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俱樂部的作業已經拖了一周了,實在不好意思再不弄了。。。前天晚上開了個頭,總是因為資源太大運行不了,導致一直沒法繼續編下去。。今天偶然發現居然刪掉了之前工程裡的音樂資源就又能加進去一個音樂了~為了避免再次運行不了,我就加了兩個音樂,來回切換,也算能夠完成基本要求啦~表示資源太大光等待它安裝就要好久好久。。。人生真的是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啊。。。下面說一說遇到的問題吧~1、首先的工作就是PS了。。表示自從學了點PS之後,似乎就有了強迫症。。。不管程式編的怎麼樣。。。介面可絕對不能醜。。不然看著太沒有心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簡單介紹用“雲”的理念實現了簡單的推箱子遊戲,使用Socket和伺服器通訊。每次用戶端(即安卓端)將操作命令發送給服務端,服務端進行判斷等處理,產生一張圖片返回給用戶端。也就是用戶端只是發送命令後顯示服務端傳回來的圖片,邏輯的判斷等都交給了服務端。介面展示用戶端進入後可以用上下左右來操作,勝利有勝利畫面,做的非常簡陋,按兩下返回鍵退出。服務端服務端是java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簡單介紹:用安卓實現的一個黑色全屏上,紅色的小球的隨機跳動,加速度越來越快。採用surfaceview實現,在activity中設定為全屏,並將小球彈跳的surfaceview設定為顯示的view,主要代碼都在surfaceview中實現。將小球的初始位置設定為螢幕的中央,將初始的方向設定為向下(用角度表示,右方向為0°,順時針方向角度增加),加速度設定為1。然後開啟線程進行surfaceview的重繪,線程Thread.sleep(10)之後進行一次重繪,並且加速度加0.2,否則太快。每次重繪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Android簡單的動態控制軟鍵盤的顯隱:隱藏軟鍵盤方法:getWindow().addFlags(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FLAG_ALT_FOCUSABLE_IM);源碼注釋:/** Window flag: invert the state of{@link #FLAG_NOT_FOCUSABLE} with * respect to how this window interacts with the current method.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之前有個客戶的需求特別怪,要求應用不在全部應用程式列表裡顯示,通過撥打指定的電話號碼形式啟動應用,開始的想發就是在manifest.xml裡的第一個activity裡不添加<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MAIN"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這兩個intentfilter。發現在4.0以上的版本就會出現錯誤!4.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adt升級後會在工程裡添加多了一個“android dependencies”的目錄,同時要加入第三方jar的話一般在libs目錄下添加到“android dependencies”中,其實跟“referenced libraries”有重複之嫌。在“android dependencies”目錄下選中要附加源碼的jar,選中properties,java source attachment欄會提示the current class path entry belongs to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pm命令具體可以查看pm help。今天只想說說pm enable、disable、disable-user PACKAGE_OR_COMPONENT命令!手機必須具有root許可權,禁止你指定的應用程式命令pm disable PACKAGE_OR_COMPONENT。但是怎麼恢複呢?必然會想到pm enable PACKAGE_OR_COMPONENT,但是很遺憾返回Package PACKAGE_OR_COMPONENT new state: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用途: 做自動整合編譯環境.環境搭配我就不說了(SDK/環境變數等).進入cmd介面.進入項目目錄.輸入: android.bat list target 來查詢我們現有的版本list有哪些.記住這個ID號碼,下的代碼面會用到.輸入: android update project -n ButtonDemo -t 1 -p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解釋:1號黑色條位置向下覆蓋的地區表示圖片橫向展開時,只展開該地區2號黑色條位置向右覆蓋的地區表示圖片縱向展開時,只展開該地區3號黑色條位置向左覆蓋的地區表示圖片縱向顯示內容的地區4號黑色條位置向上覆蓋的地區表示圖片橫向顯示內容的地區沒有黑色條的位置覆蓋的地區是圖片展開時保持不變(比如,如果圖片的四角為弧形的時候,當圖片被任意展開時,四角的弧形都不會發生改變)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今天看了下adb shell中的am pm命令,一些自己的見解和大多數官網的翻譯。先說下am命令,am全稱activity manager,你能使用am去類比各種系統的行為,例如去啟動一個activity,強制停止進程,發送廣播進程,修改裝置螢幕屬性等等。