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所有這些操作在Linux系統下進行,需要root許可權安裝開始:shell> groupadd mysqlshell> useradd -g mysql mysqlshell> gunzip < mysql-VERSION.tar.gz | tar -xvf -shell> cd mysql-VERSIONshell>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ysql --with-charset=gb2312shel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1. NLS_LANG 參數組成NLS_LANG參數由以下部分組成:NLS_LANG=_.NLS_LANG各部分含義如下:LANGUAGE指定:-Oracle訊息使用的語言-日期中月份和日顯示TERRITORY指定-貨幣和數字格式-地區和計算星期及日期的習慣CHARACTERSET:-控制用戶端應用程式使用的字元集通常設定或者等於用戶端(如Windows)字碼頁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以前在RHAS4下安裝了一次informix,不過思路比較模糊。今天,迫不得已又安裝了次。下面特將安裝過程列出,以備忘。1、建立informix使用者。groupadd informixuseradd -g informix informix2、以root使用者登入,將光碟片上的打包檔案(一定要打包好了的,不然許可權夠得設定,並且也要以root使用者複製解壓。不然會出現一些問題。我遇到的問題就是初始化完成後,使用onmonitor顯示network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問題1: MySQL 磁碟滿問題2: mysql repair 多個表repair table: 需要按周以下步驟1: lock table EE write ;2: flush table EE ;3: repair table EE ;4: flush table EE ;5: unlock table EE ;// 在使用mysql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問題:我的磁碟空間快要滿了(%90),df du 看了一下, 是mysq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cle安裝後解決80連接埠佔用的辦法:修改目錄oracle\Apache\Apache\conf中的兩個檔案:httpd.conf、httpd.conf.default,將檔案中的連接埠由80改為18001即可將Apache的應用連接埠改為18001連接埠,重新啟動Apache,Web就能使用80連接埠了,此時Apache使用的是18001連接埠。若你不知道Apache如何重啟,就重新啟動你的電腦,重啟後,問題應當解決。解決8080連接埠佔用的辦法:使用sys帳號以sysdba身份登入進去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安裝MySql後只有一個超級系統管理權限的使用者ROOT,而且ROOT限制只能在資料庫本機上使 用,如果我們要遠端管理MySql咋辦呢?那麼事實上我們需要添加一個具有超級系統管理權限並且可能遠端存取的超級使用者,而在MySql中有兩種方法可以實現 這個目的,我們以增加一個超級許可權系統管理使用者 admin為例來說明。你可以通過發出GRANT語句增加新使用者:首先在資料庫本機上用ROOT使用者登入上MySql(不用我告訴你如何登入吧?),然後:mysql>GRANT ALL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今天在MySQL中建表,一開始在MySQL Query Browser裡建,可是總是報錯,後來想想,這是只是一個方便操作的用戶端軟體,估計不行。後來又在伺服器端管理軟體MySQL Administrator下建表,可是還是出現同樣的錯誤。沒辦法只好上網求助了。一查原來才知道,在MySQL中建表大多數情況下是在DOS命令列下建立的。進入命令列後首先輸入:net start MySQL (停止伺服器用:net stop MySQL)伺服器啟動好後再輸入:MySQL -uroot -p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安裝環境:Ubuntu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SQL*Loader,是Oracle資料庫系統提供的一個資料移植工具,它提供了一個命令列的方式,可以讓使用者成批的向Oracle資料庫中裝入大量資料。雖然Oracle資料庫與SQL Server資料庫都提供了圖形介面的匯入工具,但是,圖形介面有一個很大的不足,就是不能夠直接給前景程式引用。而命令列的匯入模組,則可以直接被前台的應用程式所調用,這也是SQL*Loader之所以成為Oracle資料庫系統最通用的工具之一的原因。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環境: UbuntuMYSQL 5.0.38JDK 1.6Ecplise 3.2.2Hibernate 3.2Mysql query browser 1.2.5batejava project開發過程中發現Insert的資料都是亂碼,搜尋了各種牛人的解決方案均未果。 