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07-26
Redis的持久化機制包括RBD和AOF兩種,對於這兩種持久化方式各有優勢,本文將對此進行介紹。 RDB機制的策略 RDB持久化是指在指定的時間間隔內將記憶體中的資料和操作通過快照的方式儲存到redis bin目錄下的一個預設名為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Redis 網路連接庫剖析 1. Redis網路連接庫介紹 Redis網路連接庫對應的檔案是networking.c。這個檔案主要負責 用戶端的建立與釋放 命令接收與命令回複 Redis通訊協定分析 CLIENT 命令的實現 我們接下來就這幾塊內容分別列出源碼,進行剖析。 2. 用戶端的建立與釋放 redis 網路連結庫的源碼詳細注釋 2.1用戶端的建立 Redis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1、Redis的介紹 Redis 開源的記憶體資料庫,以Key-Value方式儲存資料; Redis的特點: 1)、Redis的資料完全儲存在記憶體中,使用磁碟僅僅是為了持久化資料,解決重啟伺服器而導致資料丟失的問題; 2)、相比其他Key-Value資料庫,Redis有比較豐富的資料類型;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如果是用apt-get或者yum install安裝的redis,可以直接通過下面的命令停止/啟動/重啟redis /etc/init.d/redis-server stop/etc/init.d/redis-server start/etc/init.d/redis-server restart 如果是通過源碼安裝的redis,則可以通過redis的用戶端程式 redis-cli 的 shutdown 命令來重啟redis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1、 undefined reference to `clock_gettime' 連結錯誤的解決辦法 安裝redis時,編譯檔案 make 該redis檔案夾出現此錯誤,clock_gettime在即時庫librt(real time)裡面,由於連結的時候沒有連結這個庫導致報錯。 解決思路: 只需在我們啟動並執行Makefile檔案裡面添加動態連結程式庫librt ( -lrt ) ,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轉載請註明出處哈:http://carlosfu.iteye.com/blog/2254154 由於演講時間有限,有關Redis-Cluster,演講者沒做太多介紹,簡單的介紹了一些Redis-Cluster概念作用和遇到的兩個問題,我們在Redis-Cluster也有很多營運經驗,將來的文章會介紹。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Redis的主從架構,能協助我們實現讀多,寫少的情況,下面配置Redis架構,很簡單。 準備環境 vmware + rhel-server-7.0(101,102,103)+redis-3.2.0 1、在192.168.137.101安裝好redis3.2.0,我安裝的目錄如下 redis的安裝參考http://blog.csdn.net/yingxiake/article/details/51469364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鍵到期功能 讓 Redis 在指定的時間自動刪除特定的鍵。 鍵到期功能的相關命令 類型 命令 設定存留時間 EXPIRE 命令和 PEXPIRE 命令。 設定到期時間 EXPIREAT 命令和 PEXPIREAT 命令。 查看剩餘存留時間 TTL 命令和 PTTL 命令。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有序集合是Redis對象系統中的一部分,其底層採用跳錶和壓縮列表兩種形式儲存,在上一篇介紹了跳錶實現,就趁熱打鐵看一下有序集合的跳錶實現 本篇主要涉及的是有序集合添加資料的命令,後面會看到,在命令的底層實現中,實際上還是調用跳錶的介面 儲存結構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Redis中的壓縮列表 壓縮列表(ziplist)是列表鍵和雜湊鍵的底層實現之一。當一個列表鍵只包含少量清單項目,並且每個清單項目要麼就是小整數值,要麼就是長度比較短的字串,那麼Redis就會使用壓縮列表來做列表鍵的底層實現。 例如,執行以下命令將建立一個壓縮列表實現的列表鍵: 127.0.0.1:6379> RPUSH 1st 1 3 5 10086 "hello" "world"(integer) 6127.0.0.1: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Redis hash是一個string類型的field和value的映射表.一個key可對應多個field,一個field對應一個value。將一個Object Storage Service為hash類型,較於每個欄位都儲存成string類型更能節省記憶體。建立一個hash對象時開始是用zipmap(又稱為small hash)來儲存的。