當你在adb shell命令下執行am命令:am <command>你也可以在adb shell前執行am命令:adb shell am start -a android.intent.action.VIEW關於一些am命令的介紹: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最近項目第一個版本出來了,打包apk啊,混淆代碼什麼的,android合成了proguard混淆代碼。在project.properties檔案中配置proguard.config=proguard.cfg,讓proguard.cfg生效。項目加入了第三方jar包。混淆的時候要把jar排除在外。#不混淆第三方jar-dontwarn org.**-libraryjars libs/commons-net-ftp-2.0.jar-libraryjars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上一篇介紹的am,pm命令都是基於adb shell下的命令。這節來詳細介紹下adb命令。Android Debug Bridge(adb)是一個讓你跟模擬器或者android裝置通訊的多功能命令。它是一個包含三個組件的client-server程式:1、運行在你開發機器上的adb client,你能從shell中通過adb命令調用一個adb client,另外ADT外掛程式和DDMS都是使用了adb client功能。2、運行在你開發機器上的一個adb server,該adb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關於Service和IntentService的不同就不多說了,主要參考http://blog.csdn.net/zhf198909/article/details/6906786這篇文章。主要是IntentService比Serivce多了一個onHandleIntent 方法用於進行耗時操作,兩個service執行流程(startService(new Intent(this.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昨天接到個小任務,基於google maps android api v2上的開發,一開始不知道google maps已經升級到v2了。記起以前開發v1的時候有個api key於是乎到官網去產生。發現產生api key的頁面已經不存在了,而是v2的developer guide,功能比之前的強大多了,有很多的改進。 基於v2上的開發要做幾步準備功夫 1:啟動android sdk manager,選中Extras目錄下的Google Play Service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擷取Camera執行個體,在2.3之前可以用靜態方法Camera camera = Camera.open();,如果手機帶前後置的網路攝影機,那2.3之前sdk擷取到的執行個體為後置的主網路攝影機,自拍擷取不到。擷取Parameters parameters = camera.getParameters();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上一章只是簡單的顯示地圖,也沒有初始化地圖要顯示的位置,比例,角度等等。這章給介紹下怎麼指定地圖的一系列參數。 通過xml方式指定參數,其中class=“com.google.android.gms.maps.SupportMapFragment”,google maps android api要求api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button繼承於textView,textView裡有setTextColor方法,貪於方便就用.setTextColor(int color);這個方法。但是運行發現根本不起作用,文字都變成黑色的了。看api發現還有setTextColor(ColorStateList colors)這個方法,傳入ColorStateList對象。ColorStateList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這章說說地圖上的標記Marker,上一章已經用到了Marker這個類了。建立一個系統預設的Marker很簡單private GoogleMap mMap;mMap = ((MapFragment) getFragmentManager().findFragmentById(R.id.map)).getMap();mMap.addMarker(new MarkerOptions() .position(new LatLng(0, 0))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1、手機上進入開發人員選項,USB調試重啟!2、如果devices view還是提示don't daemon running。可能是豌豆莢之類的串連工具佔用了adb。啟動豌豆莢,串連手機,然後再關閉豌豆莢,開啟cmd模式,adb kill-server,adb start-server(* daemon not running. starting it now on port 5037 * * daemon started successfully *),最後在devices
Time of Update: 2018-12-03
Polyline定義了一組組連的線段在地圖上,一個折線對象由一組經緯度位置群組成,並按一個有序的序列建立一系列線段串連起這些地點。要建立一個Polyline首先要建立一個PolylineOptions的 對象,點與點之間的連線順序將它們添加到PolylineOptions,要添加點到PolylineOptions調用PolylineOptions.a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