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大頭是一款手機應用軟體,到現在已經有5年的發展歷程。 在過去5年中,手機大頭提供了手機上網的幾乎所有基礎服務:新聞、小說、音樂、視頻、瀏覽器、社區、Email、空間、搜索。
而隨著公司的不斷探索,手機大頭的定位也隨之做出調整。
2010年3月,在退出華友世紀並蟄伏近六個月之後,王秦岱加盟大頭無線,擔任董事長兼CEO。 將手機大頭定位在手機多媒體,把重心放在四方面服務:新聞、小說、音樂、視頻。
此前,王秦岱先後服務過多家國際知名電信設備服務提供者,先後在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朗訊科技、北電網絡任職,他歷任亞信科技和華友世紀的總裁,並將兩家企業成功帶到納斯達克上市。
實際上,在2005年手機頭創辦之初,王秦岱就與其有不解之緣。
手機大頭「前身」:華友世紀軟體部
1999年,王秦岱、劉曉奚等創辦華友世紀。 他介紹,華友世紀是兩個概念:SP +軟體,軟體部分,提供軟體管理平臺,接入聯通移動網路,手機大頭創始人馬騰、李健等都是軟體部門的負責人。
當時,華友世紀做的是移動增值服務的綜合管理計費電信平臺,預想的商業模型是,通過移動增值服務的綜合管理計費電信平臺, SP、CP接入,通過移動網路分銷出去。 運營商收15%的費用,華友世紀再從這15%中分成15%。
與運營商合作後,卻發現沒有應用和內容,於是華友世紀連夜成立了內容部,現大頭無線副總裁汪俊即是當時內容部負責人。
而華友世紀不能既做裁判員,又當運動員。 既做底層技術支撐,又做內容,遭到其他SP反對。 在上市前期,華友世紀軟體部完全分拆出去,軟體部門負責人馬騰、李健等成立了手機大頭公司。
而王秦岱也是手機大頭的早期投資者。
在華友世紀,王秦岱經歷了SP的興盛和衰落。 對於什麼才是核心的商業價值,他也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探索。
他認為,SP是衝動消費的產物,並沒有核心的競爭力。 2009年7月,盛大收購了華友世紀。
再一次跳進水裡
在盛大收購華友世紀半年後,王秦岱來到大頭無線,開始了繼亞信科技、華友世紀後的第三次創業。
談到再次上路,王秦岱興奮的描述:「很激動! 」
他稱,自己趕上了好時候。 「選擇再一次跳進水裡,我相信,一直游下去,就會看到彼岸。 人生在於經歷,從行業、公司的初步成長到高速發展、衰落,再重新耕耘、成長,是人生的一部分。 」
為了描述「手機大頭」,王秦岱思考了很久,希望用更有力度的語言來描述手機「視、聽、看」的多媒體定位。
為什麼是視、聽、看?
「大頭大頭上網不愁,人有電腦,我有大頭。 」有使用者這樣描述「手機大頭」名字的含義。
在現階段,人們手機上網,主要是獲取什麼?
王秦岱說,從公司對移動互聯網使用者的調查來看,主要是獲取基礎的服務,而在基礎服務中,視聽看是人們最主要的需求。
現在,手機大頭已經積累了6000萬使用者,裝機量1.1億。 對於盈利模式,王秦岱認為,在基礎服務的基礎上,當使用者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只要其中一小部分使用者使用增值服務,對公司來講,都將形成有效的收益。
他認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路線將是資訊--娛樂—社交—電子商務—垂直化、區域化。 手機大頭的發展戰略是,做好用戶端,隨著市場向前發展,未來將推出一些增值服務類外掛程式,而這時,基於手機大頭廣泛的使用者,省去了大量的推廣成本。
還要等多久
「早在四、五年前,人們就在喊移動互聯網的春天來了。 直到今天,我們仍處於移動互聯網的初級階段。 」
王秦岱認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依賴于兩大方面,一是移動互聯網的基礎設施的建立、完善,二是移動互聯網價值鏈的形成。
第一,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分為四個部分:手機應用和內容、手機終端、無線網路、雲端或服務端。
王秦岱指出,在互聯網的發展中,經歷了10年、20年的摩爾定律,即終端計算能力越來越強,成本和價格越來越低——每18個月,價格不變的情況下,計算性能、存儲性能增加一倍;或是計算性能、存儲性能不變,價格下降一倍。
「有線互聯網經歷了過去10多年的發展,基礎設施和價值鏈都很成熟了,海量的豐富的內容,越來越低的成本,計算能力越來越高的電腦終端及伺服器。 」
而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主要受到終端能力及頻寬能力的制約,簡單歸結為如下兩個問題:
一、終端價格能不能降到1000元甚至800元以下內? 二、何時頻寬充裕? 何時資費下降,使用者不用考慮流量費?
「過去四五年,大家不停的呼喚,智慧機能不能大量出現,覆蓋率從12%增長到30%、50%; 3G千呼萬喚始出來,但無線的頻寬,因為頻率是一定的,變成了有限的頻寬。 有線的頻寬因為光纖技術的發展,已經變為無限的頻寬。 」
王秦岱認為,移動互聯網是向這個趨勢發展的,但因為上述原因,與有線互聯網相比,這個過程將走的更長。 「但不排除剛開始慢,後來快。 也許到了一個點,一下子走‘開’,無線互聯網就會進入第二階段。 大家喊的殺手級應用會層出不斷的出來;商業模式會自然而然浮現。 」
第二,價值鏈。 使用者使用移動互聯網的習慣,需要逐步養成,包括次數越來越頻繁,時長越來越長。 在移動支付方面,目前可選擇的支付手段還太少,他預計,未來將出現大量的專門做手機支付的協力廠商支付公司。
王秦岱認為,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及生態鏈,還需要少則兩三年,多則三五年的時間成長。
「無線互聯網比有線互聯網,建立殺手級應用和商業模式要慢,但恰恰會給創業公司更多的時間積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一旦突破,使用者群和使用者規模比桌面互聯網還要大。 」王秦岱說。
5年積累了什麼
從公司成立到現在,手機大頭經歷了初期的高速增長階段、08年到09年的沉寂期,再到從09年起到現在的重新加速增長。
與08年、09年興起的iPhone、Android應用開發者不同的是,手機大頭已有5年的經驗積累,且重點仍是國內更為普遍的塞班使用者。
它的目標很容易看明白,不是為了「衝動消費」,而是建立長久的使用者使用習慣,滿足普羅大眾。 這一邏輯思考來自于王秦岱對SP時代的反思。
隨著iPhone和Android手機在國內逐漸風靡,眾多APP開發者找到了新的機會。 很多人不禁在問:為何手機大頭,還未推出相應版本?
王秦岱解釋成,之所以 「慢了一拍」,背後實際上在研發一套中介軟體,將使得手機大頭可以適配現有的和未來的大多數的手機作業系統,屆時新的應用只要開發一次,就可以適配不同的手機作業系統,從來大大提高手機應用的開發效率!
王秦岱說,為了將這套中介軟體做的更加扎實,寧可犧牲一部分時間。 他預計,Android、iphone等版本的手機大頭將于明年上半年上線。
經過長時間的沉澱,除了經驗的不斷總結,團隊也形成了扎實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