這個zipmap其實並不是hash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redis主從複製過程 當配置好slave後,slave與master建立串連,然後發送sync命令。無論是第一次串連還是重新串連,master都會啟動一個後台進程,將 資料庫快照集儲存到檔案中,同時master主進程會開始收集新的寫命令並緩衝。後台進程完成寫檔案後,master就傳送檔案給slave,slave將 檔案儲存到硬碟上,再載入到記憶體中,接著master就會把緩衝的命令轉寄給slave,後續master將收到的寫命令發送給slave。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1.redis安裝:下載壓縮包,解壓,然後cmd終端中進入redis安裝根路徑 1.1啟動redis伺服器:redis-server.exe 【redis.windowws.conf】--【】括弧內可以不加 1.2(需要另開啟一個cmd終端)redis用戶端連結上資料庫: redis-cli.exe -h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使用普通賬戶安裝 Redis 服務 開始安裝 這裡使用 2.8 版本的 Redis 進行安裝,考慮到安全性,安裝使用普通賬戶,redis 普通賬戶安裝指令碼我已經製作成指令碼。該指令碼比較長,這裡就不貼出來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 github 項目上下載這個指令碼:install_redis.sh,指令碼使用方式: ./install_redis.sh redis_pack_director [port] 如果不設定連接埠,port 預設設定為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error) DENIED Redis is running in protected mode because protected mode is enabled Redis protected-mode 是3.2 之後加入的新特性,在Redis.conf的注釋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他的具體作用和啟用條件 連結redis 時只能通過本地localhost (127.0.0.1)這個來連結,而不能用網路ip(192.168..)這個連結,問題然如果用網路ip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微博功能分析 UniqueSet 類 API 作用 實現原理 UniqueSet(client, key) 設定唯一集合的用戶端和鍵。 is_include(element) 檢查元素是否存在於唯一集合。 SISMEMBER add(element) 將元素添加到唯一集合。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要做一個平台,設計要求每秒能夠在一個800-1000萬條記錄的資料庫內讀寫1萬次。 我是選用redis叢集。我的做法是按照大神龔-java提供的文檔和自己加入的一些發現結合實現的。 首先就是下載redis-3.2.1.tar.gz,這個沒有什麼說的,去官網上找連結然後wget就可以了。 下載完成後tar -zxvf解壓縮,我的習慣是解壓縮之後放到/usr/local/目錄下面。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事務 Redis 的事務功能允許使用者將多個命令包裹起來,然後一次性地、按順序地執行被包裹的所有命令。在事務執行的過程中,伺服器不會中斷事務而改去執行其他命令請求,只有在事務包裹的所有命令都 被執行完畢之後,伺服器才會去處理其他命令請求。 命令 作用 MULTI 開始一個新的事務。 DISCARD 放棄事務。 EXEC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在之前對Redis的介紹中,可以看到鏈表的使用頻率非常高。 鏈表可以作為單獨的儲存結構,比如用戶端的監視鏈表記錄該用戶端監視的所有鍵,伺服器的模式訂閱鏈表記錄所有用戶端和它的模式訂閱。 鏈表也可以內嵌到字典中作為字典的實值型別,比如資料庫的監視字典使用鏈表格儲存體監視某個鍵的所有用戶端,伺服器的訂閱字典使用鏈表格儲存體訂閱某個頻道的所有用戶端。 鏈表結構 節點 Redis中的鏈表是雙向鏈表,即每一個節點都儲存了它的前驅節點和後繼節點,用於提高操作效率。節點定義如下
Time of Update: 2018-07-26
請注意,本教程使用於Redis3.0(包括3.0)以上版本 Redis叢集介紹 Redis 叢集是一個提供在多個Redis間節點間共用資料的程式集。 Redis叢集並不支援處理多個keys的命令,因為這需要在不同的節點間移動資料,從而達不到像Redis那樣的效能,在高負載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不可預料的錯誤. Redis 叢集通過分區來提供一定程度的可用性,在實際環境中當某個節點宕機或者不可達的情況下繼續處理命令.Redis 叢集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