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凱文·凱利為代表的矽谷的先驅者們今年開始了一種活動,叫做「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即找到一群自願者,自願帶上感應器及手持行動裝置,儘量把每天生活的軌跡(衣食住行)記錄下來,然後將資料貢獻出來。 使雲計算第一次把「人」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1632.html">24小時各種行為忠實地...
大資料在2011年嶄露頭角,2012年一飛沖天,它可能會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改變數據管理的很多方面。 大資料系統給管理和操縱電腦資料、連續擷取、轉換和下載功能、運作商業智慧、動態大資料以及基於雲的資料倉儲等等都帶來了變化。 不過,隨著大資料進入2013年,已經沒有什麼系統技術能比NoSQL資料庫和Hadoop框架更活躍了,看起來這兩款產品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MarketAnalysis....
十年前從互聯網大軍中脫穎而出,並成為中國互聯網弄潮兒的四大門戶,在互聯網大變革的今天再次走到拐點, 如今他們會如何譜寫新的篇章. 他們選擇了三種產品 2011年年底,一個特殊的內部會議在搜狐大廈舉行,這次會議最終決定了一項重要決策:以運營商和手機廠商預裝為突破口,來開啟搜狐新聞用戶端的藍海市場。 與搜狐同樣下注新聞用戶端的,還有網易。 2011年3月,網易推出了這款移動應用產品——網易新...
團購、社交媒體、電商;雲,O2O,大資料。 每個階段都有熱點詞。 這會兒最熱的應該就是「大資料」了。 不過,有點濫,有點俗,似乎也有點泡沫化了。 不用擔心,一般來講,講得最厲害的時候,時候還早呢;等到無聲無息了,那真是隨風潛入夜了。 但是,說真的,處於這個風雲激蕩創業年代的人們,如果能夠靜下心仔細瞭解點有關大資料的概念、框架、實質,對於形成所謂的「大資料觀」,真心有必要,真心有説明。 市面上如今關於...
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大資料」的概念在商業領域突然走紅。 但另一方面,大資料也引發了這樣的擔憂,商家在使用這些海量資訊的同時會不會造成消費者資訊洩露。 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強網路資訊保護的決定草案。 關於個人資訊保護,決定草案明確了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國家保護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和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電子資訊。 同時,草案還對個人資訊收集者的義務...
大資料應該服務于個人還是服務于商業?這其實是一個深刻的問題。 一個不好的事實是,目前主流的認識偏向于大資料的商業價值,許多人誤以為大資料是為了説明商業組織更好地賺錢,讓他們從競爭中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7814.html" >脫穎而出。 未來會有公司或因自我迷失或因外部誤導,走上商業利益絕對化的大資料利用之路——殊不知在...
資料概念最早被人們所熟知之時,似乎人們都認為這一產業僅僅是面向大型企業使用者的。 大資料相關技術日新月異,然而其複雜程度與實施成本同樣也會兩人感到驚愕。 許多小型企業使用者表面看起來也遇到了大資料問題,而最終卻發現實施成本早已超出其承受範圍,甚至連資料分析專家的工資他們都付不起。 然而,大資料實際同很多其他的技術是一樣的,根本不是大型企業的「專利」。 小不等於沒有資料 規模較大的企業往往擁有更大的...
有了大資料和感應器,GE希望打造出一個工業系統的互聯網,進一步提高能源效率。 GE(通用電氣)為未來業務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工業互聯網。 這是GE的研發部門杜撰出來的名詞,GE希望通過在其產品中增加更多的感應器來獲取海量資料,並最終説明公司提高其機車飛機引擎、核磁共振儀器等設備的能源效率。 GE計畫未來三年在「工業互聯網」專案上投入15億美元,其中一部分預算將用於支援在加州聖拉蒙市新成立...
IDC和EMC剛剛發佈了一份題為「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3722.html">2020年的數位宇宙」的報告,預測了從現在開始八年間的大資料發展狀況。 下面所列的是一些有意思的亮點。 ● 到2020年,數位宇宙將會膨脹到40000EB,或40萬億GB(也就是說2020年每個男人、女人和孩子可以均攤到5200GB以上)。 ...
2012年,科技成果異彩紛呈:從「上帝粒子」到「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從谷歌眼鏡到無線充電再到3D印表機...... 人類對宇宙和世界的探索不斷突破極限,人們的生活和生產也越來越智慧和高效。 海量資訊洶湧來襲,IT業繼續孕育顛覆性變革。 雲計算催生大資料,大資料將帶來大商機。 根據國際資料公司IDC預測,雲服務、大資料、移動、社交,將成為2013年科技發展的大趨勢。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資料可以改變一切;也...
