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技術 + 行銷 還能掀起什麼浪什麼花?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網路行銷

前幾天有幾位朋友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他說3D小熊這種增強現實的技術能否用H5實現?

答案是可以,先看一個例子:

上面的例子就是用HTML5做的增強現實網頁應用,只不過運行在PC瀏覽器上。

理論上,H5實現增強現實已經具備一定條件:手機性能的提升(CPU&GPU),微信JS-SDK的開放,微信瀏覽器這個特殊的平臺。 當然,一項技術從可行到成熟應用總需要一些時間,目前大家還看不到移動端H5的案例,不過可喜的是,已經有公司在做這樣的嘗試,相信很快大家能見到。

3D小熊的火爆似乎在暗示2015年行銷人又有得忙了,除了H5,還有AR。 如果你打算做一個AR應用,無論形式是原生App還是可能即將終將出現的H5+AR,你都應該理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技術,為了你和未來的技術供應商更高效的合作,也為了,不被忽悠。

以下這個簡單的AR例子,介紹了AR技術工作的原理,它通過標誌物識別來建立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的聯繫,從而實現場景融合的效果,這也是3D小熊所運用的AR技術:

1、電腦的準備工作——標誌物識別。 圖中的黑色方塊就是標誌物,電腦首先需要通過攝像頭「記住」這個標誌。


2、當電腦從影像中再次識別到該標誌物時,會基於標誌物建立一個三維座標,而這個三維座標其實就是虛擬世界的三維空間。


此時大家可能會有疑問,標誌物是二維的,但為何電腦能建立三維座標?這裡涉及到透視原理,標誌物的形變和大小的變化會映射出第三個維度,這其實跟人眼的感覺是一個道理,如果你看到一個正方形紙片變成了菱形, 你是不是就能大致判斷紙片偏轉的角度了呢,同樣的,紙片變小你也會知道它離你的距離變遠了。

3、此時現實世界的三維空間和虛擬世界的三維空間已經通過這個標誌物「連接」起來了。 接下來電腦只需要在標誌物建立的三維空間中即時繪圖,就能實現虛擬與現實的無縫連接,如下圖所示,電腦在白紙上繪製了一個正方體:


當然,除了標誌物識別,AR技術還可以識別人臉等具有具體特徵的東東,看了上面這個例子如果你還沒有很直觀的感受,可以看以下的幾個例子,不需要你下載APP,因為這些都是用HTML5做的線上網頁應用, 準備一個Chrome或者Mozilla即可:

健身跳舞機:沒錯,這是一個簡陋的跳舞機,但是用了非常高端的體感技術,不過小編親測,真的很難。


被揍:通過人臉識別判斷動作。 雖然是個搏擊遊戲,但實在不知道對方會出哪只拳頭。。


△ HTTP://url.cn/a0d3ha

★ 蹺蹺板:這個遊戲最大的難點不在於如何玩得好,而在於你根本不知道遊戲規則,有興趣的話就儘管試試吧。


AR技術在品牌行銷中的應用前景?

這項技術其實在90年代就出現了,受限於軟體、硬體和系統性能等因素,AR技術一直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制約因素:市場需求。

基礎設施決定了技術應用的可行性,但市場始終是驅動技術應用最強大的動力,就好比2014年火爆的HTML5技術,既得益于微信瀏覽器這個超級入口和天然的HTML5運行平臺(事實上,微信瀏覽器的入口效應等於統一了瀏覽器標準, 解決了HTML5跨瀏覽器運行的問題,也解決了到達問題),同時,另一個重要的推動力,是使用者對H5的「尖叫式」體驗和大量品牌方行銷的需求。

如果說AR技術能夠在2015年得以推廣,肯定要解決兩個端的問題:C端(消費者)和B端(商家)。 在美國出現了一個Blippar,目前是500萬使用者,750+個品牌商。 這個應用做什麼呢——增強現實的廣告平臺。

使用者可以通過Blippar掃描帶有Blippar標誌的圖片、街頭廣告,享受增強現實帶來的獨特消費體驗

事實上,Blippar解決了兩個問題:1、通過平臺聚合降低了使用者成本,原本不同的增強現實應用需要下載很多App,但現在只需在一個App中實現。 2、為商家極大地降低了開發成本和使用者到達成本。

因此,AR技術第一個發展方向就是廣告平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微信。 設想在微信掃一掃中增加「AR增強現實」功能,使用者現在不是掃描二維碼跳轉到非常單調的網頁,而是看到3D動畫,比如,掃描超能陸戰隊電影海報,看到的是電影的3D預告片,又或者掃描肯德基廣告,看到KFC安全雞的全部生產過程, 看到任意一隻安全雞,你都可以點擊它跳轉到這只雞的個人主頁......


第二個發展方向:HTML5+AR。 回到開頭提到的問題——用HTML5做3D小熊會發生什麼?

我們來看一下使用者體驗3D小熊需要做哪些工作:準備兩部手機,一部下載3D小熊App,另一部下載指定標誌物圖片,打開App並掃描標誌物。 事實上商家為了減輕使用者使用成本已經做了一些操作的優化,一般的AR做法,是讓使用者準備一個印表機......

如果你是商家,你需要付出的成本會更高:開發App(3W+),推廣(0~X)。 這裡的推廣成本是個不定數,如果按普通的App推廣方式,CPA在幾塊錢的水準,如果通過軟文植入,那就浮動比較大了。

HTML5+AR解決的也是C端和B端成本的問題,HTML5的快速反覆運算和跨平臺特性將能很好的解決前者使用成本的問題,而對於B端,部分解決了使用者到達和有效轉化的問題。 假如3D小熊是一個H5,那麼使用者從看到朋友曬圖,到體驗,到產生有效點擊,這一使用者路徑將大大縮短。 低使用成本,帶來的是更廣泛的傳播和更高的有效轉化率。

肯德基曾經在印度做了一次創意傳播,他們開發了一個增強現實App,使用者可以掃描不同面值的紙幣,看到相應能夠買到的肯德基套餐,目標是讓印度人民覺得肯德基其實沒那麼貴:

肯德基的例子有非常值得借鑒的地方:生活隨手可得的介質(紙幣),產品與傳播創意的強關聯。 這正是AR在行銷中能夠爆發能量的關鍵所在,它的介質不像二維碼是一個多餘的東西,而是親切地存在於使用者生活中的,比如人民幣。

最終這個App的下載是35000。 這個數位看起來不是很好看,如果整個創意用H5實現,會有什麼效果。 留給大家去想像。

2015年+,技術 + 行銷 還能掀起什麼浪什麼花?

如果說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兩年技術對行銷的影響,Duang~此刻已沒有任何一個詞更能表達這種難以言表的狀態......

微信在2015年初發佈了JS-SDK,這是H5走向下一步繁榮的強大動力。 3D小熊的出現似乎讓我們看到新興技術在行銷中應用的可能。 iBeacon更加成熟的應用以及跟微信的結合也在預示精准行銷正走向更令人興奮的階段......

2015年,技術+行銷還將爆發出什麼能量?在品牌行銷中這些看似前景十足的新技術能為企業帶來什麼價值?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