嘗試各種修改組合後終於解決。1. 修改mysql的設定檔 sudo gedit /etc/mysql/my.cnf增加 default-character=utf82. 在mysql shell下建立資料庫.creat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步驟一:關閉資料庫。 在關閉資料庫時資料庫系統主要完成三項工作。一是系統會將重做日誌快取中的內容寫入到重做記錄檔中。二是將資料庫快取中被改動過的資料寫入資料檔案(資料更改時往往是先儲存在快取中,而不是直接寫入資料檔案)。三是以上兩項工作完成後再關閉所有的資料檔案和重做記錄檔。此時雖然還沒有寫卸載資料庫但是這三項工作完成後,使用者已經無法串連到資料庫進行操作。 步驟二:卸載資料庫。 關閉資料庫只是對記錄檔與資料檔案的操作,而沒有涉及到控制檔案。當資料庫在進行卸載資料庫的操作時,控制檔案才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現在公司向在一台伺服器上做主從複製,現在瞭解到的是需要安裝多個mysql不同的服務,才可以,我現在 在現有單一實例資料庫下,分了不同的連接埠以下所示紅色部分;[root@mysql ~]# netstat -tunlp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only servers)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建立包 create or replace package test_pkg is g_public_flag varchar2(1); function test_function(p_param1 varchar2, p_param2 varchar2)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接上一篇... 見: Group為了方便我還是把我的表結構貼上來:和資料庫一樣group常常用於統計。MongoDB的group還有很多限制,如:返回結果集不能超過16M,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Oracle 10g rac standby 歸檔日誌自動刪除指令碼#!/bin/bashexport ORACLE_HOME=/opt/oracle/product/10.2.0/db_1export ORACLE_SID=standby1export ARCHIVE_DIR=/log/archivelogexport LOG_FILE=/home/oracle/logs/del_archive.logif [ ! $1 ]then sn=200els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在 MOS 上發了SR、問 v$segment_statistics 是如何更新的?Oracle 答曰:v$segment_statisitcs自 9IR2 引入以來、僅用作 internal research【這回答、坑爹嘛】㈠ 先看錶結構:sys@ORCL> desc v$segment_statistics Name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DRBD 是核心模組方式實現的塊層級同步複製技術、這裡的同步層級是可以調整的因為DRBD 是利用網卡進行塊複製、如果、這裡用 Infiniband 進行傳輸、便可以有效處理高並發這是種複製儲存、說白點、更像是一台熱備機器、與其說是儲存的HA、倒不如說是保證資料安全工業環境更多用在 NFS 伺服器、並結合 Linux-HA 項目、如 Packmaker、Heartbeat 等很多人談 DRBD 腦裂而色變、用過就知道了、腦裂不是那麼容易就發生的DRBD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傻瓜式,最簡單的寫法Oracle_database_linux32.zip為安裝包的名字 #!/bin/bash################### yum and rpm ###################touch /etc/yum.repos.d/1.repoecho "[1]" >/etc/yum.repos.d/1.repoecho "name=1baseurl=file:///mnt/Servergpgcheck=0"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關閉innodb_fast_shutdown=0 完成所有的full purge和merge insert buffer操作(如:做InnoDB plugin升級時)1 預設,不需要完成上述操作,但會重新整理緩衝池中的髒頁2 不完成上述兩個操作,而是將日誌寫入記錄檔,下次啟動時,會執行恢複操作recovery沒有正常地關閉資料庫(如:kill命令)/innodb_fast_shutdown=2時,需要進行恢複操作。恢複innodb_force_recovery=0
Time of Update: 2014-06-15
最近在看《RMAN Recipes for Oracle Database 11g》,【RMAN Recipes for Oracle Database 11g pdf下載見 】老外講得囉裡吧嗦,我把其中有一些比較重要的操作記下,以便以後查閱,如果順利,以後看完每章都做一次總結,希望對初學Oracle備份與恢複的朋友有所協助。筆記中若有不正確的地方歡迎大家留言拍磚。 其中,第一章《Backup and