大資料是否正在改變IT建立解決方案的方式? 首先,它使巨大量的資訊和駐留PB級的資料庫的資料最後變得有價值。 監管機構指南不再唯一留住歸檔資料的理由,現在那些資料可以以之前不可能想到的方式進行挖掘。 現代大資料策略意味著分析和挖掘不再發生,它不再只是掘金的資訊,説明你的公司會發現理解過去的性能問題。 挖掘歷史性資料可能會幫你規劃新的長遠的課程,但如果你採用傳統的方法檢查舊資料,那已經是很老套的事...
編者注:紐約時報曾撰文稱大資料時代已經來臨,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3768.html">資料科學家曾被冠以最性感職業之稱,可是電子商務諮詢公司 Baynote 的創始人兼 CTO Scott Brave 卻說我們不需要更多的資料科學家,讓大資料更方便使用就夠了。 以下是他的看法: 大資料是今年的熱門,以至於紐約時報等...
預測未來通常是蠢貨們玩兒的遊戲。 無論你自認為你有多聰明,事情總是會有超越邏輯的一面,不僅會導致預測錯誤,甚至結果還會和預測的完全背離。 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我們擁有智慧手機,而不是飛行背包的原因。 大家不妨在2012年行將結束之時,看看有些什麼 ReadWrite團隊試圖用年底這個機會去凝視即將到來的2013年,並且準備好了14件在未來一年內可能會發生的事情,ReadWrite按照消費者以及企...
主持人:很榮幸的介紹第一位演講者,他是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祝建華教授。 祝老師在美國和香港都有很長的工作經歷,對於傳播社會學有很深的造詣。 今天他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一個文科教授眼中的大資料。 有請。 祝建華:謝謝周老師的介紹,用現在的網路語言,我是一個文科男,或者是老年文科男。 最近大家最有印象的是莫言在接受諾貝獎時說了一句話,文學不是科學,文學是做無用的東西。 我想解釋一下文學不等於文科,文科的...
與雲計算結合的大資料時代已經來臨,我們已經站到資料王國的門口,新世界的大門正在打開,新的商業模式、經濟形態和生活方式正在演進和形成中。 為了促進中關村大資料產業發展和生態系統建立,推進中關村、矽谷兩個全球雲時代創新聚集地協同發展,「中關村大資料日」12月13日在中關村軟體園拉開帷幕。 中關村大資料日由中關村管委會、北京雲基地主辦,以「雲世界零距離,中關村矽谷雙城記」為主題,以「你好,大資料:...
北京時間12月14日上午消息,甲骨文昨天宣佈收購大資料分析雲軟體公司DataRaker。 由於DataRaker是規模相對較小的私有公司,甲骨文未公佈具體的交易條款。 DataRaker服務于石油、電氣、供水行業,為這些行業中使用的智慧型儀器表提供大資料分析軟體。 它將從儀錶收集到的資料與從舊系統中收集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説明企業降低成本。 甲骨文HTTP://www.aliyun.com/zi...
大資料正在成為一股熱潮,它已經不僅是IT領域的技術變革,正在不斷衝擊著政治、商業、社會、科技諸多領域。 面對大資料,有關于應用的探索,關於模式的思考,關於安全的質疑,但是無論如何,大資料,已經成為新一輪技術變革的最強音,國計民生商業創新無不相關,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直面大資料時代的到來。 雲基地作為國內最早在根植雲計算技術及商業模式的領先者,也一直積極關注大資料帶來的發展...
在傳統互聯網商業模式和盈利方式已經明晰,產業格局和巨頭地位隱然確定的情況下,一場巨大的變革正在醞釀當中。 正如工業革命中電氣、鋼鐵和通訊技術相結合所帶來的革命性變化一樣,伴隨著雲計算和大資料、社交網路和移動互聯網的結合,也將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和生活方式。 正如海銀資本創始合夥人王煜全預言,在這樣的背景下,2012 年不是傳言的世界末日,而將成為一個新的節點,是傳統互聯網世界和規則的終結,並終將引...
張福波:下面這部分論壇主要是四位嘉賓,講講雲實踐。 北京首信集團是北京政府下的集成公司,主要負責首都之窗的建設,他們也是在國內,在政府行業當中比較早的一家公司,由於有請首信集團技術支援中心總經理張甯來為我們做報告。 張甯:大家下午好,剛才介紹了,我是來自北京首信發展有限公司,我今天帶來是我們這些年在雲計算技術方面實踐的結果。 今天主要分三個部分,我們主要做的是電子政務領域的應用,我們主要是...
12月13日,2012雲世界大會中關村大資料日活動現場,由雲基地、寬頻資本、用友軟體、百度線上、中國聯通、龍湖地產、TCL集團、用友軟體、億贊普等公司共同發起的中關村大資料產業與創新聯盟(簡稱「大資料聯盟」)宣告成立, 北京市委常委、中關村管委會黨委書記陳剛,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海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孟景偉,中關村軟體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周放,寬頻資本董事長、雲基地創始人田溯甯等領匯出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