按home鍵直接返回,其實這兩種操作都沒有關閉當前應用程式,沒有釋放系統資源。有時跳轉的activity較多時,還需要多次按返回鍵,這樣感覺一點都不爽。網上提供了幾種方法,我吸收了下面這個自認為簡單易懂的方法,將下面SysApplication這個類複製到工程裡面,然後在每個Acitivity的oncreate方法裡面通過SysApplication.getIns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 1.PorterDuff.Mode.CLEAR所繪製不會提交到畫布上。2.PorterDuff.Mode.SRC顯示上層繪製圖片3.PorterDuff.Mode.DST顯示下層繪製圖片4.PorterDuff.Mode.SRC_OVER正常繪製顯示,上下層繪製疊蓋。5.PorterDuff.Mode.DST_OVER上下層都顯示。下層居上顯示。6.PorterDuff.Mode.SRC_IN取兩層繪製交集。顯示上層。7.PorterDuff.Mode.DST_IN取兩層繪製交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兩種不同情況下的Activity生命週期(1)典型情況下的生命週期 指在有使用者參與的情況下,Activity所經過的生命週期的改變。(2)異常情況下的生命週期 指Activity被系統回收或者由於當前裝置的Configuration發生改變重而導致Activity被銷毀傳重建。 看看官方文檔的Activity生命週期圖 注意以下幾點:(1)onstart()和onResume()從實際使用過程來說差不多,但是onstart()的時候Activity雖然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依賴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依賴注入 最大的特點就是:協助我們開發出鬆散耦合(loose coupled)、可維護、可測試的代碼和程式。這條原則的做法是大家熟知的面向介面,或者說是面向抽象編程。 眾所周知該編程思想在各大語言中都有體現如jave、 C++、 PHP 以及 .net中。當然設計模式的廣泛程度遠遠大於這些,iOS 當然也不例外。 本文主要介紹本人在學習Dependency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最前面的話:Smobiler是一個在VS環境中使用.Net語言來開發APP的開發平台,也許比Xamarin更方便 一、目標樣式我們要實現中的效果,需要如下的操作:1.從工具列上的”Smobiler Components”拖動一個GridView控制項到表單介面上2.修改GridView控制項的屬性a.load事件代碼VB: Private Sub TestGridView3_Load(senderAs Object, e As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Yarn提供的web介面可以看到applications曆史資料,Yarn Web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 (void)getSize2{ // 圖片緩衝 NSUInteger size = [SDImageCache sharedImageCache].getSize; // NSLog(@"%zd %@", size, NSTemporaryDirectory()); NSFileManager *manager =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1.monkey Monkey是Google自家東西,它可以產生一些偽隨機使用者事件流例如類比使用者的點擊等手勢,以及一些系統級的事件。它應該是目前流行移動端自動化架構或者工具的一個鼻祖。Monkey 更應該算是一個用戶端效能測試工具,測試用戶端應用的穩定性,健壯性還是相當不錯的。Monkey 也無需而外安裝,在android SDK的platform-tools目錄下。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block作為類的屬性時用copy 1. block作為類的屬性時用copy Block屬性的聲明,首先需要用copy修飾符,因為只有copy後的Block才會在堆中,棧中的Block的生命週期是和棧綁定的<棧 :由系統維護的局部變數 是存在棧上的,其生命週期隨函數的生命週期><堆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我們現在真正想做的是讓線動畫交叉變成X。所以讓我們進入我們的 didTapHamburgerButton: 方法,我們每次點擊這個按鈕都會調用它,來看一看我們要做什麼。- (void)didTapHamburgerButton:(id)sender { if (self.hamburgerOpen) { self.hamburgerOpen = NO; // 添加把X變回三條線的動畫 } else {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本文將介紹Android裝置中的感應器。感應器概述(Sensors Overview)大部分Android裝置內建了大量的感應器,比較常見的有測量位移的、感應方向的、感應周圍環境變化的 等等。這些感應器都能反饋高精度的未經處理資料、而且可以監測裝置在三個方向上的位移和周圍環境的變化 等。比如,在一款天氣應用程式中可以使用溫度感應器和濕度感應器得到周圍環境的變化;在一款旅遊應用程式中可以使用地磁感應器和加速器設定指南針的方向。Android裝置提供三種類型的感應器:動作感應器(Motion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前言EventBus是一款針對Android最佳化的發布/訂閱事件匯流排。簡化了應用程式內各組件間、組件與後台線程間的通訊。優點是開銷小,代碼更優雅,以及將寄件者和接收者解耦。如果Activity和Activity進行互動還好說,如果Fragment和Fragment進行互動著實令人頭疼,我們會使用廣播來處理,但是使用廣播稍顯麻煩並且效率也不高,如果傳遞的資料是實體類需要序列化,那麼很顯然成本會有點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EventBus3.0的使用方法。1.EventBus概述EventB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坑一:用Android5.0編譯的apk,在Android6.0上運行完全沒有問題。在Android6.0以上才需要在運行時請求許可權,在舊Android版本上保留原有邏輯,安裝時授予許可權。用舊版本sdk編譯的apk,都使用舊版本許可權方式,安裝時授予許可權。(也就是說:相容舊版本)用Android6.0(targetSdkVersion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如果你對iOS逆向工程有所瞭解,那麼你對Tweak並不陌生。那麼由Tweak我們又會引出Theos,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偏好是無法度量的。相比其他的機器學習演算法,Recommendation Engine的輸出更直觀,更容易理解。接下來三章主要講述Spark中主要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其中一章圍繞Recommendation Engine展開,主要介紹音樂推薦。在隨後的章節中我們先介紹Spark和MLib的實際應用,接著介紹一些機器學習的基本思想。3.1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廣東省移動簡訊中心號碼深圳+8613800755500 珠海 +8613800756500 江門 +8613800750500陽江 +8613800662500 惠州 +8613800752500 河源 +8613800762500中山 +8613800760500 湛江 +8613800759500 茂名 +8613800668500廣州 +8613800200500 韶關 +8613800751500 清遠 +8613800763500汕頭 +8613800754500 潮州 +861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主要用於升級和自我識別,轉自:http://blog.csdn.net/wh_19910525/article/details/8660416Android的版本可以在androidmainfest.xml中定義,主要有android:versionCode和android:versionNameandroid:versionCode:主要是用於版本升級所用,是INT類型的,第一個版本定義為1,以後遞增,這樣只要判斷該值就能確定是否需要升級,該值不顯示給使用者。android:versio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純 HTML5
Time of Update: 2016-08-17
標籤:原文地址:http://android.xsoftlab.net/training/keyboard-input/visibility.html當輸入的焦點進入或者離開文字框時,Android會適時的顯示或隱藏IME。系統還會決定UI及文字框如何出現在IME的上方。比如,當垂直方向上的可用空間非常緊張時,那麼文字框可能就會填充IME上方的整個地區。對於大多數的APP來說,這樣的預設行為是它們所需要的。不過在另一些情況中,你可能需要直接控制IME的顯示方式,以及需要在IME可見的時候控制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